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625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化脓性炎症是一种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炎区的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体称为脓液,脓液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脓细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3-17克,苏叶8-12克,生地10-14克,地丁5-10克,蒲公英10-15克,芦根10-15克,白芷5-10克,杷叶13-17克,石斛18-22克,红花4-8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5克,苏叶11克,生地11克,地丁5克,蒲公英13克,芦根12克,白芷5克,杷叶17克,石斛21克,红花5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荆芥:清热利湿,退黄,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

苏叶: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

生地:清热凉血,益阴生津。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地丁:请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芦根: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可用治热病伤津。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杷叶: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红花: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治气血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荆芥13克,苏叶11克,生地11克,地丁5克,蒲公英10克,芦根12克,白芷5克,杷叶17克,石斛19克,红花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荆芥15克,苏叶10克,生地10克,地丁5克,蒲公英13克,芦根12克,白芷10克,杷叶15克,石斛21克,红花5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荆芥15克,苏叶10克,生地11克,地丁5克,蒲公英15克,芦根15克,白芷5克,杷叶17克,石斛21克,红花6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化脓性炎症的中草药配方,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荆芥13-17克,苏叶8-12克,生地10-14克,地丁5-10克,蒲公英10-15克,芦根10-15克,白芷5-10克,杷叶13-17克,石斛18-22克,红花4-8克。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秀珍
技术研发日:2015.12.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