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591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涉及一种高速扫描活人的管状动脉(coronaryartery)血管的技术,更详细地,涉及将人的冠状动脉在快速时间内,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成像的高速扫描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背景

冠状动脉的作用是给心脏肌肉供给氧和营养。最近,因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变化及压力,具有冠状动脉疾病的人口增加,且成为了现代人主要死亡原因。冠状动脉疾病中代表性的疾病,例如为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其中,动脉硬化是冠状动脉由多种原因变窄的疾病。动脉硬化的症状持续并发展,则使流向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冠状动脉被堵,在这种情况下,心肌被坏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预防这种冠状动脉疾病很重要,为此,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壁的成像技术很重要。

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成像技术,代表性的具有血管造影术(angiography)、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以优良的分辨率(resolution)和灵敏度(sensitivity),在血管成像技术中受到瞩目,且在临床广泛地被使用。为了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成像冠状动脉血管壁,在血管内插入oct成像用内视镜。此外,光对血液具有很高的吸收系数,为了成像血管壁,将血液一时的代替为超声造影剂(contrastagent),执行成像。只是,很长时间利用代替剂时,无法给心肌供给氧和营养,心肌可坏死,且严重时可使致人死亡,因此,需要在数秒内完成成像。因这些理由,需要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用高速扫描装置的开发。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成像活人的冠状动脉血管壁的试图,是在2002年由哈佛医疗研究团队最初在世界被执行。帧速度是每秒约4或8帧,因此,在限制的成像时间,只可成像冠状动脉的一部分。以此研究为带头,正式进行了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的开发。随着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thesecondgenera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2g-oct),被适用在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成为临床适用绊脚石的成像速度得到了提高。与移动参考镜(referencemirror)获得图像的第一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不同,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是利用波长变换激光,获得图像的技术。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被称为光学频域成像(opticalfrequencydomainimaging,ofdi)或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wept-source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s-oct)。由光源的波长变换方式的发展,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的成像速度,得到了更好地改善,在2008年哈佛研究团队,构建高速的临床用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世上最初将患者的冠状动脉整个部分,以每秒100帧程度的高速,可进行成像。但是,作为血管纵方向的分辨率约为200μm,比血管的横断面分辨率,产生数倍以上的差异,因此,很难获得准确的冠状动脉血管壁图像。为了在限制的成像时间期间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只由成像速度的改善是有限的,且在成像过程中使用的扫描部(scanningpart)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决定因子,有必要更好地被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方案

根据一个侧面,提供高速扫描活人的冠状动脉血管的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成像导管,被插入在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并旋转地成像血管壁;及旋转接合部,锁定在所述成像导管的一侧,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旋转所述成像导管。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导管将从所述旋转接合部接收的光照射在所述血管壁,可从所述血管壁的组织后方散射(backscattering)的光,检测干扰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回调阶段,使支撑至少所述旋转接合部的一侧被安装,支援所述成像导管的平衡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成像导管的两侧末端中的第一侧,粘贴锁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光连接器,在与所述第一侧不同的第二侧,熔接(splicing)某一面被研磨的球模样的透镜。

此外,所述成像导管包括:成像探头,利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连接的光纤维,扫描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及外皮,固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一侧,保护旋转所述成像导管时的所述成像探头及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且所述成像探头被插入在所述外皮内旋转,维持所述外皮和预定的松紧度。

其中,所述成像探头可包括:光连接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的适配器锁定,接收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转矩线圈,以弹簧形态被缠绕;光纤维,通过所述光连接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连接,被插入所述转矩线圈内,将所述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方向;及球透镜,将通过所述光纤维接收的所述光,照射在血管壁。

此外,所述光纤维可由聚酰亚胺(polyimide)材质被涂层。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接合部可包括:多个视准器,利用光纤维,将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固定部,固定所述多个视准器中至少一个;及旋转部,旋转所述多个视准器中至少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多个视准器包括:第一视准器,通过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和光纤维被连接接收光;及第二视准器,从所述第一视准器接收所述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且所述第一视准器结合在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视准器结合在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一视准器及所述第二视准器,可使相互对称地被配置。

根据其他一个侧面,提供利用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扫描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的方法。所述方法,其步骤可包括:所述高速扫描装置的旋转接合部,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传达至所述高速扫描装置的成像导管;所述成像导管被插入在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平衡移动及旋转移动,将所述接收的光照射在所述血管壁;及所述成像导管从所述血管壁的组织后方散射(backscattering)的光,检测干扰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例,将所述照射的光传达至所述高速扫描装置的成像导管的步骤包括:结合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固定部的第一视准器,从通过光纤维连接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接收光;及结合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旋转部的第二视准器,将从所述第一视准器接收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且所述第一视准器及所述第二视准器,可使相互对称地被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导管与所述旋转接合部的至少一侧锁定并旋转移动,可由使支撑所述旋转接合部的至少一侧安装的回调阶段,平衡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检测所述干扰信号的步骤,还可包括:成像探头被插入在外皮内并旋转,利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连接的光纤维,扫描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

此外,在所述成像导管的两侧末端中的第一侧,粘贴锁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光连接器,在与所述第一侧不同的第二侧,熔接(splicing)某一面被研磨的球模样的透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系统的冠状动脉成像过程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的框图。

图3a及图3b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成像导管的成像探头的详细构成。

图4a、图4b及图4c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成像导管外皮的详细构成。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接合部的结构。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接合部的详细构成。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接合部安装在外壳的结构。

图8a及图8b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旋转接合部的排列装置的详细结构。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对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特定的结构或技能说明,其目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的示例,根据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可由多种形态实施,且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说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可附加多样的变更,且可加多种形态,所以,将实施示出在示例,在本说明书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这不限定根据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特定公开形态,且包括在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变更、均等物,或代替物。

可将第一或第二等用语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能限定于所述用语。所述用语只是以将一个构成要素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的目的,例如,不脱离从本发明概念的权利范围,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可以理解,某些构成要素被提及“连接”或“接入”在其他构成要素时,可直接地连接或接入在其他构成要素,但中间也可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相反地,某些构成要素被提及“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在其他构成要素时,可以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说明构成要素间关系的用语,例如“在~之间”和“就在~之间”,或“直接相邻在~”等,也被相同地解释。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的,所以不是要限定实施例的意图。单数的表现除了在内容上明确指定之外,包括复数表现。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者“具有”等用语要理解为,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而不是预先排除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除了另外被定义,在这里所使用的包括技术或者科学用语的所有用语与本发明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具有相同的意思。一般所使用的事先被定义的用语解析成与有关技术具有意思相同的意思,且除了在本说明书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能解释成理想的或者过于形式的意思。

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专利申请的范围不限制或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各图示出的相同参考符号显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系统的冠状动脉成像过程的概念图。

通常,用于成像活人冠状动脉的技术,利用血管造影术(angiography)、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多种技术。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以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为了利用这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成像冠状动脉血管壁,在血管内插入内视镜,在快速的时间内执行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可大致区分为激光部(laserpart)、干扰仪及检测部(interferometeranddetectionpart)、数据获取部(dataacquisitionpart)及扫描部(scanningpart)。在图1,为了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诊断冠状动脉时限制的时间期间,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说明体现所述扫描部最佳于高速的方法。

参考图1,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的扫描部,由插入到人体血管内的成像导管(imagingcatheter)110、旋转所述成像导管110的旋转接合部(rotaryjunction)120,和平衡移动所述成像导管110的回调阶段(pullbackstage)130。

成像导管110通过诊断对象的第一对象体100的股骨部静脉,插入到血管内之后,达到冠状动脉成像血管壁。其中,成像是指在血管壁照射(irradiance)光,从血管壁组织收到后方散射(backscattering)的光,检测干扰信号的过程。为了成像第一对象体100的血管壁,成像导管110将从oct系统140接收到的光照射在血管壁组织,由所述血管壁组织收光后方散射的光,可再次传达至oct系统140。如上述,所述成像导管110在血管壁的某个点照射光时,在oct系统140(通过所述后方散射的光)可一次性获得向所述血管壁深度方向的信息,可进行断层拍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成像导管110在血管壁照射光,得到后方散射的光的过程中,1旋转时获得一个血管断面图像,但为了获得对血管壁的三维图像,旋转所述成像导管110的同时,有必要进行平衡移动。为了所述成像导管110的旋转及平衡移动,需要旋转接合部120及回调阶段130。

旋转接合部120是可锁定在所述成像导管110的结构,将从oct系统140接收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110的同时,可旋转所述成像导管110。此外,为了附加地支援所述成像导管110的平衡移动,旋转接合部120在所述成像导管110被锁定的状态,安装在回调阶段130。

回调阶段130作为可平衡移动的结构,将与成像导管110锁定的旋转接合部120安装在回调阶段130上,可使所述成像导管110在所述第一对象体100的血管内平衡移动地进行支援。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200的框图。

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200,利用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以快速的速度成像诊断对象的第一对象体冠状动脉血管壁。所述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200可包括成像导管210、旋转接合部220及回调阶段230。只是,所述回调阶段230作为选择性(optional)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也可省略所述回调阶段230。

首先,成像导管210可被插入到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旋转并成像血管壁。成像导管210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照射的光,通过旋转接合部220接收照射在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由所述血管壁的组织,从后方散射(backscattering)的光检测干扰信号。为此,在所述成像导管210的两侧末端中的第一侧,粘贴锁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220的光连接器,在其他末端(与所述第一侧不同)的第二侧,可熔接(splicing)某一面被研磨形态的球透镜。

更具体地,所述成像导管210可分为利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220连接的光纤维,扫描所述第一对象体血管壁的成像探头(imagingprobe),和固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220的一侧,所述成像导管旋转时保护所述成像探头及所述第一对象体血管的外皮(sheath)。成像导管210在成像所述第一对象体血管壁的过程中,所述成像探头被插入所述外皮内并旋转,且为了防止旋转时旋转中心轴晃动,维持所述外皮和预定的松紧度。此外,所述成像探头包括光连接器、转矩线圈、光纤维及球透镜。所述光连接器是为了接收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照射的光,与所述旋转接合部220的适配器锁定的部分。所述转矩线圈作为为了成像导管210的旋转,以弹簧形态密密缠绕的部分,可使在高速旋转能承受,由多重制作,在外部进行聚四氟乙烯上胶(tefloncoating)处理,旋转时可减少摩擦力。所述光纤维通过所述光连接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220连接,被插入所述转矩线圈内,将所述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光纤维可以是为了承受成像导管210在血管内旋转时受到的外力(例如,在曲折的血管内扭转或弯曲),由聚酰亚胺(polymide)材质被涂成。并且,所述球透镜将通过所述光纤维接收到的所述光照射在血管壁,是所述光可使通过全反射照射至所述血管壁的任何一面被研磨的形态,为了保护所述球透镜,可在所述转矩线圈的末端粘贴海波管(hypotube)。对于所述成像导管210的详细构成,参照以下图3a、图3b和图4a、图4b、图4c进行详细地说明。

旋转接合部220锁定在成像导管210的一侧,将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照射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210,且可旋转所述成像导管210。所述旋转接合部220包括利用光纤维,将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210的多个视准器、固定所述多个视准器中至少一个的固定部,及旋转所述多个视准器中至少一个的旋转部。所述多个视准器包括通过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和光纤维被连接,接收到光的第一视准器,和从所述第一视准器接收到所述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210的第二视准器,且所述第一视准器结合在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视准器可以是结合在所述旋转部的结构。此外,所述第一视准器及所述第二视准器,可使相互对称地被配置。对于所述旋转接合部220的详细构成,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详细地说明。

回调阶段230可使支撑旋转接合部220的至少一侧的被安装,可支援所述成像导管210的平衡移动。与成像导管210锁定的旋转接合部220安装在回调阶段230的某一侧时,所述回调阶段230平衡移动,可进行所述成像导管110的血管内平衡移动。

图3a及图3b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成像导管的成像探头300的详细构成。图3a是成像探头300的正面图,图3b是成像探头300的一侧末端部分的放大图。

成像导管大致分为图3a、图3b的成像探头(imagingprobe)和图4a、图4b、图4c的外皮(sheath)。首先,成像探头300作为利用与旋转接合部连接的光纤维,扫描所述第一对象体血管壁的部分,可包括光连接器310、转矩线圈320、球透镜350。此外,成像探头300为了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的光传达至末段部分,包括充分长长度的光纤维,与旋转接合部锁定,接收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的光,在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旋转及平衡移动,执行血管壁成像。所述光纤维为了与所述旋转接合部连接,在成像探头300的两侧末端中的第一侧,粘贴光连接器。通常使用的光纤维是由丙烯酸(acrylic)涂层外部的形态,但这不适合于旋转时受到的扭曲或歪曲血管内的弯曲。因此,为了更好地承受如这种扭曲或弯曲的外力,所述成像探头300可采用由聚酰亚胺(polyimide)材质涂层的光纤维利用。由聚酰亚胺材质涂层的情况下,可进行比丙烯酸更薄的涂层,也可更好地承受外力,比进行高速旋转更适合。

在图3a,光连接器310是为了接收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照射的光,与所述旋转接合部的光纤维视准器及适配器锁定的部分。此外,成像探头300使血管内旋转方便,包括由弹簧形态缠绕的转矩线圈320。所述转矩线圈320是成像探头300到达所述第一对象体的冠状动脉过程中,可使在经过曲折血管内便于旋转,由弹簧形态密密缠绕的部分,可使在高速旋转承受,可由双层以上的多层被制作,在外部进行聚四氟乙烯上胶(tefloncoating)处理,旋转时可减少摩擦力。包括在成像探头300的所述光纤维,被插入所述转矩线圈320内,在固定的状态下被用在所述血管壁成像。

一方面,在成像探头300的两侧末端中,没有粘贴光连接器310的第二侧,熔接某一面被研磨形态的球透镜350,这如图3b所示。插入在所述转矩线圈320的光纤维,将从所述旋转结合部接收到的光,引导至球透镜350。为了成像血管壁,向所述血管壁方向照射光。为此,将某一面被研磨形态的球透镜350熔接在所述转矩线圈320的末端,通过所述光纤维被引导的光,通过放射线不透过性环340,在所述球透镜350的被研磨面全反射之后,使照射至所述血管壁方向。此外,为了保护所述球透镜350,具有金属材质窗口(window)的海波管(hypotube),可粘贴在所述转矩线圈的末端。

图4a、图4b及图4c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成像导管的外皮400的详细构成。图4a是成像探头300被插入外皮400的正面图,图4b是外皮400的一侧末末端部分分的放大图。此外,图4c示出锁定成像导管和旋转接合部的原理。

图3a的成像探头300为了成像血管壁在血管内进行旋转,但使旋转时不影响血管,在插入在聚合物材质的外皮400的状态,被插入到所述血管。

外皮400固定在旋转接合部的某一侧,在所述成像导管旋转时,保护所述成像探头300及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由此,即使所述成像导管被插入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并旋转,可以是外皮400在固定状态,只由所述成像探头300在所述外皮400旋转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成像探头300的转矩线圈320和外皮400之间的松紧度大,则所述成像探头300旋转时的旋转中心轴晃动,不可由一个中心轴旋转,相反地,所述松紧度小,则旋转时因摩擦可发生不能充分的进行高速旋转的问题。为了防止此,成像探头300和外皮400之间的松紧度在适当的水准维持,且现在最优设计的两个之间的间隔是约60-70μm。此外,在成像探头300的球透镜350部分,向血管壁侧照射光,因此,对应于所述成像探头的末段部分的外皮部分,由透明的材质被制作。

外皮400由盖(cap)410部件固定在旋转接合部,即使成像探头300由回调阶段的移动进行平衡移动,外皮400为了被固定,可添加回调部(pullbackpart)。通过所述回调部,所述成像探头300回调的情况下,外皮400在固定的状态,只回调所述成像探头300。所述外皮400的回调部及盖410可在图4b确认。所述回调部位于外皮400的末端,可由内管(innertube)和外管(outertube)构成。所述内管存在于所述外管内,在所述内管固定帽410。此外,在所述外管安装回调固定部(pullbackholder),即使成像导管平衡移动,外皮400在固定的状态只移动所述内管,可理解为所述成像探头300和内管、盖410一起锁定在旋转接合部,且移动的结构。

一方面,成像导管的光连接器310部分为了与旋转接合部连接,在向外皮40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旋转,但这是露出长度对高速旋转有很大的影响。如所述露出长度过长时,在外皮400内成像导管不旋转向外部脱离,相反地,所述露出长度过短,外皮400内摩擦变大,旋转不容易形成,可在成像导管内发生机械打浆(beating)。为了防止此,需要适当的露出长度设置,但这可根据每个成像导管的特性不同,因此,根据图像导管可调整所述露出长度的调整,需要如图4的手段。参照图4c,可使改变盖410内的外皮长度,将盖410和内管的固定部由固定螺钉(setscrew)固定。此外,盖410锁定在盖适配器(capadaptor)时,可使所述盖410和成像探头300同时被锁定,连接器固定器(connectorholder)420位于所述盖410,所述盖410和所述盖连接器固定器420由螺纹(thread)421形态连接。所述盖适配器包括弹簧431,所述盖410与所述内管锁定时压缩弹簧431,所述盖410被安装时,成像探头连接器锁定在旋转接合部的光适配器。此外,解除锁定时,所述盖410稍微向后脱落,使所述成像探头连接器从连接器固定器420脱落,旋转时不受盖410的影响,只可旋转成像探头300。解除成像导管时,按所述盖适配器的杠杆(lever),所述盖410由弹簧431的复原力弹出。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接合部500的结构。

旋转接合部500接收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传达至成像导管的同时,执行旋转所述成像导管的作用。旋转接合部500可由两个光纤维视准器(fibercollimator)510及520为基础被构成。对所述光纤维视准器510、520,参照图6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在旋转接合部500的光纤维视准器510、520的详细构成。

所述光纤维视准器可由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和光纤维被连接,接收到光的第一视准器610,和从所述第一视准器610接收到所述光,传达至成像导管的第二视准器620区分。所述第一视准器610通过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连接的光纤维接收到光时,所述光传达至自由空间(freespace),且这是重新传达至相对面第二视准器620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视准器结合在旋转接合部500的固定部530,所述第二视准器是结合在旋转接合部500旋转部540的结构,所述第一视准器及所述第二视准器,将所述自由空间放在之间,可使对称的配置。此外,所述第二视准器620比第一视准器610,由短长度的光纤维连接,可通过连接器及光适配器(opticaladaptor)与成像导管锁定。

再次参照图5,包括在旋转接合部500的两个光纤维视准器中,第一视准器510固定在称为固定部(stationarypart)530的金属性结构物,第二视准器520及光适配器固定在叫旋转部(rotarypart)540的金属性结构物。此外,在所述固定部530及所述旋转部540之间,具有轴承(bearing),是所述旋转部54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530内的状态下,可旋转的结构。在图5的旋转接合部500,利用两个视准器510、520,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的光传达至图像导管,因此,即使旋转部540部分的短长度的光纤维视准器520旋转,也可完全地接收到所述光。此外,所述旋转部540部分使有利于高速旋转,利用轻量材质的钛,可由小型制作。

一方面,所述旋转部540的短长度光纤维视准器520和所述固定部530的光纤维视准器510,在各金属部利用环氧基进行固定,且两个视准器精密的排列轴,一侧视准器旋转,且光透过率(opticaltransmission)没有大的偏差维持的同时接收到光。为此,有必要很好地排列视准器,在各金属部粘合的过程,为此过程的排列装置称为旋转接合部排列装置(rotaryjunctionalignmentdevice)。对这些旋转接合部的排列过程及排列装置,在以下图8a及图8b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旋转接合部700安装在外壳710的结构。

旋转接合部700的旋转动力,从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directcurrentmotor,bldc)可通过正时皮带接收。考虑动力损失,利用齿轮较有利,但为了高速旋转,利用正时皮带有利。因此,采取了利用正时皮带的动力传达方式。如图7所示,旋转接合部700时与所述马达720一起固定在旋转接合部外壳710的结构,在所述外壳710锁定可固定成像导管的盖(参照图4c)的盖适配器部分。

图8a及图8b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旋转接合部的排列装置的详细结构。

将旋转接合部的旋转部的机械部分和旋转光纤维视准器,由环氧基固定之前,根据所述旋转光纤维视准器的旋转的光传达率的偏差不大,为了维持一定水准,需要可排列光纤维视准器的装置。

如图8a所示,旋转接合部的排列装置可由平衡移动阶段(translationalstage)810、倾斜阶段(tiltstage)820、旋转部固定器(rotorpartholder)830及视准器固定器(collimatorholder)840区分。所述排列装置是所述旋转部固定器830固定旋转接合部的旋转部的结构,所述旋转接合部的旋转部旋转时,一起旋转。在述旋转部的光纤维视准器,连接光源从视准器放出光,这时,旋转所述旋转部利用分析仪(beamprofiler)等,观察光束的移动。光束排列正常形成时,根据旋转几乎没有移动,但光束排列没有被很好执行时,为了光束排列,利用排列装置的阶段,可调整视准器的位置及角度。为此,将所述排列装置固定在旋转部之前,将所述旋转部和光纤维视准器之间由作业时间长的环氧基填充,进行排列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定量测量所述旋转部的光学性能,将使从排列的旋转部的光纤维视准器放出的光,通过相反侧其他视准器,可确认根据旋转的光透过率是否为一定基准以上。充填所述旋转部和光纤维视准器之间的环氧基被凝固的状态下,将所述排列装置从所述旋转部进行分离,则完成旋转部排列过程。

所述旋转部排列过程完成之后,要排列旋转接合部的固定部部分的光纤维视准器。所述固定部的机械部件成为盖形态,但由螺丝锁定可相互结合所述固定部及所述旋转部。在所述固定部的机械部件固定固定部光纤维视准器,具有可接收从所述旋转部传达的光的洞。将固定在6轴精密阶段的固定部的光纤维视准器插入到所述洞内之后,接收从旋转部的光纤维视准器来的光,测量光透过率,使光透过率为最大且根据所述旋转部旋转的偏差最小,调整精密阶段的方式,排列所述固定部的光纤维视准器。在这种情况下,(与旋转部排列时相同)排列视准器过程之前,在视准器和固定部机械部件之间,由环氧基充满的状态进行排列,环氧基完全被凝固,则将所述固定部的光纤维视准器从精密阶段分离,如图8b结束固定部排列过程。

如上述,在排列之前利用环氧基,在排列过程中的光透过率具有异常时,去除环氧基,由新的视准器交替,可再次进行排列过程。此外,两个视准器排列过程中,只在固定部的视准器具有问题,在固定所述固定部视准器的盖形态的机械部分,松解螺栓可再次制作,对旋转部无需重新制作,因此具有便于制作的优点。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冠状动脉血管高速扫描装置,提供利用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装置照射的光,以快速速度成像诊断对象的第一对象体的冠状动脉血管壁。

在步骤910,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照射的光,可传达至所述高速扫描装置的成像导管。在步骤910,所述高速扫描装置的旋转接合部,将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的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为此,可利用包括早所述旋转接合部的两个视准器。结合在所述旋转接合部固定部的第一视准器,从通过光纤维连接的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装置接收光,结合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第二视准器,从所述第一视准器接收所述光,传达至所述成像导管210。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视准器及所述第二视准器,可相互对称地被配置。

在步骤920,所述成像导管插入在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内,平衡移动及旋转移动,可从步骤910接收的光照射在所述血管壁,其中,所述成像导管与所述旋转接合部的至少一侧锁定旋转移动,由使支撑所述旋转接合部的至少一侧,安装在回调阶段,可平衡移动。

在步骤930,所述成像导管可从由所述血管壁的组织后方散射(backscattering)的光检测干扰信号。所述成像导管可由成像探头(imagingprobe)及外皮(sheath)区分。在步骤930,所述成像探头被插入所述外皮内并旋转,利用与所述旋转接合部连接的光纤维,扫描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壁,所述外皮被固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一侧,保护所述成像导管旋转时的所述成像探头及所述第一对象体的血管。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成像探头被插入在所述外皮内并旋转,且为了防止旋转时旋转中心轴晃动,维持所述外皮和预定的松紧度。所述成像导管为了血管壁扫描,在两侧末端中的第一侧粘贴锁定在所述旋转接合部的光连接器,在其他末端(与所述第一侧不同)的第二侧,可熔接(splicing)某一面被研磨形态的球透镜。

如上所示,本发明虽然由限定的实施例护套图被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可从这些器材进行多样的修改及变更。例如,说明的技术与说明的方法不同的被执行和/或说明的系统、结构、装置、回路等构成要素与索命的方法不同的形态结合或者组合,或者经其他构成要素或者均等物代替或者置换也可达到适当的结果。

因此,其他体现、其他实施例及与权利要求均等的,也属于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