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和形成该包装单元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38725发布日期:2018-06-08 20:0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和形成该包装单元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以及用于由材料片材形成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如卫生巾和卫生护垫,可以单独包装在薄塑料膜材料的包裹物中。单独的包装使得可丢弃的卫生制品例如在袋子或口袋中的卫生携带。该包装的目的是保护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免受污染,但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例如,该包装可起到保护将制品附接到衣服所需的粘合层的作用。粘合层被施加在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衣服侧上。当包装被打开并且包裹物被移除时,粘合层被暴露,并且制品准备好被附接到衣服上。可以将附加的可脱离衬里附接到包装的包裹物,但是当包裹物被移除时,可脱离衬里也被移除或者可以分开地移除可脱离衬里。为了防止例如颗粒污染物,单独的包装的边缘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或加热来密封。

包装的包裹物既可以用作包装未使用制品的装置,也可以用作使用过的制品的丢弃的装置。理想的是,所使用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可以分散地和卫生地进行处理,特别是当使用者在使用过的制品被更换后缺乏立即丢弃使用过的制品的可能性时。例如当在卫生间区域中没有垃圾桶并且使用过的可丢弃的制品需要首先放入袋子或口袋中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污染和气味,要求包裹物紧密密封使用过的可丢弃的制品。

旨在包装单独制品的包装单元的常规类型包括材料的细长矩形片材,其被折叠以形成具有折叠盖(也被称为E型折叠)的袋状包装。借助于加热或超声波将这些已知的包装单元沿边缘焊接,并且通过沿在边缘处的焊缝撕开而被打开,使得包装可以被展开以暴露包装的内容物。这种焊接包装单元的主要缺点是他们不能令人满意地用作丢弃袋,因为一旦被打开,包装不能被再密封也因此不允许以在卫生方面可接受的方式包装使用过的制品。此外,展开的包装片材具有美观的外观,因为破裂的焊接经常是不平整和褶皱的。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包装在单独包装中的建议。例如,WO88/10219公开了一种包装单元,其这样形成:将在其相互平行的边缘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压敏粘合剂窄涂层的细长材料片材进行折叠且使各粘合剂表面卧靠并结合至各粘合剂表面来形成该包装单元,其中容器部件借助于该压敏粘合剂被保持在一起。包装单元还包括至少部分地用压敏粘合剂涂覆的盖子,使得盖子能够再固定到容器部件的外侧。这样的包装单元因此具有牢固密封的侧缝,粘合剂涂覆表面在所述侧缝处彼此接触,和提供紧密密封可丢弃包装的可再密封的盖子。然而,难以打开包装使得在密封的侧缝上提供相同的力,由此可能存在包裹物粘到粘合剂的风险,也因此包裹物将被破坏。这减少了用于放置使用过的制品的范围,该使用过的制品因此必须插入到相当有限的容器部件中。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因为使用过的卫生制品经常比使用前变得更加庞大,使得难以将其插入到容器部件中。

US H1454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装和丢弃卫生制品的可再封的片材。该片材包括边缘粘合剂带,其定位成使得当片材被折叠时,涂覆有粘合剂的范围不会彼此接触。为了实现其目的,片材的折叠必须从片材的不含粘合剂的横向边缘开始。如果从涂覆有粘合剂的横向边缘开始折叠,则两层粘合剂将彼此重叠,并且不含粘合剂的横向边缘将位于包装的外部位置处,即包装将不会被紧密密封。

进一步的文献WO2012/102071 A1公开了一种吸收性制品包装,其被设置具有吸收性制品,该吸收性制品具有透液性表面片材、非透液性背部片材和吸收体,以及包裹片材,该包裹片材沿吸收性制品的纵方向折叠并单独包裹吸收性制品。粘合剂材料设置在包裹物片材的与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中的两个边缘上。当折叠时,在包裹片材相对定位于自身处,粘合剂材料将包裹片材粘合至自身。然而,吸收性制品有被污染的风险,因为在折叠包装后,包装的开口端不被密封,且吸收性制品位于开口端附近。而且,开口端需要分开的突片来打开包装。分开的突片是不期望的,由于它们使制造过程复杂化。

因此,即使存在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单独包装的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需要一种包装单元,该包装单元既可用于包装新的卫生制品,也可用于使用过的卫生制品的卫生保存和丢弃且该包装单元易于打开并保护卫生制品免受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单元,该包装单元既可用于包装新的卫生制品,也可用于安全且卫生地丢弃使用过的卫生制品。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的包装单元相比更易打开并且生产更不复杂的包装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为新的卫生制品和使用过的卫生制品两者形成紧密包装的可能性,从而在使用之前保持新制品卫生和清洁,并且当用过的制品被包装时消除污染和气味的风险。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展开和再密封,且有美学吸引力的包装单元。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并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和形成包装单元的方法来实现。

根据第一方面,包装单元包括:

-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所述细长片材包括:

-第一纵向末端区域和第二纵向末端区域,其中,所述各纵向末端区域在与所述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中延伸,以及

-在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中延伸的两个侧边缘区域,以及

-各侧边缘区域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包括分别沿各侧边缘区域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的长度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并且其中

-所述单元还包括在所述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中延伸的细长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所述细长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在所述片材的内表面上放置成使得所述细长可丢弃的卫生制品配合在由所述各侧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一纵向末端区域限定的范围内。

通过折叠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而形成该单元,其中,该单元具有第一折叠轴线和第二折叠轴线。每个折叠轴线在与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中延伸。第一折叠轴线布置在包装单元中的第三部位和包装单元中的第二部位之间,并且第二折叠轴线布置在包装单元的第二部位和第一部位之间。第一部位被布置成在折叠之后形成用于包装单元的盖子。第一纵向末端区域被包括在第一部位中并且包括沿第一纵向末端区域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并且所述各带被布置为使得形成中央无粘合剂范围。两个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在与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中相邻。

在第一纵向区域中的无粘合剂范围或区域形成在第一部位中的位于中央的抓握间隙,所述第一部位在折叠之后形成用于单元的盖子。因此,将容易地打开包装单元,由于可以将相等的拉力施加到位于第一末端区域中和各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由此将实现包装的整齐打开。因此,包装材料将不会由于拉力而破裂,因此,细长片材将可能用于抛弃使用过的卫生制品。由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很容易获得使用过的制品的卫生排放。此外,由于第一末端区域包括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所以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在使用之前可以被保护免受污染。此外,中央的无粘合剂范围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一起消除了在包装单元中的额外的突片或元件的需求,所述突片或元件将使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复杂化。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适合放置在片材的内表面上,在距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预定距离处,所述预定距离在单元的中央轴线的方向中。预定距离应该足以防止制品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接触。距离可以是例如从0.5mm到50mm,但可以更多或更少。除了防止制品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接触之外,距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的距离更长,在单元被折叠之后制品可以被保护免受污染。

制品优选地具有延伸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的预定长度的末端部分。当展开包装时,末端部分可以用作抓握部分。而且,以这种方式可能进一步增加制品与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粘合剂涂覆带之间的距离,因为制品可以位于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从而制品污染的风险可以进一步降低。

根据一个实施例,单元被布置为沿第一折叠轴线折叠,使得第三部位被压靠在第二部位,并且延伸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的末端部分被压靠在第一部位。所述单元进一步被布置成沿第二折叠轴线折叠,使得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末端部分一起被压靠在所述第三部位中的所述细长片材的外表面,由此当所述单元打开时,所述末端部分形成抓握部分。当末端部分也被折叠时,作为抓握部分的功能将更加可视化,并且因此使用者将更容易利用该末端部分作为抓握部分。

形成抓握部分的末端部分使得该单元易于打开,因为末端部分位于细长片材的中央,从而当打开单元时可以将相等的拉力施加到位于侧边缘区域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因此,可以获得包装的整齐打开,并且包装材料不会由于拉力而破裂。由于施加在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或区域上的相等的拉力,当形成折叠的包装单元时将可能使用粘合剂与粘合剂的接触。这是意想不到的,并且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被建议,因为用现有技术的结构解决方案打开包装单元是困难的。然而,通过使用卫生产品本身来提供抓握突片,可以提供简单的结构,其能够不使用附加的部件或元件而容易地打开。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且使产品易于制造并更加环保。而且,由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将很容易获得使用过的制品的卫生排放。

包装单元包括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所述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被布置为使得存在当单元打开时形成抓握部分或间隙的中央无粘合剂范围,以及当包装打开时形成抓握部分的末端部分;所述包装单元提供容易打开的包装单元。在单元盖子中央定位的抓握间隙有助于在第一打开步骤中打开包装单元。可以将相等的拉力施加到位于包装单元的所有部位中的第一末端区域和各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由此将获得包装的整齐打开。而且,因为第一末端区域包括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所以可丢弃的卫生产品在使用之前可以被保护免受污染。此外,中央无粘合剂范围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一起消除了在包装单元中额外的突片或元件的需求,所述突片或元件将使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复杂化。

末端部分包括制品的第二末端边缘。第二末端边缘优选被圆化,即其具有圆形形状。这将进一步便于当打开单元时抓握末端部分,同时卫生制品将穿着舒适。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可以包括借助于粘合剂可脱离地被紧固到制品的面向衣服侧的可脱离衬里,并且其中,借助于粘合剂将可脱离衬里紧固到细长片材的内表面。可脱离衬里保护在卫生制品的面向衣服侧上的粘合剂区域,同时它还为包装单元提供更坚固的结构。

可脱离衬里优选地分别借助放置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部位中的分开的粘合剂区域被紧固到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以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可脱离衬里的容易的丢弃,因为当卫生制品被移除以供使用时可脱离衬里将容易地保持附接到细长片材。

借助于粘合剂可以可替代地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直接紧固到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上。因此,可脱离衬里不被包括,并且包装单元的重量和机械结构被进一步简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优选地在卫生制品被放置的范围中涂覆有硅酮基涂层,并且其中,可再密封粘合剂被涂覆为各可再密封粘合剂涂覆带的范围没有硅酮基涂层。硅酮基涂层改善了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且使得从细长片材移除卫生制品变得容易。

细长片材具有合适的矩形形状。矩形是指具有制造公差的基本的矩形。矩形的形状使得该单元易于制造。

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可以是塑料膜,例如聚乙烯膜、无纺材料或塑料层压件。基重优选为从20至30g/m2。因此,可以提供具有足够稳定性的轻量产品。

在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之间的第二纵向末端区域优选是无粘合剂的。“在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之间”是指在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可以延伸到第二纵向末端区域并且一直延伸到第二末端边缘,由此存在各粘合剂部分在第二纵向末端区域中,但在这些粘合剂部分之间的范围是无粘合剂的。以这种方式,进一步便于单元的打开,并且可能放置可丢弃的卫生制品使得末端部分延伸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

进一步有利的是,当在沿片材的侧边缘区域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和沿第一纵向边缘区域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之间形成无粘合剂间隙时。该间隙避免了在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之间的粘合剂或胶水的重叠,所述合剂或胶水的重叠可能导致需要过度的打开强度。以这种方式,进一步便于产品的打开,并且以简单的方式从包装排出空气。

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可以是压敏热熔粘合剂。因此,该单元可以被容易地再打开和再关闭。

片材可以是不透明的和/或包括印刷物。以这种方式,可能改善单元的美学外观,并且可能当在使用之后将使用过的卫生制品包裹入到片材中时掩蔽卫生制品。

本发明还涉及形成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的方法。该单元包括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

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第一纵向末端区域和第二纵向末端区域的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其中,各纵向末端区域在与所述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中延伸,并且两个侧边缘区域在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中延伸,

-附接在细长片材的纵向方向中延伸的细长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并且将制品放置在片材的内表面上,使得它配合在由侧边缘区域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限定的范围内,

-沿各侧边缘区域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的长度涂覆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并且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之间形成中央无粘合剂范围,

-在与单元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中设置第一折叠轴线和第二折叠轴线,各轴线将单元划分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第三部位,

-沿第一折叠轴线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细长片材,使得细长片材的内表面和在第三部位及第二部位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彼此压靠,

-沿第二折叠轴线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细长片材,使得在第三部位中的片材的外表面被压靠到在第一部位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及在第一部位中的片材的内表面,以及

-通过施加压力关闭包装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该方法中,当沿第一折叠轴线向内折叠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使得细长片材的内表面和在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层彼此抵靠时,并且当所述第三部位被压靠到在第二部位中的所述片材的外表面时,延伸超出所述片材的第二末端区域的末端部分被压靠到所述第一部位。此外,当沿第二折叠轴线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细长片材使得第三部位中的片材的外表面被压靠到在第一部位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和在第一部位中的片材的内表面时,末端部分被压向第一折叠轴线,并因此在单元打开时形成抓握部分。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借助于粘合剂区域将可脱离衬里附接至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并且分别地,借助于第一部位、第二和第三部位中的粘合剂区域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附接至细长片材。

参照附图,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定义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带有未使用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该视图是直接从上面看的,并且位于顶层下面的产品的各层和各部分用虚线标记。

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带有有未使用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包装单元。该视图是直接从上面看的,并且位于顶层下面的产品的各层和各部分用虚线标记。

图2以透视图示出了部分折叠的图1b的产品。

图3a-3c从侧面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所示的包装单元的折叠过程。

图4a-4e从侧面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b所示的包装单元的折叠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的特征便于打开包装单元。通过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所述结构中,可以对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施加相等的力,同时可以提供不破坏包装单元而整齐打开。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所述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使用了复杂的粘合剂带图案来避免粘合剂与粘合剂接触表面,或者已经使用了分开的贴片或其他元件来实现包装单元的整齐打开。在下面的说明书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包装单元的组成部件。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可以是例如卫生巾或卫生护垫。这样的产品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也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任何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均可用于本发明的包装单元中。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的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可以是材料的单层或层压件。术语“单层”是指包含单层粘结材料的包装单元。单层包装单元的示例可以是塑料膜,如聚乙烯膜、无纺材料、金属箔等。单层材料可以是非均质材料,例如包含各集成层的塑料膜材料,或者在材料的不同部分具有各种纤维组分的无纺材料。如本文所使用的单层材料不包含具有可分离层的材料。单层材料可以由可以包含或基于聚乙烯和/或聚丙烯的聚烯烃构成。聚乙烯和/或聚丙烯的材料可以具有14至30g/m2的基重,优选为20-30g/m2

术语“层压件”是指这样的材料:其包含至少两层联合的可分开的可以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层压件可以例如由两层可分开的塑料膜、膜和无纺材料,两层无纺材料或类似材料组成。

在层压件或单层中的塑料膜可以是烯烃基的,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膜,或者它可以是市场上任何其他已知的塑料包装膜材料,如聚酯基、尼龙、聚氯乙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等。

包装材料的片材具有细长形状并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片材的几何形状可以根据待包装的卫生制品的类型而变化。片材可以是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矩形的、或者适用于待包装的卫生制品的任何其他形状。然而,希望片材具有至少一个对称轴线。片材为适宜的矩形,意味着它具有四个边缘并且相反的边缘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矩形也是适宜等角的,每个角度都是90°。

片材的各侧有边缘区域。术语“边缘区域”是指片材/包装单元的与包装单元的边缘相邻的部分。边缘区域的宽度可以变化。边缘区域可以至少部分地涂覆或覆盖有粘合剂涂层。为了避免当包装单元打开时片材的边缘卷起或起皱,设置在外边缘部分上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可以定位在距纵向边缘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可以在0.5-10mm之间,优选在2-5mm之间。因此边缘区域可以例如具有从1.5-20mm变化的宽度。

细长片材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如本文所用,术语“内表面”是指面向位于包装单元内的产品的片材的表面,术语“外表面”是指与内表面相反的表面,即面向外界的表面。

细长片材可以具有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或者可以更短或更长,优选比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更短或更长从约0-15%,例如更短或更长0-15mm。细长片材比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更宽,并且可以比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更宽约20-70%,例如更宽10-50mm。例如,如果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是长度为230mm的卫生巾,则细长片材在单元的纵向方向L中的长度可以为从190至265mm,适宜例如为230mm。如果在垂直于单元的纵向方向中测量的相同卫生巾的宽度是75mm,则细长片材的宽度可以为从90至128mm,适宜例如115mm。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优选地放置在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上,距第一纵向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预定距离。根据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大小,该距离可以例如是细长片材长度的0.5%至20%,如从0.5mm至50mm。

此外,可丢弃的卫生制品优选放置在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上,使得具有预定长度的末端部分延伸超过第二纵向边缘。末端部分可以在第二末端边缘中具有圆形形状。延伸超过第二纵向边缘的预定长度的最长延伸范围或长度可对应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距在第一纵向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放置的距离,或者最长的长度可以更短或更长。在纵向方向中的末端部分的最长或最大长度可以是例如细长片材的长度的从0.5%到20%,如从0.5mm到50mm,取决于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大小。

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或边缘部分的宽度可以根据所需的粘合强度而变化。“宽度”是指在与带的纵向延伸相垂直的方向中带的延伸范围,例如在沿侧边缘区域的长度延伸的带的情况下,在与沿侧边缘区域的长度的延伸范围相垂直的方向中测量宽度。带越宽,密封越强。带的宽度在不同区域中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和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或多个带的宽度可以是从1-15mm。适宜的是,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比在侧末端区域中更窄,由此进一步促进包装的盖子的打开。例如,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中的可重复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的宽度可以是从1-3mm,优选地从1.5-2.5mm。在侧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的宽度可以是从2-10mm,优选地6-8mm。

在每个边缘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粘合剂涂覆带的长度可以等于每个边缘区域的长度,或者可以比每个边缘区域的长度短。长度是在每个边缘区域的纵向延伸范围的方向中测量的。

用于单独包裹的卫生产品的最常见的折叠模式之一是所谓的E型折叠。在这种情况下,片材具有两个折叠轴线,将片材分成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第三部位。然后可以形成包装单元,其中,片材沿折叠轴线折叠,并且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第三部位处于重叠配置。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折叠过程。

如果需要的话,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的片材可以是不透明的,以掩盖包装单元的内容物,如果包裹到本发明的包装单元中的使用过的制品在更换后不能被立即丢弃,那么这是特别重要的。此外,片材可以包括印刷物,这对于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可能是有益的。

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的材料片材可以包括气味抑制或气味中和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式施用,例如,作为涂层、可活化的微胶囊、浸渍的贴剂等。

可以想到的是,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的片材可以是可伸展的或可张开的,如果卫生制品在使用期间变形很大,并且因此可能难以包裹而不使包装单元变形,那么这可能是有利的。

待与本发明的包装单元一起使用的合适的粘合剂是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本文使用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是指一种粘合剂,所述粘合剂设置为:使用这样的粘合剂将物体附接到表面并且随后从该表面分离,引起物体和表面的微小破坏或不破坏。而且,已经剥离的物体也可以再次附接到表面。

合适的粘合剂可以是具有无限的打开时间的压敏热熔粘合剂,意味着粘合剂可以在任何时间粘合到另一基底。与包装单元一起使用的压敏粘合剂是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自粘性但可以容易地与其它材料(例如塑料材料或已用离型剂处理的纸)分开或脱离的粘合剂。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的主要优点在于,当将要取出新的卫生制品时,所述包装单元可以完全展开。与此相反,具有粘合密封边缘(其中涂覆粘合剂的边缘部分彼此接触)的现有技术的包装有粘合密封边缘的过高的粘合强度,并且任何试图完全展开该包装的尝试将导致包装单元的撕裂和破裂,使其不能用于使用过的制品的分散并卫生的丢弃。

用于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可以是压敏热熔粘合剂,例如可以从H.B.Fuller获得的D656BD19。

包装单元可以包括具有面向片材的表面和面向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表面的可脱离衬里。可脱离衬里的目的是覆盖设置在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面向衣服侧上的且用于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附接到使用者的衣服上的粘合剂区域。细长片材的内表面与永久地或可脱离地附接到包装片材的内表面的可脱离衬里接触。优选地在面向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表面上用硅酮涂覆处理可脱离衬里,使得其可以容易地从设置在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面向衣服的表面上的粘合剂区域分离。

可脱离衬里可以具有与在包装单元内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只要它能够保护和覆盖设置在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面向衣服的表面上的粘合剂区域。因此,可脱离衬里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变化,但是至少适宜对应于足以覆盖设置在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面向衣服表面上的粘合剂区域的外边界的大小和形状。适宜的是,可脱离衬的纵向延伸范围是包装片材纵向延伸范围的60-95%,横向延伸范围可以是包装片材横向延伸范围的从30-90%。

可脱离衬里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纸、无纺材料、塑料膜材料,并且可以是单层材料或层压件。可脱离衬里可以包括印刷的标记、文字、颜色或其组合,并且可以布置在可脱离衬里的面向片材或面向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表面上。

通过至少一个粘合剂区域可以将可脱离衬里附接到包装片材的内表面。粘合剂区域适宜对称地放置,以均匀的方式附接可脱离衬里,并且粘合剂区域可以沿可脱离衬里的整个长度延伸。或者,可以存在多个粘合剂区域,例如从2-8个,优选地2-5个,优选等间隔地,例如3个粘合剂区域,沿可脱离衬里的纵向方向间隔开。适宜的是,可脱离衬里通过第二粘合剂永久地附接到包装片材。第二粘合剂可以是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类型,并且可以是例如建筑粘合剂。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在可脱离衬里的面向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表面上可脱离地贴合至可脱离衬里。通过使用可脱离的粘合剂或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例如借助于钩-环紧固装置,可以获得贴合。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贴合到可脱离衬里的可脱离粘合剂可以与用于在包装片材上的可脱离涂覆带的可脱离粘合剂相同,或者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粘合剂。适宜的是,使用另一种类型的粘合剂,因为粘合剂不必是可再密封的并且需要适合用于与不同的衣服接触而不损坏衣服材料。

在可脱离衬里已经附接到包装片材的内表面之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可以可脱离地附接到可脱离衬里,由此吸收性产品可脱离地附接到包装单元。或者,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可以首先可脱离地附接到可脱离衬里上,并且随后将带有吸收性产品的可脱离衬里附接到包装片材。

现在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提交此处的附图提供了包装单元的示例,但是不应该认为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a示出了根据以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装单元。图1b示出了根据以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包装单元,并且图2示出了部分折叠的该单元的透视图。对所有附图作出同样的参考,但是指出在图1a和图1b中的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图1a、图1b和图2因此示出包装单元1,所述包装单元包括具有内表面3a和外表面3b的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4。该片材可以是例如基于聚乙烯的膜材料,并且片材的基重可以为从约20至30g/m2,合适地为从约22-28g/m2。细长片材4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片材的尺寸可以根据放置在片材上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的尺寸而变化。细长片材4包括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所述第一纵向末端区域从片材4的第一末端边缘7向内延伸,即朝向片材4的内侧延伸。末端区域6包括用于所涂覆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带17a、17b的范围。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包括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17a、17b的宽度,以及在片材的边缘7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17a、17b之间的距离。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可以从片材的边缘7向内延伸,例如大约1.5-20mm,并且因此末端区域6具有从1.5-20mm的宽度,尽管更宽的末端区域是可能的。包装单元还包括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所述第二纵向末端区域包括片材4的第二末端边缘9,并可以从片材4的第二末端边缘9向内延伸从1.5至20mm。纵向末端区域6、8在与细长片材4的纵向(L)的方向成横向的方向(T)中延伸。

在图1a和图1b中还示出了两个侧边缘区域10和12,它们在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中延伸。以类似第一末端区域6的方式,侧边缘区域10、12从片材4的相应边缘11、13向内延伸,即朝向片材4的内侧延伸。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和侧边缘区域10和12包括用于所涂覆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带17a、17b及14、16相应的部位。例如,侧边缘区域10、12可以从片材4的相应边缘11、13向内延伸大约1.5-20mm,并且因此侧边缘区域10、12具有从1.5-20mm的宽度。侧边缘区域也可以更宽。

如上所述,分别地,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各自包括沿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带17a和17b)的长度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和17a、17b。

相应的所涂覆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带14、16和17a、17b的长度可以是相应区域长度的从80-99%。侧边缘区域具有在片材的纵向方向中的长度,并且第一末端区域具有在与片材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的方向(T)中的长度。

相应的所涂覆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带14、16和17a、17b在片材的向内方向中的宽度可以是例如1-15mm,但是其他宽度尺寸也是可能的。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和17a、17b可以被定位成使得分别地从片材4的边缘向内并沿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的长度延伸。无粘合剂范围可具有与粘合剂带14、16和17a、17b的宽度对应的宽度或者其可以更小或更大。无粘合剂范围的宽度适宜为从0.5-10mm,但其不限于此。

在图1b中示出实施例,其中,为了在折叠时从包装单元排出空气,分别地,在沿侧边缘区域10、12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及17a、17b与沿第一纵向边缘区域6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7a或17b之间在第一角范围32和第二角范围34中形成无粘合剂范围或间隙33和/或35。因此,可再密封粘合剂带14、16和17a、17b被定位成使得在包装单元的角范围32、3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无粘合剂范围或间隙33、35,当包装单元被密封时所述无粘合剂范围或间隙可以用作空气排放开口。间隙33和35也避免可能导致需要过度的打开强度的在粘合剂涂覆带之间的粘合剂或胶水重叠。在第二末端区域8的边缘9与沿侧边缘区域10、12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14和16之间优选地还具有无粘合剂范围或间隙36和38。间隙36和38保证没有可能污染机器元件的粘合剂或胶水落在片材4的外侧。无粘合剂间隙33、35、36和38也便于产品的打开。

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纵向边缘区域6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7a和/或17b与沿侧边缘区域12、13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之间在角范围32、34中没有间隙。此外,沿侧边缘区域10、12延伸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一直延伸到第二端边缘9。以这种方式,可以提供简单的生产过程。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包装单元1还包括细长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所述可丢弃的卫生制品沿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延伸并在片材4的内表面3a上放置成使得它适配在由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限定的范围内。重要的是,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不延伸入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内,使得它将不会与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和17a、17b接触。此外,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优选地在片材4上放置成使得制品(各前部)的第一边缘42与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相邻,制品(后部)的第二末端边缘44与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相邻。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也放置在距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7a、17b一定距离处。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是无粘合剂的。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在侧边缘区域10、12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14、16之间是无粘合剂的。

可丢弃的卫生制品具有面向使用者侧20和面向衣服侧21。面向衣服侧由粘合剂区域22和24部分地覆盖,可脱离衬里26可脱离地附接到所述各粘合剂区域。可脱离衬里26的目的是保护用于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贴合到使用者的衣服的粘合剂区域22和24。在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借助于粘合剂将可脱离衬里26附接到包装片材4的内表面3a。如图1a和图1b所示,存在三个中央定位且适宜等距的粘合剂区域28a、28b和28c,所述各粘合剂区域被布置成将可脱离衬里26附接到包装片材4。“中央定位”意味着粘合剂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中央纵轴(A-A)的范围内。

如图1a和图1b最佳地示出,包装单元1还包括第一折叠轴线18和第二折叠轴线19,每个折叠轴线在与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的方向中延伸。第一折叠轴线18布置在包装单元1中的第三部位50与包装单元1中的第二部位40之间。第二折叠轴线19布置在第二部位40与包装单元的第一部位30之间。通过沿第一折叠轴线18并随后沿第二折叠轴线19折叠附接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细长片材4而形成包装单元1。

如图1a和图1b所示,借助于分开的粘合剂区域28a、28b和28c将可脱离衬里26固定到细长包装片材4的内表面3a上,所述各粘合剂区域分别地被适宜放置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部位。也可以借助于粘合剂将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直接固定到细长片材,所述粘合剂被设置以用作朝向使用者的衣服(例如内裤)的紧固件(未示出)。在那种情况下,细长包装片材4的内表面3a优选地在放置卫生制品的区域中涂覆有硅酮基涂层,并且其中,涂覆有可再密封粘合剂的区域没有硅酮基涂层。

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被包含在第一部位30中。在折叠之后第一部位30形成用于包装单元1的盖子。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包括沿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7a、17b。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7a、17b布置成使得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中形成中央无粘合剂范围29。该中央无粘合剂范围29适宜地形成中央间隙,所述中央间隙便于打开包装单元。中央无粘合剂范围29相对于中央纵轴(A-A)对称地布置,由此可以获得作用在相应的侧边缘区域10、12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上的相等分布的拉力。无粘合剂范围29的宽度可以是例如10-50mm,适宜20-30mm,使得普通使用者的拇指将适配到开口中以便于产品的打开。

现在特别参考图1b和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细长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在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中延伸并且被放置在片材的内表面3a上使得它适配到由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限定的范围内,并且具有预定长度的末端部分43,所述末端部分在纵向方向(L)中延伸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末端部分43优选具有圆化边缘44,并且在图1a和图1b中均示出。末端部分43优选为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的后部。在图1b和图2中的单元1被布置为沿第一折叠轴线18折叠,使得第三部位50被压靠到第二部位40。由于在单元的纵向方向中的第二部位的长度短于第三部位和末端部分的总长度,因此延伸超过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的末端部分43的至少一部分被压靠到第一部位30。当折叠单元1以形成最终产品时,单元进一步布置成沿第二折叠轴线19折叠,使得第一部位30连同延伸超出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的末端部分43一起被压靠到第三部位50中的细长片材4的外表面21。以这种方式,当单元打开时,末端部分43形成抓握部分。当单元打开时,抓握部分43也将突出,因为它不附接到第一部位30中的片材的外表面21。在另一个变体中,第二折叠轴线19被布置为使得当单元折叠时,末端部分43将不会被压靠到在第三部位50中的细长片材4的外表面21,因此将不突出。在任何情况下,末端部分43可以被用作抓握部分。而且,由于末端部分43将位于中央并且优选地具有圆化边缘形状,所以容易在中央位置抓握末端部分,由此当打开单元1时,拉力将相等地分布在两个侧边缘区域以及其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上。可以获得包装单元的整齐打开。因此,除了在盖中,即在包装单元的第一部位30中,形成中央间隙的无粘合剂范围29之外,当借助于末端部分43打开折叠的包装单元以及在第三部位50与第二部位40之间的附接时,拉力也可以相等分布。

在图3a-3c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的折叠过程,其中,末端部分43没有压靠到第三部位50中的细长片材4的外表面21。包装单元1从侧面示出并且区分不同的部位30、40和50以及末端部分43,各区域用虚线或者实线表示。在图3a中,单元显示为展开状态。图3b示出处于部分折叠状态的不同的部位30、40和50以及末端部分43,以示出单元的折叠轴线。在图3c中其示出了第三部位50朝向第二部位40折叠。可以看出,末端部分43与第三部位50在一条线上。

在图4a-4e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的折叠过程,其中,末端部分43压靠到第三部位50中的细长片材4的外表面21。包装单元1从侧面示出并且区分不同的部位30、40和50以及末端部分43,这些区域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在图4a中,单元显示为展开状态。图4b示出处于部分折叠状态的不同的部位30、40和50以及末端部分43,以示出单元的折叠轴线。在图4c中其示出了第三部位50朝向第二部位40折叠。可以看出末端部分43突出,因为第三部分50和末端部分43的总长度大于第二部位的长度。可以看出,容易抓握末端部分。在图4d和图4e中,示出了在施加压力之前几乎完全折叠的单元。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形成用于可丢弃的卫生制品的包装单元1的方法。单元1包括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

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具有内表面3a和外表面3b、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和第二纵向末端区域8的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4,其中,纵向末端区域6、8在与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的方向(T)中延伸,以及在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中延伸的两个侧边缘区域10、12,

-附接在细长片材4的纵向方向(L)中延伸的细长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并且将制品2放置在片材4的内表面3a上,使得其适配到由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限定的范围内,

-沿侧边缘区域10、12和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的长度涂覆可再密封的粘合剂带14、16、17a、17b,并且在第一纵向末端区域6的粘合剂带17a、17b之间形成中央无粘合剂范围29,

-在与单元1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的方向(T)中设置第一折叠轴线18和第二折叠轴线19,所述各轴线将单元1分成第一部位30、第二部位40和第三部位50,

-沿第一折叠轴线18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的细长片材4,使得细长片材4的内表面3a和在第三部位50和第二部位40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彼此压靠,

-沿第二折叠轴线19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的细长片材4,使得在第三部位50处的片材的外表面3b被压靠到在第一部位30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17a和17b以及在第一部位30处的片材4的内表面3a,以及

-通过施加压力关闭包装单元。

在该方法中,在沿第一折叠轴线19向内折叠包装材料的细长片材4和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使得细长片材4的内表面3a和侧边缘区域10、12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彼此压靠,并且第三部位50被压靠到在第二部位40中的片材4的外表面3b时,末端部分43或末端部分43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被压靠第一部位。此外,当沿第二折叠轴线19向内折叠带有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的细长片材4,使得在第三部位50中的片材的外表面3b被压靠到在第一部位30中的可再密封的粘合剂涂覆带14、16、17a和17b上17b和在第一部位30中的片材4的内表面3a时,末端部分43或末端部分43的至少一部分被压向第一折叠轴线18,并因此在该单位被打开时形成抓握部分。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借助于粘合剂区域22、24将可脱离衬里附接到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并且分别地通过借助于第一部位30、第二部位40和第三部位50中的粘合剂区域28a、28b、28c将包括可脱离衬里26的可丢弃的卫生制品2附接到细长片材。

需要注意的是,当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单元用于丢弃时,使用者可以选择将包装单元和位于其上的变脏的制品卷起而不是折叠它。

虽然已经参照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详细描述旨在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并且包括所有等同物的所附权利要求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