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722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其下组织。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火焰、电流等引起者称为烧伤。

烧伤深度可分为I度、II度和III度。I度烧伤损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II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III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

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目前国内市场流通的烧伤药物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容易贻误病情,西医治疗费用过高,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摆脱烧伤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精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凉血平肝、养血安神、祛风解表等功效的中药材组方炮制,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烧伤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疗效持久的优点,适于烧伤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制成所述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地榆、牡荆茎和槐白皮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4倍量的蒸馏水,煮沸并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留滤液备用;

(2)将飞廉、芙蓉叶、吊兰、鸭舌草、杉叶、筋骨草、小柳拐、四方麻和羊耳蒜分别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爬树龙、翠云草和白蔹烘干,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丹参研末后,浸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4小时,取出上层清液,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1)-(4)所得的滤液、汁液、细粉和浸膏混合,加入凡士林后,制备为外用软膏剂产品,即为所述的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地榆:味苦、酸,性寒;归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药物图考》载:“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给大鼠造成背部皮肤伤口。10%地榆水提取剂每日涂抹伤口1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促进伤口早期愈合作用。

飞廉:味微苦,性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主感冒咳嗽,头痛眩晕,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白带,黄疸,风湿痹痛,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疖肿,痔疮肿痛,烧伤。《西藏常用中草药》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跌打瘀肿,恶疮,烧伤,烫伤。”

芙蓉叶:味辛、苦,性凉;归肺、肝经。清肺凉血,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黄元御曰:“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

牡荆茎: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肝、脾、胃经。祛风解表,消肿止痛。主感冒,喉痹,牙痛,脚气,疮肿,烧伤。《江苏植药志》载:“内服治感冒;外用煎水洗皮肤病,消疮肿及风湿等。”

吊兰:味甘、微苦,性凉。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主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

爬树龙:味辛,性温。祛风湿,散瘀肿,续筋骨。主风湿关节炎,跌打瘀肿,骨折,烧伤,痈疮红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鸭舌草:味苦,性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主感冒高热,肺热咳喘,百日咳,咳血,吐血,崩漏,尿血,热淋,痢疾,肠炎,肠痈,丹毒,疮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风火赤眼,毒蛇咬伤,毒菇中毒。《南宁市药物志》载:“清热,解毒。治暴热及丹毒,外敷治肿疮,蛇咬。”

杉叶:味辛,性微温。祛风,化痰,活血,解毒。主半身不遂初起,风疹,咳嗽,牙痛,天疱疮,脓疱疮,鹅掌风,跌打损伤,毒虫咬伤。

翠云草:味淡、微苦,性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槐白皮:味苦,性平;归肺、心、肝、大肠经。祛风除湿,敛疮生肌,消肿解毒。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痔疮,痈疽疮疡,阴部湿疮,水火烫伤。《日华子本草》载:“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浸洗五痔并一切恶疮,妇人产门痒痛,汤火疮;煎膏止痛长肉消痈肿。”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日华子本草》载:“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筋骨草: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小柳拐:味苦、涩、辛,性寒;归心、脾经。清热解毒,散瘀,消食。主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烫伤,刀伤,食积腹胀。《陕西草药》载:“生肌,收敛。治刀伤。”

白蔹: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肺、肝、脾经。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日华子本草》载:“止惊邪,发背,瘰疬,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烫火疮,生肌止痛。”

四方麻: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流行性腮腺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淋巴结核,痈疽种毒,湿疹,烧烫伤,跌打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四方麻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羊耳蒜: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肝、胆经。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主崩漏,产后腹痛,白带过多,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烧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精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凉血平肝、养血安神、祛风解表等功效的中药材组方炮制,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烧伤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疗效持久的优点,适于烧伤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药膏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地榆、牡荆茎和槐白皮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4倍量的蒸馏水,煮沸并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留滤液备用;

(2)将飞廉、芙蓉叶、吊兰、鸭舌草、杉叶、筋骨草、小柳拐、四方麻和羊耳蒜分别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爬树龙、翠云草和白蔹烘干,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丹参研末后,浸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4小时,取出上层清液,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1)-(4)所得的滤液、汁液、细粉和浸膏混合,加入凡士林后,制备为外用软膏剂产品,即为所述的治疗烧伤的外用药膏。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3次,每次3-6g,均匀涂抹于患处。5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起效。

实施例2

本发明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烧伤患者4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2.9岁,病程1周-1年。对照组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10-69岁,平均年龄42.8岁,病程1周-1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敷用本发明药膏,成人每日3次,每次3-6g,5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有效,顽症需4-5个疗程。

对照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皮肤发红、疼痛、有渗出或水肿、水疱、疤痕等症状消失。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膏的治疗组中,治愈130例,有效67例,无效3例,治愈率65%,总有效率98.5%。

对照组中治愈51例,有效50例,无效99例,治愈率25.5%,总有效率50.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郑某,女,60岁,农民,广西柳州人。患者左足背2年前不慎被排骨汤烫伤,自行购买烧伤偏方药膏,涂擦药膏治疗数日后伤口渗流增多,伤口周围红肿,疼痛加重,自行购买消炎药口服后,疗效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敷用本发明药膏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3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且无疤痕,随访至今未复发。

2、关某,男,47岁,程序员,吉林松原人。患者被浓硫酸烧伤后,一直用美宝换药,效果不明显,后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给予敷用本发明药膏1个疗程,烧伤症状好转;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2个疗程,烧伤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复发。

3、秦某,女,28岁,饰品公司工人,河北承德人。患者工作时右手在碱性稀料桶中浸泡(手套灌入)10分钟,未介意,后右手逐步出现肿胀、皮肤起皱、疼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给予敷用本发明药膏2个疗程,上述症状减轻;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2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痊愈未复发。

4、伊某,男,30岁,电焊工,福建漳州人。患者2年前双足被浓硫酸烧伤,烧伤程度为II度,入我院急诊后给予烧伤膏外敷,效果不明显,后更换敷用本发明药膏1个疗程后,烧伤症状减轻;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2个疗程,烧伤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复发。

5、田某,男,25岁,厨师,贵州安顺人。患者2年前右手中指酒精I度烧伤未做处理后感染,化脓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敷用本发明药膏1个疗程后,烧伤症状好转;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3个疗程后,烧伤症状全部消失,随访未复发。

6、薛某,女,18岁,学生,安徽巢湖人。患者1年前因被烟花火药灼烧致颜面部、手部多处烧伤,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未有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敷用本发明药膏1个疗程后,烧伤症状好转;继续敷用本发明药膏3个疗程后,烧伤症状全部消失,随访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