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冲刷功能的一次性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354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痰管。



背景技术:

吸痰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辅助用具,医护人员可通过吸痰管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临床上常用的吸痰管的主体多为一次性的光滑塑料管,吸痰管的前端设有两个吸痰孔,靠负压的力量把痰液吸出来。但对于痰液粘稠、痰液附着在气道管壁上的患者,吸痰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很难一次性吸干净。

申请号20141031948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痰管,包括有管体部分和接口部分,所述接口部分上设置有密封口以及与所述密封口配合的密封塞,所述管体部分吸痰进口端为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轴线与管体部分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为a,a=45-55度;所述弯曲段的长度为L,L=10-12毫米;所述弯曲段的弯曲朝向与所述接口部分上设置的附件形成对应关系。上述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痰液吸取的问题,但是对于痰液粘稠、痰液附着在气道管壁上的患者,使用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管,集痰液湿化、痰液刷洗、痰液抽吸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吸痰的效果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管和第二腔管,所述第一腔管的管壁上设有吸痰孔,所述第二腔管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孔,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刷洗部;注射器,所述第二腔管与所述注射器连通;负压连接头,所述负压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管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刷洗部呈凸点状,均匀分布在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吸痰孔有多个,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腔管的末端,并在所述第一腔管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排布。

优选地,沿所述管体的前端至末端,所述第一腔管的管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腔管的管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注射器上设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和调节塞,每个调节孔均对应着一个所述调节塞。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痰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第二腔管,使湿化液流出均匀,湿滑效果较好,同时设置第一腔管吸痰,刷洗部刷痰,集痰液湿化、痰液刷洗、痰液抽吸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吸痰的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管体

11 第一腔管

111 吸痰孔

12 第二腔管

121 出液孔

13 刷洗部

2 注射器

21 刻度

3 负压连接头

31 调节孔

32 调节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 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痰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可由塑料制成,所述管体1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管11和第二腔管12,其中第一腔管11为吸痰通道,第二腔管12为化痰通道,所述第一腔管11的管壁上设有吸痰孔111,气道壁上的痰液由所述吸痰孔111进入,所述第二腔管12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孔121,所述管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刷洗部13,所述刷洗部13用来松动气道壁上粘稠的痰液;注射器2,所述第二腔管12与所述注射器2连通,所述注射器2内设有湿化痰液的湿化液,通过推动注射器2将湿化液推动到第二腔管12中。所述吸痰管还包括负压连接头3,所述负压连接头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管11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通过负压发生器给所述第一腔管11负压环境,将气道壁上的痰液从所述吸痰孔111吸入,并从负压连接头3处吸出。使用时,先打开负压发生器,一只手缓慢推动注射器2,另一只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气道,当插入到指定位置时,螺旋形向上抽到吸痰管。这样一方面,利用出液口121及手臂的旋转力量将湿化液均匀撒在气道上,另一方面,也将留在气道壁上的粘稠痰液松动,并通过负压和刷洗部13的力量将其吸出。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刷洗部13呈点状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管体1的外周壁上,可以最大程度吸取气道壁上的粘液,所述刷洗部13通常采用硅胶材料,不会破坏气道壁。优选地,所述吸痰孔111有多个,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腔管11的末端,并在所述第一腔管11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吸痰孔111一般设置两个,吸痰效率更高。优选地,沿所述管体1的前端14至末端15,所述第一腔管11的管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腔管12的管径逐渐减小,吸痰效率更高,同时使用时患者不会产生不适感觉。优选地,所述注射器2上设有刻度21,方便医护人员判断注入湿化液的容量,通常为20ml的注射器。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负压连接头3上设有多个调节孔31和调节塞32,每个调节孔31均对应着一个所述调节塞32,通常使用四个调节孔31和调节塞,当所有调节孔31上均密封调节塞32,负压最大,吸力最强,但是易引起患者不适,此时逐渐打开调节塞32,调整吸力,方便不同环境下的吸痰操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腔管12,使湿化液流出均匀,湿滑效果较好,集痰液湿化、痰液刷洗、痰液抽吸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吸痰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