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202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皮肤具备着近乎完美的生理保护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维护机体的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皮肤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引起皮肤病,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皮肤病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和社会歧视,皮肤病中最常见到的致病因素是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种较多,但多数的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好,存在治疗周期长、容易留有印记等缺陷,而且如何检测控制所制药物的质量,也是医药行业一直在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无副作用、对药物的鉴别步骤简单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茴麻子6~10g,决明子5~9g,白云香5~8g,诃子4~12g,川楝子6~11g,栀子4~12g,五灵脂6~10g,石菖蒲6~10g,光明盐5~10g,文冠木6~10g,黑香5~10g,熊胆粉2~7g,闹羊花6~10g,紫花地丁5~8g,西红花2~5g,人工麝香1~3g,人工牛黄3~7g,水牛角浓缩粉6~10g,水银-硫磺炮制品3~7g。

制作方法为:以上药物共十九味,按照上述重量取熊胆粉、人工麝香、西红花、水银-硫磺炮制品研磨成粉;其余的十五味药物粉碎成细粉后,与前面四味药物的细粉配研,然后过筛、混合均匀,用水泛丸,银珠包衣,打光、干燥,一共制成1000丸。

优选的,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茴麻子8g,决明子8g,白云香8g,诃子8g,川楝子8g,栀子8g,五灵脂8g,石菖蒲8g,光明盐7g,文冠木8g,黑香7g,熊胆粉3g,闹羊花8g,紫花地丁7g,西红花4g,人工麝香2g,人工牛黄5g,水牛角浓缩粉8g,水银-硫磺炮制品5g;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药物,研细,取粉末10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过滤,滤液作为供食品溶液;

b、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有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c、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d、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药物,研细,取粉末4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b、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有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c、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乙酸乙酯-冰醋酸(7.5∶3.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d、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为:取药物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种皮石细胞呈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花粉粒呈四面体形的四合体,有3个萌发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药物采用纯中药制取,没有任何添加剂,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成分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药物之间没有副作用,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本发明的药物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用于牛皮癣、湿疹、痤疮、荨麻疹,药物的鉴别方法有助于药物的质量控制,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茴麻子8g,决明子8g,白云香8g,诃子8g,川楝子8g,栀子8g,五灵脂8g,石菖蒲8g,光明盐7g,文冠木8g,黑香7g,熊胆粉3g,闹羊花8g,紫花地丁7g,西红花4g,人工麝香2g,人工牛黄5g,水牛角浓缩粉8g,水银-硫磺炮制品5g;

制作方法为:以上药物共十九味,按照上述重量取熊胆粉、人工麝香、西红花、水银-硫磺炮制品研磨成粉;其余的十五味药物粉碎成细粉后,与前面四味药物的细粉配研,然后过筛、混合均匀,用水泛丸,银珠包衣,打光、干燥,一共制成1000丸。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e、取药物,研细,取粉末10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过滤,滤液作为供食品溶液;

f、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有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g、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h、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茴麻子8g,决明子6.5g,白云香7g,诃子6g,川楝子9g,栀子10g,五灵脂7g,石菖蒲8g,光明盐7g,文冠木9g,黑香7g,熊胆粉5g,闹羊花8g,紫花地丁7g,西红花4g,人工麝香2g,人工牛黄4g,水牛角浓缩粉8g,水银-硫磺炮制品4g;

制作方法为:以上药物共十九味,按照上述重量取熊胆粉、人工麝香、西红花、水银-硫磺炮制品研磨成粉;其余的十五味药物粉碎成细粉后,与前面四味药物的细粉配研,然后过筛、混合均匀,用水泛丸,银珠包衣,打光、干燥,一共制成1000丸。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药物,研细,取粉末4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b、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有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c、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乙酸乙酯-冰醋酸(7.5∶3.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d、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鉴别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茴麻子9g,决明子7g,白云香6g,诃子8g,川楝子10g,栀子12g,五灵脂8g,石菖蒲7g,光明盐7g,文冠木8g,黑香7g,熊胆粉3g,闹羊花8g,紫花地丁7g,西红花4g,人工麝香2g,人工牛黄6g,水牛角浓缩粉7g,水银-硫磺炮制品6g;

制作方法为:以上药物共十九味,按照上述重量取熊胆粉、人工麝香、西红花、水银-硫磺炮制品研磨成粉;其余的十五味药物粉碎成细粉后,与前面四味药物的细粉配研,然后过筛、混合均匀,用水泛丸,银珠包衣,打光、干燥,一共制成1000丸。

该药物的鉴别方法为:取药物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种皮石细胞呈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花粉粒呈四面体形的四合体,有3个萌发孔。

本发明药物的成分:茴麻子,决明子,白云香,诃子,川楝子,栀子,五灵脂,石菖蒲,光明盐,文冠木,黑香,熊胆粉,闹羊花,紫花地丁,西红花,人工麝香,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水银-硫磺炮制品。

本发明药物的性状:本品味红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气微香,味微苦、咸。

本发明药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用于牛皮癣、湿疹、痤疮、荨麻疹。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17粒。,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本发明药物的注意事项:本品不宜久服,若增加服用量,需遵医嘱,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本发明药物的储存: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药物的包装: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