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抗肿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794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科抗肿瘤的中药。(二)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类药物,该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严重的破坏机体免疫器官,使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生命延长率下降。我国中药有着悠久临床用药基础,在以毒攻毒、免疫抑瘤、免疫增强等方面研制开发了许多抗癌新药,但多数抑瘤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心里压力,而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中医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治疗肿瘤效果不稳定,患者长期服药对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的不便。(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抗肿瘤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科抗肿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英10-19份,牛黄6-11份,马勃3-11份,穿心莲3-12份,黄连3-9份,牡蛎9-15份,海藻9-20份,昆布3-11份,海蛤壳3-9份,斑蝥3-11份,海带9-21份,天南星6-11份,黄药子3-9份,赤芍2-9份,莪术3-9份,丹参11-18份,黑枸杞6-15份,马兜铃3-9份,枇杷叶3-11份,葶苈子3-9份,野葡萄藤3-12份。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白英10份,牛黄6份,马勃3份,穿心莲3份,黄连3份,牡蛎9份,海藻9份,昆布3份,海蛤壳3份,斑蝥3份,海带9份,天南星6份,黄药子3份,赤芍2份,莪术3份,丹参11份,黑枸杞6份,马兜铃3份,枇杷叶3份,葶苈子3份,野葡萄藤3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白英:苦微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S180,WK256有抑制作用,对人体肺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胃癌,肺癌,膀胱癌及子宫颈癌等。牛黄:入心经和肝经,苦甘寒清热解毒、镇惊、祛痰开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抗癌解毒利胆作用,适应症常见各种癌瘤,脑瘤、肝癌、肺癌、白血病。马勃:辛平入肺经。轻宣肺气,清热解毒、利咽止血,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舌癌、咽喉癌、肺癌食管癌及扁桃体癌等。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穿心莲叶含穿心莲内酯等多种二萜内酯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等,另含穿心莲烷,穿心莲甾醇等,另从穿心莲根中分得6种黄酮类化合物。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并有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胆,抗蛇毒,抗肿瘤等作用。黄连:苦,寒。归心,胃,大肠,肝,胆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品含生物碱,其中主要有小檗碱(约为5.20%-7.69%),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黄柏酮等,并含阿魏酸等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滴虫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炎,解热,抗腹泻及增强白细胞的吞嚼能力,还有降压,利胆,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溃疡,抗肿瘤作用。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三经。软坚散结,平肝潜阳,固涩制酸。药敏试验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海藻:咸,寒。入肝,胃,肾三经。化痰散结,利水消肿。海藻提取物有抑制肿瘤作用。适应症甲状腺癌,胃癌,肝癌,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昆布:咸,寒。归脾,肝,肾经。消瘀散结,利水消肿,抗癌。各种肿瘤用量9~15g。海带科植物海带或鹅掌菜,裙带菜的叶状体。多年生大型褐澡,根状固着器粗纤维状,由数轮叉状假根组成,假根末端有吸着盘,其上是固柱状短柄,柄上为带状的叶状体,长2~6米,宽20~50厘米,生于沿海岩礁上,现有人工养殖,夏秋采集。叶状体含U-岩澡多糖、昆布素,碘,甘露醇等成分,其U-岩澡多糖能诱导癌细胞自杀,而对正常细胞起保护作用。海蛤壳: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肺癌、胃癌、甲状腺癌。斑蝥:辛,微寒,有毒。入肝,胃二经。破血,攻毒,散结。对S180,SAK,ARS腹水型及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及皮肤癌等。用量0.3~0.6g(大者一只,小者二只)。主要成分为斑蝥素、脂肪、单萜烯类、树脂、蚁酸、色素等,抗肿瘤有效成分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等。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斑蝥水、醇、丙酮提取物,用美兰法或细胞呼吸法等体外实验,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其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同时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海带:咸,寒。消瘀散结天南星:辛,苦,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散结,止痛。鲜南星提取物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食管癌,及子宫颈癌等。用量9-15g。主要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淀粉、D-甘露醇和谷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实验表明:鲜天南星(未鉴定品种)水提取液在1∶8~1∶32浓度时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使细胞浓成团块,破坏正常细胞结构,对小鼠实验性肿瘤肉瘤S180HCA体型,U14(为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小鼠者)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从鲜天南星中提得的结晶D-甘露醇有同样抑瘤作用。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可将生南星栓剂(含生药50g)置于宫颈癌灶上,棒剂(含生药10g)塞入颈管内,针剂(每支2ml,含生药10g)4ml,每日或隔日注入宫颈或宫颈组织,并口服汤剂(生南星煎汤代茶、每日15g)等综合疗法,报道治疗子宫颈癌105例,治愈20例,显效46例,有效16例,对溃疡型、结节型效果最好。其生用抗癌力强。黄药子:苦,辛,寒。有小毒。归脾,肝经。消痰散结,清热解毒。对AS180有抑制作用,黄药子油对U14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对缺碘和不明原因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适应症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良性瘤及甲状腺肿瘤等。赤芍:辛,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各种肿瘤用量10~15g。本品含芍药甙,并含少量的芍药内脂甙及氧化芍药甙等多种甙类,牡丹酚,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B-谷甾醇,胡罗卜甾醇等化学成分。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莪术:辛,苦,温。入肝,脾二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对S180,L615肝癌实体型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胃癌,肠癌及甲状腺癌等。用量10-15g。姜科植物蓬莪术的根茎。[别名]黑心姜、山姜黄、绿姜、文术。[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圆柱形,内部黄色。根细长,末端膨大成块状。叶基生,椭圆形,叶面中部有青紫斑。花黄色,穗状花序从茎中抽出,先叶而生,苞片顶端红色。果无毛。花期春季。丹参:辛,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调经,养血安神。对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15~30g。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血脂,抑制家兔实验性冠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可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对多种细菌及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此外还有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黑枸杞:黑枸杞最突出的成分为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色素颜料,更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防止过早衰老,增强血管弹性,抑制过敏及炎症,改善关节柔韧性。癌症也是因自由基毁坏遗传物质(DNA)而导致的。借着保护遗传物质,花青素将能间接的保护我们对抗癌症。虽然是长期的,但是花青素确有间接的保护作用。而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亦可让癌细胞无法顺利扩散,借此保护更多健康的细胞免于被癌细胞侵蚀。另一方面有些癌症透过溶解组织和细胞的物质形成肿瘤,这些癌细胞产生溶解脢和蛋白脢,而花青素能保护蛋白质不受蛋白脢的影响。马兜铃:苦,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清肺化痰。马兜铃中之马兜铃酸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适应症肺癌。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本品含皂甙,熊果酸,苦杏仁甙,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C,维生素B,山梨醇,挥发油等。此外,尚含樟脑,少量蜡醇,砷等。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熊果酸有抗炎作用,油脂质有轻度祛痰作用,皂甙有止咳平喘作用,所含苦杏仁甙水解产生苯甲醛,有抗癌作用。葶苈子:苦,辛,寒。归肺,膀胱经。消痰平喘,利水消肿。北葶苈子含有强心作用物质,芥子甙,脂肪油,蛋白质,糖类等,南葶苈子含挥发油脂肪油,强心甙等。本品的醇提取物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律减慢,其所含苄基苏子油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利尿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抗癌作用。野葡萄藤:甘、平。入胃、膀胱二经。利尿消肿,清热祛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泌尿系癌瘤及恶性淋巴瘤等。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周期短、有效成分含量高,制作成本低;针对肌体各部位、组织,各性质恶性实体肿瘤具有可使肿瘤分阶段出现缩小、直至消失;该药物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白英19份,牛黄11份,马勃11份,穿心莲12份,黄连9份,牡蛎15份,海藻20份,昆布11份,海蛤壳9份,斑蝥11份,海带21份,天南星11份,黄药子9份,赤芍9份,莪术9份,丹参18份,黑枸杞15份,马兜铃9份,枇杷叶11份,葶苈子9份,野葡萄藤12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6~9g,饭后服用。实施例2:取白英10份,牛黄6份,马勃3份,穿心莲3份,黄连3份,牡蛎9份,海藻9份,昆布3份,海蛤壳3份,斑蝥3份,海带9份,天南星6份,黄药子3份,赤芍2份,莪术3份,丹参11份,黑枸杞6份,马兜铃3份,枇杷叶3份,葶苈子3份,野葡萄藤3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6~9g,饭后服用。实施例3:取白英15份,牛黄9份,马勃8份,穿心莲10份,黄连6份,牡蛎12份,海藻16份,昆布8份,海蛤壳6份,斑蝥7份,海带15份,天南星9份,黄药子6份,赤芍6份,莪术7份,丹参15份,黑枸杞11份,马兜铃6份,枇杷叶8份,葶苈子6份,野葡萄藤9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6~9g,饭后服用。病例1、刘某,男,年龄62岁,于1996年患下唇并连左腮内患鳞状细胞癌,肿块面积:2.4×4.0×2cm,服本中药约3个月,全部病灶脱落痊愈;病例2、宋某某,女,59岁,8×9cm间皮瘤伴右胸第三肋骨病理性骨折,症状为喘憋,剧烈胸疼,治疗两年后肿块溶解消失,病理性骨折愈合,症状消失(CT对照);病例3、方某,男,62岁,食道癌术后转移,5×6cm肝癌,症状为消瘦、无力,治疗两年后肿块溶解消失,症状消失(CT对照);病例4、钱某,女,55岁,4×3cm肺癌,症状为喘、发热、咳血,治疗六个月后肿块溶解消失,症状消失(CT对照);病例5、王某,女,48岁,某厂职工,2003年临床诊断为胃癌,肿瘤为7mm×5mm,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经连续服用5个月后复查上腹CT,显示肿瘤消失;病例7、樊某某,男,74岁,胃窦癌侵润胰腺并肺门转移,症状为消瘦、无力、胃疼、干咳,经治疗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由原来的5.2×5.6cm缩小为5.0×5.1cm(CT对照);病例8、周某,男,73岁,膀胱癌3.0cm×2.6cm×3.0cm,症状为消瘦、无力、尿血、疼痛,治疗三年后肿块溶解消失,症状消失(B超对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