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023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肿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cmx上下径15cmx前后径16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软,无压痛。有时肋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肿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隔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有胸腔大量积液、腋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肿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肿大。

肝肿大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疲劳、腹胀、恶心、乏力、黄疸、肝掌、脾肿大、肝腹水、肝病面容、食欲不振、皮肤发黄和面色灰暗。

肝肿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延误病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目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主要是西药,长期服用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药物来帮助患者摆脱肝肿大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健脾益气、利尿退黄、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肝肿大引起的腹胀、恶心、乏力、黄疸、肝掌、脾肿大、肝腹水、肝病面容、食欲不振、皮肤发黄、面色灰暗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肝肿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绊草、菥蓂、化血胆、丹参、锡叶藤、赤楠、金丝桃、宝盖草、木通根、蓝叶藤和扁蕾放入容器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浸泡4小时后,加热煮沸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入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2)将马兰、黄鹌菜和积雪草分别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切片后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滤液、汁液和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肝肿大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马绊草:味甘、淡,性凉。清热利尿,退黄。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新华本草纲要》载:“全草:味甘、淡,性平。有清热利尿的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胆翼炎及肝硬化腹水等症。”

马兰:味辛,性凉;归肺、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创伤出血,黄疸,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小儿疳积。《医林纂要》载:“补肾命,除寒湿,暖子宫,杀虫。治小儿疳积。”

黄鹌菜:味甘、微苦,性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感冒,咽痛,眼结膜炎,乳痈,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痢疾,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淋浊,血尿,白带,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广西药植名录》载:“消肿,止痛。治感冒。“

菥蓂:味苦、甘,性微寒;归肝、肾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纲目》载:“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化血胆: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主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痛经。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云南中草药选》载:“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本品对肝脏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纠正作用。

锡叶藤:味酸、涩,性平;归肝、大肠经。收涩固脱,消肿止痛。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白带,子宫脱垂,跌打肿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收敛,止泻,固精。治肠炎腹泻,肝脾肿大,遗精。”

积雪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脾、肾、膀胱经。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为为,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亲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广东中药》II载:“清暑热,去湿热。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赤楠:味甘、微苦、辛,性平;归肾、脾、肝经。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贵州草药》载:“健脾利湿,平喘。”

金丝桃:味苦,性凉;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湿。主肝炎,肝脾肿大,急性咽喉炎,结膜炎,疮疖肿毒,蛇咬及蜂螫伤,跌打损伤,风寒性腰痛。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王好古曰:“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宝盖草:味辛、苦,性微温。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黄疸,鼻渊,瘰疬,肿毒,黄水疮。《植物名实图考》载:“养筋,活血,止遍身疼痛。”

木通根:味苦,性平;归肝、肾经。祛风通络,利水消肿,行气,活血,补肝肾,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疝气,睾丸肿痛,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带下,虫蛇咬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利尿解毒。”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莪术具有保肝作用。

蓝叶藤:味辛、苦,性温;归肝、胃经。祛风除湿,化瘀散结。主风湿骨痛,肝肿大。

扁蕾: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外感发热,肝炎,胆囊炎,头痛目赤,外伤肿痛,疮疖肿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健脾益气、利尿退黄、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肝肿大引起的腹胀、恶心、乏力、黄疸、肝掌、脾肿大、肝腹水、肝病面容、食欲不振、皮肤发黄、面色灰暗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马绊草、菥蓂、化血胆、丹参、锡叶藤、赤楠、金丝桃、宝盖草、木通根、蓝叶藤和扁蕾放入容器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浸泡4小时后,加热煮沸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入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2)将马兰、黄鹌菜和积雪草分别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切片后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滤液、汁液和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肝肿大的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12天为一疗程,2到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肝肿大患者32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8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2岁,病程1-7年;对照组16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8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7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3次,每次3片,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送服,12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到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服用肝得乐胶囊,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疲劳、腹胀、恶心、乏力、黄疸、肝掌、脾肿大、肝腹水、肝病面容、食欲不振、皮肤发黄、面色灰暗等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120例,有效3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98.7%。

对照组中治愈40例,有效48例,无效72例,治愈率为25%,总有效率5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廉某,女,68岁,退休工人,吉林四平人。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呛咳,吐白色,泡沫痰,咳甚时痰中带血丝,经止咳化痰治疗后,咳嗽仍剧并伴不规则发热,发热时有夜间盗汗、明显胃纳减退、腹胀和消瘦,曾反复用退热片、抗菌素治疗不能使症状改善。为此来我院急诊,经检查确诊为肝肿大。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2、林某,男,52岁,自由职业,河北沧州人。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劳、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皮肤发黄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肝肿大。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3、任某,女,44岁,公务员,浙江绍兴人。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发热(38℃上下)、食欲减少等症状,就诊于当地乡卫生院,未确定诊断,给予药物治疗后未有好转。遂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肝肿大。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开始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3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4、郭某,男,38岁,经理,浙江宁波人。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皮肤发黄、面色灰暗、腹胀、乏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后未有好转。后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肝肿大。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5、余某,女,26岁,销售员,福建三明人。患者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纳差、乏力、厌油、食欲减退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疼痛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肝肿大。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3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6、苏某,女,24岁,幼儿园老师,贵州安顺人。患者1年前出现全身浮肿、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肝肿大,给予药物治疗后仍觉右胁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