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80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威胁人的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按摩、牵引、药物等治疗方法,还有手术治疗法,其中按摩、牵引法方便,但是疗效不好,手术法疗效好,但是风险大,现有的药物治疗法,效果不明显,甚至有副作用;上述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病痛,但是治愈率不是十分理想,而且疗程比较长、治疗费用比较昂贵。

中医认为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以气血两虚为主,标实为痰浊、气滞、瘀血、寒凝。无论是虚是实,还是虚实夹杂,其最终导致腰部血运行不畅,筋脉挛急,故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各型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效果好,见效快,根除病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归尾20-50克、乌药20-50克、鲜泽漆10-160克、枳实50-80克、桃仁20-200克、元胡15-290克、白芥子20-90克、秦艽20-80克、大黄20-110克、赤芍10-110克、紫草10-130克、肉桂120-50克、红花20-70克、乳香10-110克、没药15-140克、僵蚕20-190克、防风5-210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归尾50克、乌药50克、鲜泽漆80克、枳实60克、桃仁80克、元胡100克、白芥子60克、秦艽60克、大黄30克、赤芍80克、紫草40克、肉桂50克、红花70克、乳香80克、没药50克、僵蚕50克、防风60克。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归尾30克、乌药30克、鲜泽漆40克、枳实70克、桃仁70克、元胡100克、白芥子90克、秦艽80克、大黄110克、赤芍40克、紫草30克、肉桂20克、红花30克、乳香30克、没药25克、僵蚕60克、防风60克。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归尾50克、乌药50克、鲜泽漆20克、枳实30克、桃仁30克、元胡15克、白芥子25克、秦艽20克、大黄20克、赤芍20克、紫草30克、肉桂40克、红花30克、乳香50克、没药15克、僵蚕60克、防风40克。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归尾20克、乌药20克、鲜泽漆30克、枳实30克、桃仁25克、元胡20克、白芥子30克、秦艽40克、大黄20克、赤芍10克、紫草15克、肉桂15克、红花20克、乳香15克、没药20克、僵蚕30克、防风50克。

本中药组合物中所用中药的药效

归尾:活血散瘀、破血止痛。

乌药:行气排瘀。

鲜泽漆:利尿消肿,化痰散结。

枳实:破积。

桃仁:破积催积、活血破血。

元胡:止痛。

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秦艽:祛风湿、止痛。

赤芍:破血、通经。

大黄:行下,催坚。

紫草:辅助其他药物。

肉桂: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红花:活血,助於。

乳香:通经活络。

没药:止痛通经。

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

防风:祛风驱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中药组合物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对腰间盘突出有90%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桃仁放在铁锅中40℃热炒5分钟后,制成20μm的第一药粉;

2)向大黄中加白酒至超过药物表面1cm,浸泡2分钟,取出大黄在阴凉处晾干后,制成20μm的第二药粉;

3)取归尾、乌药、鲜泽漆、枳实、元胡、白芥子、秦艽、赤芍、紫草、肉桂、红花、乳香、没药、僵蚕和防风分别制成20μm的药粉,并混合均匀,得第三药粉;

4)将1)所得第一药粉、2)所得第二药粉和3)所得第三药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

5)将4)所得混合药粉装入胶囊中,每颗胶囊5克。也可将4)所得混合药粉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制成药学领域接受的剂型,如散剂、片剂、针剂、缓释制剂、口服液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归尾50克、乌药50克、鲜泽漆80克、枳实60克、桃仁80克、元胡100克、白芥子60克、秦艽60克、大黄30克、赤芍80克、紫草40克、肉桂50克、红花70克、乳香80克、没药50克、僵蚕50克、防风60克。

制备方法:

1)将桃仁放在铁锅中40℃热炒5分钟后,制成20μm的第一药粉;

2)向大黄中加白酒至超过药物表面1cm,浸泡2分钟,取出大黄在阴凉处晾干后,制成20μm的第二药粉;

3)取归尾、乌药、鲜泽漆、枳实、元胡、白芥子、秦艽、赤芍、紫草、肉桂、红花、乳香、没药、僵蚕和防风分别制成20μm的药粉,并混合均匀,得第三药粉;

4)将1)所得第一药粉、2)所得第二药粉和3)所得第三药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装入胶囊中,每颗胶囊5克。

实施例2

归尾30克、乌药30克、鲜泽漆40克、枳实70克、桃仁70克、元胡100克、白芥子90克、秦艽80克、大黄110克、赤芍40克、紫草30克、肉桂20克、红花30克、乳香30克、没药25克、僵蚕60克、防风60克。

制备方法:

1)将桃仁放在铁锅中40℃热炒5分钟后,制成20μm的第一药粉;

2)向大黄中加白酒至超过药物表面1cm,浸泡2分钟,取出大黄在阴凉处晾干后,制成20μm的第二药粉;

3)取归尾、乌药、鲜泽漆、枳实、元胡、白芥子、秦艽、赤芍、紫草、肉桂、红花、乳香、没药、僵蚕和防风分别制成20μm的药粉,并混合均匀,得第三药粉;

4)将1)所得第一药粉、2)所得第二药粉和3)所得第三药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装入胶囊中,每颗胶囊5克。

实施例3

归尾50克、乌药50克、鲜泽漆20克、枳实30克、桃仁30克、元胡15克、白芥子25克、秦艽20克、大黄20克、赤芍20克、紫草30克、肉桂40克、红花30克、乳香50克、没药15克、僵蚕60克、防风40克。

制备方法:

1)将桃仁放在铁锅中40℃热炒5分钟后,制成20μm的第一药粉;

2)向大黄中加白酒至超过药物表面1cm,浸泡2分钟,取出大黄在阴凉处晾干后,制成20μm的第二药粉;

3)取归尾、乌药、鲜泽漆、枳实、元胡、白芥子、秦艽、赤芍、紫草、肉桂、红花、乳香、没药、僵蚕和防风分别制成20μm的药粉,并混合均匀,得第三药粉;

4)将1)所得第一药粉、2)所得第二药粉和3)所得第三药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装入胶囊中,每颗胶囊5克。

实施例4

归尾20克、乌药20克、鲜泽漆30克、枳实80克、桃仁25克、元胡20克、白芥子30克、秦艽40克、大黄20克、赤芍10克、紫草15克、肉桂15克、红花20克、乳香15克、没药20克、僵蚕30克、防风50克。

制备方法:

1)将桃仁放在铁锅中40℃热炒5分钟后,制成20μm的第一药粉;

2)向大黄中加白酒至超过药物表面1cm,浸泡2分钟,取出大黄在阴凉处晾干后,制成20μm的第二药粉;

3)取归尾、乌药、鲜泽漆、枳实、元胡、白芥子、秦艽、赤芍、紫草、肉桂、红花、乳香、没药、僵蚕和防风分别制成20μm的药粉,并混合均匀,得第三药粉;

4)将1)所得第一药粉、2)所得第二药粉和3)所得第三药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装入胶囊中,每颗胶囊5克。

下面通过临床数据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上的表现:

一、对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集了某市三个医院150例已经由医院经CT等检查,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的患者,男99例,女5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10个月~10年,平均病程7.2年。

2、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胶囊,每天服用3次,每次10克(2粒),2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用市面销售的普通黄酒为药引,每次服用胶囊前先喝100克黄酒,再用温水送服本中药胶囊。

禁忌:严重心脏病和孕妇绝对不能服用。

3、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标准规定。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直腿抬高试验70度以上。

有效:腰腿疼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试验50~70度。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4、结果

15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显效46例,有效9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1.3%。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男,40岁,患有腰间盘突出病2.5年,双下肢疼痛,双腿支撑力下降,站不稳,只能拖着双腿行走,腰疼痛明显,直不起腰,干不了活。2014年1月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胶囊,每天服用2次,每次10克(2粒),用市面销售的普通黄酒为药引,每次服用胶囊前先喝100克黄酒,在用温水送服本中药胶囊,

服用25天后,腰腿疼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服用50天后,双腿支撑有力,可以短时间正常行走,可以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

病例2:李某,女性,32岁,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5年有余,行走困难,受凉后症状加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CT扫描L4-5-6-LS1椎间盘不同程度突出,给予按摩、理疗、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

2013年6月28日,经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胶囊,每天服用2次,每次10克,痛感大减,行走方便。治疗三个疗程,基本临床治愈,和正常时候一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