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撑开主体,所述撑开主体包括固定块(1)和可调撑块(2),所述可调撑块(2)的尾部与固定块(1)的尾部相铰接;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作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以便通过动作所述撑开机构,从而调节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所述撑开机构包括连杆(3)和推动杆(4),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4)的一端铰接,推动杆(4)滑配在撑开主体内,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尾方向滑动,并带动连杆(3)使连杆(3)作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时,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可调节;所述推动杆(4)上设置有撑开凸起(41),所述可调撑块(2)上设置有朝着所述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呈逐渐向固定块(1)方向靠拢状的曲面(21),所述撑开凸起(41)与所述曲面(21)抵接配合,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滑动时,所述撑开凸起(41)作用于所述曲面(21)上使其撑开可调撑块(2)的中部,并且撑开过程中,可调撑块(2)的中部比可调撑块(2)的头部低;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所述推动杆(4)铰接,并且所述推动杆(4)上穿插销轴(6)的销轴孔的尺寸比销轴(6)的尺寸大,所述推动杆(4)上还设置有一抵连杆面(42),当销轴(6)的后端面与销轴孔的壁面相接触时,所述抵连杆面(42)和所述连杆(3)上与所述抵连杆面(42)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具有间隔;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滑动到所述销轴(6)的前端面与销轴孔的壁面相接触时,所述抵连杆面(42)和所述连杆(3)上与所述抵连杆面(42)相对应的部位接触,从而将推动力从推动杆(4)传递至连杆(3)上;所述可调撑块(2)上设置有一传递曲面(22),所述连杆(3)的头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抵接区域(31),所述传递曲面(22)与所述抵接区域(31)接触配合,从而将推动力从连杆(3)传递至可调撑块(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与所述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为0°~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为0°时,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与所述固定块(1)的头部组成一类似子弹头形状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上壁面和/或所述可调撑块(2)的下壁面上设置倒齿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表面和/或所述可调撑块(2)的表面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还包括螺杆(5),所述撑开主体内设置有螺纹通道,所述螺杆(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通道内,所述螺杆(5)与推动杆(4)的另一端连接,从而通过旋拧所述螺杆(5)使所述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尾方向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中部和/或可调撑块(2)的中部设置有骨植入孔(20);和/或所述固定块(1)的头部的两侧面和/或可调撑块(2)的头部的两侧面设置有骨生长孔(1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后部上设置有一用于融合器植入椎体时方向性把持的槽(10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