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及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48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及制备。

背景技术: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紫癜性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大于20岁少见,属于中医学“肌衄”、“紫斑”、“血证”、“尿血”等范畴。目前西医多采取对症治疗,病情易反复,给患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散瘀祛斑、活血止血、修复肾功能,调节免疫应答。临床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及制备。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蒲公英6~10份、生地黄6~8份、紫珠叶4~6份、蓼大青叶4~6份、爵床2~4份、锦灯笼6~8份、翻白草4~6份、独一味4~6份、鬼针草6~8份、黄精6~9份、仙鹤草6~8份、山茱萸6~8份、甘草4~6份。制备方法:先将紫珠叶、蓼大青叶、鬼针草分别提取挥发油备用;将爵床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备用‘再将生地黄、鬼针草、锦灯笼、翻白草、仙鹤草、甘草加入6倍70%乙醇溶液的多功能提取罐中,加热回流30分钟,回收乙醇至尽,滤液滤过备用;将上述残渣加入蒲公英、独一味、黄精加水煎煮2小时,滤液滤过与上述挥发油、蒸馏液、醇提液合并、混匀加入糊精按1∶1比例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5(60℃)的膏剂,即得。本发明中药的功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生地黄性味:甘苦,凉。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紫珠叶味苦、涩,性凉。归肝、肺、胃经。功效: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蓼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咳喘,喉痹,痄腮,丹毒,痈肿。爵床味苦,性寒。归肺、脾经。清热解毒,利湿,消疳积。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热淋,水肿,小儿疳积,痈肿疔疮。锦灯笼味苦,性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外治天疱疮,湿疹。翻白草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用于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独一味味甘、苦,性平。归肝经。功效:活血止血,祛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鬼针草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湿热泻痢,黄疸尿赤,风湿痹痛,肠痈腹痛,疔疮肿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山茱萸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药物相配,相得益彰。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治愈率为85.9%,有效率为96.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蒲公英6~10份、生地黄6~8份、紫珠叶4~6份、蓼大青叶4~6份、爵床2~4份、锦灯笼6~8份、翻白草4~6份、独一味4~6份、鬼针草6~8份、黄精6~9份、仙鹤草6~8份、6~8份、甘草4~6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蒲公英10份、生地黄8份、紫珠叶6份、蓼大青叶6份、爵床2份、锦灯笼6份、翻白草4份、独一味4份、鬼针草6份、黄精9份、仙鹤草8份、山茱萸8份、甘草6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即得膏剂,分装每袋10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64例患者经本院门诊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7~12岁、平均8.9岁;病程发生在国米性紫癜后的21~34天,平均32天;发病诱因:呼吸道感染史24例,过敏史26例,无明显诱因者14例。二、诊断标准:既往或新近有过敏性紫癜史,多数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4周左右,往往紫癜症状尚未全消之时。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潜血试验阳性。三、服药方法:每剂100ml,每日早、中、晚分3次内服,每次服每剂总量的1/3,10天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停药2天。四、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潜血转阴性。好转:症状消失,尿蛋白减少两个“+”、潜血减少两个“+”;无效:临床症状或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者。五、治疗效果:服药10天为一疗程,轻症1疗程即症状消失,重症2-3周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本发明中药经临床应用64例患者,其中治愈52例占81.25%,好转10例占15.6%,无效2例。治愈率为96.85%,有效率96.8%。六、典型病例1、于XX,男,7岁,学生,2012年3月,家长代诉,经西药治疗2周,病情缓解,则停止治疗,1个周期后,膝关节周围、小腿又出现紫癜,伴有眼睑浮肿2天就诊,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潜血(++)。即服本中药2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潜血试验均转阴性,半年随访未复发。2、张XX,女,8.1岁,2013年10月就诊。家长代诉:感冒两周,双下肢散在略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的皮疹1周,伴眼睑浮肿2天就诊。血常规12·8×109/L,尿常规:红细胞(++),蛋白(+),经服本发明中药2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随访未复发。3、宋X,男,9岁,2015年7月来诊。家长代诉:患者下肢出现对称性,略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的皮疹,伴膝关节肿痛,少量血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住院西医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又反复,特来我院求诊。查体:双眼睑浮肿,四肢紫癜,尤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为著,色鲜红,融合成片,压不褪色,小便色深,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尿常规:红细胞(++),蛋白(++),潜血(+);血常规:白细胞12·5×109/L。经服本发明中药3疗程,全身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