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90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泌尿系统疾病,多数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治疗难度很大。特别是当肾病经过多次发作,病情得不到控制或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都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而一旦演变成尿毒症,就等于间接宣告患者的肾脏即将完全丧失功能。它被医学家称为的杀手型疾病,而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肾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目前市场上尚无治疗肾病的特效药物。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这种疗法虽然起效较快,能缓解病症,但是长期服药易给肾脏功能已有缺陷的肾病患者带来较大的副作用。

尿毒症是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之为尿毒症。尿毒症隐蔽性极高,素有“隐形杀手”的称号。且发率极高,又有“第二癌症”之称。症状包括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等,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目前,治疗尿毒症最为常见的莫过于西医所创的肾透析和肾移植:于透析而言,是一种能快速消除体内毒素的最直接办法,但患者除必须承受巨额的经济负担之外,对人体本身也是一种伤害且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于换肾而言,肾源少、配型难、成功率小、排斥现象一时难以解决,再加上费用昂贵,往往使患者苦不堪言甚至望而却步。相对的,中医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灌肠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的治疗尿毒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柿叶25-35份,京大戟10-15份,桂枝5-10份,黄芪5-15份,白芷11-16份,白花蛇草11-15份,车前子10-12份,当归6-9份,巴戟天8-10份,菟丝子6-9份,红花2-5份,补骨脂8-12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柿叶30份,京大戟12份,桂枝7份,黄芪8份,白芷12份,白花蛇草12份,车前子11份,当归6份,巴戟天9份,菟丝子8份,红花4份,补骨脂1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所用各组份药用作用如下:

柿叶,味苦、性寒、无毒,入肺经,柿叶入药已有悠久历史,其功效在《本草在新》、《本草衍生》、《中草药学》、《中药大辞典》等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柿叶可以清脑明目、消炎解热、降低血压、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人体内亚硝酸胺的合成等功效,经常饮用能增进机体组织新陈代谢。它含有芦丁、胆碱、蛋白质、矿物质、糖等,突出的是每100克干柿叶中维生素c含量达3500毫克左右。国家级名老中医陈老明确指出:柿叶有利小便、通大便,在清血、软化血管、降血压方面有明显效果。已是我国国家级名老中医的经验用药,许多资料搜集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现代研究还证实柿叶中含有柿叶黄铜甙、熊果酸等对肾病有益的组分。

京大戟,苦、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白花蛇草,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巴戟天,甘,辛,微温;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

本发明药物配方是以柿叶、京大戟为君药,散寒止痛、温经止血、泻水逐饮;以桂枝、黄芪、白芷、白花蛇草、车前子为臣药,滋补肝肾、温通经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以当归、巴戟天、菟丝子、红花和补骨脂为佐药,补脾益气、活血通经,温肾助阳;上述诸药协同具有益肾助阳,理气宽中,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益肾固精,滋补肝肾,利水消肿,解毒消痈,对尿毒症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组合物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柿叶,对柿叶进行清洗、挑选、去柄、烘炒和粉碎;

(2)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其他各原料药,分别粉碎,备用;

(3)取所有药材,加入药材重量5-8倍重量水浸泡1-2小时,武火煎煮沸腾5-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往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2-4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5-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2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并保留滤渣,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

(4)将(3)的滤渣加初始药材2-3倍重量的浓度65-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3-1.5的浸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治疗尿毒症中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柿叶保健茶的配伍1和制备方法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柿叶30份,京大戟12份,桂枝7份,黄芪8份,白芷12份,白花蛇草12份,车前子11份,当归6份,巴戟天9份,菟丝子8份,红花4份,补骨脂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1)准备柿叶,采集4-6月份的新鲜、无病虫害、无农药的柿叶进行清洗;去掉柿叶的叶柄,并将柿叶撕成较小的叶块,用清水清洗后控干;随后用铁锅烘炒柿叶,烘炒的温度以50-60℃为宜,并且烘炒的过程中注意翻动柿叶,以防止柿叶被炒焦,影响疗效;

(2)按照配方称取其他各原料药,分别粉碎,备用;

(3)取所有药材,加入药材重量6倍重量水浸泡1.5小时,武火煎煮沸腾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往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3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并保留滤渣,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浓缩液备用;

(4)将(3)的滤渣加初始药材3倍重量的浓度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4的浸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柿叶保健茶的配伍2和制备方法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柿叶25份,京大戟15份,桂枝8份,黄芪6份,白芷14份,白花蛇草11份,车前子10份,当归7份,巴戟天10份,菟丝子9份,红花5份,补骨脂8份。

制备方法如下:

(1)准备柿叶,采集4-6月份的新鲜、无病虫害、无农药的柿叶进行清洗;去掉柿叶的叶柄,并将柿叶撕成较小的叶块,用清水清洗后控干;随后用铁锅烘炒柿叶,烘炒的温度以50-60℃为宜,并且烘炒的过程中注意翻动柿叶,以防止柿叶被炒焦,影响疗效;

(2)按照配方称取其他各原料药,分别粉碎,备用;

(3)取所有药材,加入药材重量5倍重量水浸泡2小时,武火煎煮沸腾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往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3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并保留滤渣,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浓缩液备用;

(4)将(3)的滤渣加初始药材3倍重量的浓度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浓缩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5的浸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柿叶保健茶的配伍3和制备方法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柿叶35份,京大戟10份,桂枝6份,黄芪15份,白芷11份,白花蛇草15份,车前子12份,当归9份,巴戟天8份,菟丝子6份,红花3份,补骨脂12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应用例

1、临床观察病例10例,年龄30~80岁,男5例,女5例,最长病程10年,最短6个月。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肾盂肾炎2例,隐匿性肾炎1例,高血压肾损伤1例,肾病综合症1例,狼疮肾病2例。

2、诊断标准:

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诊断标准:(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5%;(2)血肌酐(Cr)>451umol/L;(3)血尿素氮(BUN)>17.9mmol/L;(4)明显贫血,消化道症状;(5)代谢性酸中毒。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阳衰竭,浊气上逆,面浮肢肿,纳差腹胀,舌紫暗苔白滑,脉结代。

2、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3、疗效标准:

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UN(血尿素氮)、Cr(血肌酐)、HGB(血红蛋白)、ALB(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

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观察项目大部分在正常范围,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BUN下降≥30%,Cr下降≥30%,症状减轻或消失;

有效:BUN,Cr均下降≥20%,症状改善;

稳定BUN,Cr无恶化或略有下降,症状有改善;

治疗前后症状或体征不减轻或加重,BUN,Cr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升高。

4、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3个疗程,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30.0%。

临床应用特例

赵某,女,56岁,四肢乏力、出现血尿、尿痛并出现浮肿的等症状,经确诊为: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服用本发明的保健饮料3个月以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