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49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尤其是城市的肥胖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95%以上。在中医角度上看,单纯性肥胖应视为机体的失衡状态,属形盛气虚,形绝对有余而气相对不足,主要是养生不当所致,也有可能与机体机能障碍有关。《黄帝内经》把肥胖分为“膏人”、“脂人”和“肉人”,与现代医学将肥胖分为“脂肪型、瘦肉型、水肿型”类似。膏人,可见“纵腹垂腴”、“皮缓”,属于腹部脂肪多的肥胖;脂人,可见“虽脂不能大”、“腘肉坚,皮满”,该型形体肥胖但匀称;肉人,可见“皮肉不相离”、“身体容大”,以肌肉的肥大为主要表现。形成肥胖的病因复杂多样,既有先天禀赋因素,又与饮食不节、劳逸不均、情志失调、疾病、药物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素问•奇病论》说:“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临证指南医案》说“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望诊遵经》说:“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对于肥胖的致病因素,中医认为,与肥胖关系密切的病邪,主要是痰、瘀、水、湿等。在中医看来,同为肥胖患者,但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的胖人面色红、口干、便秘、爱吃凉的,说明体内有湿、有火,属于湿热滞脾型,需要去火、祛湿、健脾;有的胖人面有油光、头脑昏重、痰多、恶心呕吐、胸闷腹胀,属于痰浊内盛型,需要消痰利水、健脾宽中;有的胖人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腹胀、怕冷、爱出汗等,新陈代谢减弱,属于脾肾阳虚型,治疗上则需要健脾、补肾、温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枳实30-50份、白芥子10-30份、防己10-30份、杏仁5-20份、白术30-50份、茯苓30-50份、大腹皮10-30份、槟榔5-20份、厚朴10-30份、陈皮10-30份。优选地,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枳实35-45份、白芥子15-25份、防己15-25份、杏仁10-15份、白术35-45份、茯苓35-45份、大腹皮15-25份、槟榔10-15份、厚朴15-25份、陈皮15-25份。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材来源: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膀胱、肺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性味】苦,温,有毒。【归经】入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果皮。【性味】辛,微温。【归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方案一: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二: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三: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本发明所述的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等。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口服制剂: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方法1:片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2:胶囊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3:糖浆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方法4:合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方法5:口服液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净化、浓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口服液。本发明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消痰健脾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有效,具有健脾祛湿、消痰利水的功效,对脾虚痰盛型肥胖总有效率为86.57%。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创新,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实施例1颗粒剂称取枳实30g、白芥子10g、防己10g、杏仁5g、白术30g、茯苓30g、大腹皮10g、槟榔5g、厚朴10g、陈皮10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实施例2片剂称取枳实50g、白芥子30g、防己30g、杏仁20g、白术50g、茯苓50g、大腹皮30g、槟榔20g、厚朴30g、陈皮30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3片剂称取枳实35g、白芥子15g、防己15g、杏仁10g、白术35g、茯苓35g、大腹皮15g、槟榔10g、厚朴15g、陈皮15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4胶囊剂称取枳实45g、白芥子25g、防己25g、杏仁15g、白术45g、茯苓45g、大腹皮25g、槟榔15g、厚朴25g、陈皮25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5颗粒剂称取枳实40g、白芥子20g、防己20g、杏仁12g、白术40g、茯苓40g、大腹皮20g、槟榔12g、厚朴20g、陈皮20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实施例6糖浆剂称取枳实32g、白芥子12g、防己12g、杏仁8g、白术32g、茯苓32g、大腹皮12g、槟榔8g、厚朴12g、陈皮12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实施例7口服液称取枳实38g、白芥子18g、防己18g、杏仁11g、白术38g、茯苓38g、大腹皮18g、槟榔11g、厚朴18g、陈皮18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甘露醇、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分装,制得口服液。实施例8合剂称取枳实42g、白芥子23g、防己23g、杏仁14g、白术42g、茯苓42g、大腹皮23g、槟榔14g、厚朴23g、陈皮23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水、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实施例9粉剂称取枳实48g、白芥子28g、防己28g、杏仁18g、白术48g、茯苓48g、大腹皮28g、槟榔18g、厚朴28g、陈皮28g。粉碎,过筛,即得。实施例10本发明实施例5所制备的颗粒剂,给予脾虚痰盛型肥胖患者口服,每次20g,每日3次,临床数据如下:病症类别病症例数病症年历治疗时间有效人数总有效率脾虚痰盛型肥胖671-6年30天-1年58人86.57%实施例11李某,男,32岁。平时体健,平日喜欢吃面食,喜肥甘之品,嗜好饮酒,近2年来体重增长过快,渐感乏力、气短、动则大汗淋淋,四肢困倦,舌苔薄白腻,脉弦细,身高168cm,体重88kg,腹围107cm,腹壁脂肪厚度为59mm。证属脾虚不运,痰湿内困。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治疗,并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及体能锻炼,连续,2个月后复查,疲乏症状消失,心悸症状减轻,食量比以前减少约1/2,舌脉象无明显变化,体重降为80kg,下降8kg,腹围减少5cm,腹壁脂肪厚度降至47mm,下降12mm。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