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连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40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连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在腹膜透析手术中,将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互连接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

我国慢性肾脏病呈增长趋势,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家庭和社会严重经济负担的常见病。腹膜透析由于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以及便于普及应用等优势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对于提高我国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腹膜透析是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障具体情况的适宜技术。但腹膜透析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腹膜炎,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住院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PD患者需要建立通路才能进行透析,这条通路是由永久留置的留置PD导管、钛接头及PD外接短管三个部分组成,被称为PD患者的生命线。

目前腹膜透析疗法的管道连接系统由置于腹腔内的硅胶材质的留置PD导管通过钛接头与硅胶材质的PD外接短管接头相连,外接短管接头连接外接短管,外接短管则与腹膜透析液袋的管道相连,腹膜透析患者每天更换腹膜透析液3-5次,因此,在连接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最易受损的就是PD外接短管,一般PD外接短管每3-6月更换。若将已置入腹腔内的留置PD导管和PD外接短管直接连接易造成管道感染和腹膜炎,钛接头正是为此而设计。

但目前在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进行连接,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钛接头与外接短管接头的结构都较小,在手术中,医生通过手动操作,难以将钛接头与外接短管接头紧固,而目前手术中,有医生通过借助现有的工具进行紧固,这些紧固工具因为咬合钛接头与外接短管接头的操作中,容易划伤钛接头或外接短管接头的表面,划伤的钛接头容易损伤留置PD导管及PD外接短管管体,使得手术连接不牢或产生间隙,有微生物侵入的风险,同时也容易损伤患者的插管处组织。另外,外接短管是患者在每日的腹膜透析中需要用来的,如果钛接头与外接短管接头连接不牢固,容易造成微生物侵入,或者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脱落,造成手术风险。现有的辅助连接工具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在操作过程中,辅助连接工具与钛接头或外接短管接头难以吻合,手术医生在将钛接头与外接短管接头连接中无处使力,这些都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连接辅助装置,用于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互连接,所述装置有与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相吻合的咬合结构及便于操作的助力结构件,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手术操作中更易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互连接,提高操作效率,使得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连接更加牢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连接辅助装置,用于辅助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互连接,所述外接短管接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轴向方向平行的凹槽,包括将外接短管接头外周包合的咬合构件及与所述咬合构件连接的助力手柄;所述咬合构件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接触的内包合面形成有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的凹槽相吻合的凸起。

在进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手术中,需要将外接短管接头一端与钛接头的一端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辅助装置,主要用于将外接短管接头轻便地、更加牢固的连接于钛接头,该辅助装置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相吻合的咬合构件,及一连接于咬合构件的助力手柄,在手术操作中,咬合构件咬合于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手术医生手持助力手柄,按照一定角度扳动助力手柄,使得咬合构件按照一定角度带动外接短管接头转动,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的接触端的内螺纹旋转对接于钛接头的外螺纹。如此,即可轻便地、牢固的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连接。另外一点,外接短管接头的外周面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轴向方向平行的凹槽,咬合构件被构造成,其内包合面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的凹槽相吻合的凸起,在将咬合构件咬合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时,咬合构件内包合面的凸起插置于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的凹槽,咬合构件与外接短管接头咬合更加牢固,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辅助装置,它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咬合构件包括:第一半咬合构件;第二半咬合构件;铰接构件,其被布置成在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之间传递扭矩,使得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之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中的另外一个呈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为对称的半环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在闭合状态时形成闭合的圈状结构,且在该状态下,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形成的咬合构件的内侧壁横截面为规则的六边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形成的凹槽有三个,所述三个凹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的外周面;所述咬合构件的内包合面形成的凸起有三个,所述三个凸起均匀分布于所述咬合构件的内包合面;所述咬合构件包合所述外接短管接头的外周面时,所述咬合构件的三个凸起分别吻合插置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外周面的三个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助力手柄包括一传力杆及一受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咬合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杆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包括一第一固定端及一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包括一第二固定端及一第二自由端,所述铰接构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将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铰接;所述传力杆包括对称第一半传力杆及第二半传力杆,所述第一半传力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半传力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所述受力杆包括对称第一半受力杆及第二半受力杆,所述第一半受力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传力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受力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传力杆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半传力杆及所述第二半传力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之间的对称轴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受力杆及所述第二半受力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半传力杆及所述第二半传力杆垂直。

本发明提供的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连接辅助装置,在辅助腹膜透析手术中用于辅助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的连接,该辅助装置,可以轻便地、牢固地将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相连接,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辅助装置咬合构件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辅助装置咬合构件开启状态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装置咬合构件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辅助装置咬合构件闭合状态的轴测图;

图5为外接短管接头与钛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钛接头公头及外接短管接头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钛接头公头及外接短管接头连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咬合构件;

110、第一半咬合构件;

111、第一固定端;

112、第一自由端;

120、第二半咬合构件;

121、第二固定端;

122、第二自由端;

130、铰接构件;

1401,1402,1403、凸起;

200、助力手柄;

210、传力杆;

211、第一半传力杆;

212、第二半传力杆;

220、受力杆;

221、第一半受力杆;

222、第二半受力杆;

300、腹膜透析管;

310、钛接头母头;

320、钛接头公头;

330、留置PD导管;

340、外接短管接头;

3401、凹槽;

350、外接短管;

1000、第一套装置;

2000、第二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340连接辅助装置,用于辅助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接头340与钛接头相互连接,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轴向方向平行的凹槽3401,包括将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包合的咬合构件100及与所述咬合构件100连接的助力手柄200;所述咬合构件100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接触的内包合面形成有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的三个凹槽3401相吻合的三个凸起1401、1402、1403。

参照图5所示,腹膜透析管道由腹膜透析管300、钛接头母头310、钛接头公头320、留置PD导管330、外接短管接头340及外接短管组成。参照图1-图4所示,在进行腹膜透析管300安置手术中,需要将外接短管接头340一端与钛接头的一端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辅助装置,主要用于将外接短管接头340轻便地、更加牢固的连接于钛接头,该辅助装置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相吻合的咬合构件100,及一连接于咬合构件100的助力手柄200,在手术操作中,咬合构件100咬合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手术医生手持助力手柄200,按照一定角度扳动助力手柄200,使得咬合构件100按照一定角度带动外接短管接头340转动,将外接短管接头340与钛接头的接触端的内螺纹旋转对接于钛接头的外螺纹。如此,即可轻便地、牢固的将外接短管接头340与钛接头相连接。另外一点,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340轴向方向平行的凹槽3401,咬合构件100被构造成,其内包合面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的三个凹槽3401相吻合的三个凸起1401、1402、1403,在将咬合构件100咬合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时,咬合构件100内包合面的三个凸起1401、1402、1403分别插置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的三个凹槽3401,咬合构件100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咬合更加牢固,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捷。

参照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辅助装置的咬合构件100包括第一半咬合构件110;第二半咬合构件120;铰接构件130,其被布置成在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传递扭矩,使得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中的另外一个呈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旋转。

参照图6-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咬合构件100包括第一半咬合构件110、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及铰接构件130,通过铰接构件130将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相互铰接,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一相对于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中的另外一个呈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旋转,在使用时,首先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相互成开启的开口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外接短管接头340置于第一半咬合构件110或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内,再将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和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中的另外一个在铰接处进行旋转,使得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成闭合状态,将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咬合。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图3所示,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闭合状态下,其形成的内侧壁具有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相对吻合的包合结构,如此,可以在闭合状态下,牢固的将外接短管接头340包合,且外接短管接头340在垂直于外接短管接头340轴向方向的转动力作用下,也不会相对咬合构件100产生相对滑动。

将咬合构件100设置成由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构成,其作用在于,便于操作,该结构的咬合构件100,尤其方便的可以通过咬合构件100将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咬合,不需要寻找特定的方位,且取出咬合构件100时,也尤其的方便,只需要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成开启状态,任何方位都可以将咬合构件100从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结构的咬合构件100,其具有的一个重要效果在于,当将外接短管接头340与钛接头连接过程中,需要将外接短管接头340相对钛接头旋转多圈方可连接闭合时,只需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略微开启,调整咬合构件100的方向,即可再次将咬合构件100闭合并旋转,带动外接短管接头340旋转,该操作,在手术中,使得操作更加便捷、灵活。

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为对称的半环状结构。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成对称的半环状结构,其作用在于,手术医生不用辨别使用方式,无论通过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去咬合第二半咬合构件120,还是通过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去咬合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其作用和效果是一样的,使得操作更加的便捷。但是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成对称结构,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如此,为了手术需要,也可以使得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形成的弧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咬合构件形成弧度。

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为半环状结构,是为了使得结构简单,便于手术操作。环状结构限定的是,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的外形为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形基本吻合的环状结构,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闭合后的形成的内壁大致为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吻合的环状结构,该处的环状结构应该解释为可以包含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的闭合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在闭合状态时形成闭合的圈状结构,且在该状态下,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形成的咬合构件100的内侧壁横截面为规则的六边形结构。

该实施例中,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咬合后形成的内侧壁为六边形结构。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截面一般为六边形结构,将咬合构件100内侧壁设置成六边形结构,可以与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相吻合,同时使得咬合构件100更牢固的咬合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

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形成的凹槽3401有三个,所述三个凹槽3401均匀分布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所述咬合构件100的内包合面形成有三个凸起1401、1402、1403,所述三个凸起1401、1402、1403均匀分布于所述咬合构件100的内包合面;所述咬合构件100包合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的外周面时,所述咬合构件100的三个凸起1401、1402、1403分别吻合插置于所述外接短管接头340外周面的三个凹槽3401内。

该实施例中,咬合构件100内包合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凸起1401、1402、1403,对应的外接短管接头340一般其外周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凹槽3401,外接短管接头340的每个凹槽3401对应一个咬合构件100的凸起,使得外接短管接头340相对咬合构件100受力均匀,手术更加精准。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咬合构件100内包合面的凸起并不局限于三个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限定凸起的数量。

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手柄200包括一传力杆210及一受力杆220,所述传力杆210一端连接于所述咬合构件10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杆220的一端。该实施例中,传力杆210将受力杆220接受到的外力传递给咬合构件100,使得咬合构件100100可以延其轴向方向。

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包括一第一固定端111及一第一自由端112,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包括一第二固定端121及一第二自由端122,所述铰接构件1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111及所述第二固定端121将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铰接;所述传力杆210包括对称第一半传力杆211及第二半传力杆212,所述第一半传力杆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112连接,所述第二半传力杆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122连接;所述受力杆220包括对称第一半受力杆221及第二半受力杆222,所述第一半受力杆2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传力杆2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受力杆2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传力杆212的另一端连接。该实施例中,传力杆210由第一半传力杆211及第二半传力杆212组成,受力杆220由第一半受力杆221及第二半受力杆222组成,在手术操作中,当需要将咬合构件100咬合时,第一半传力杆211与第二半传力杆212合并成传力杆210,第一半受力杆221与第二半受力杆222合并成受力杆220,手术医生通过给受力杆220受力,受力杆220通过传力杆210将力传递给咬合构件100,咬合构件100带动外接短管接头340延垂直于外接短管接头340的轴向方向转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沿其铰接构件130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结构,第一半传力杆211与第二半传力杆212之间及第一半受力杆221与第二半受力杆222之间同样是沿铰接构件130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结构,所以,当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咬合时,第一半传力杆211与第二半传力杆212也合并为一体,第一半受力杆221与第二半受力杆222同样合并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半传力杆211及所述第二半传力杆212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的对称轴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及图4所示,第一半受力杆221及第二半受力杆222分别与第一半传力杆211及第二半传力杆212垂直。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受力杆220与传力杆210之间只需要较小的空间和较小的受力,即能获取较好的旋转力。

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3所示,所述铰接构件130为一铰链,所述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所述第二半咬合构件120通过所述铰链铰接。

该实施例中,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可通过铰链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转动连接,完成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相对开启和闭合的旋转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之间的铰接并不限定于通过铰链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半咬合构件110及第二半咬合构件120外侧壁设置具有轴承孔的凸状物,通过转轴将第一半咬合构件110与第二半咬合构件120相互铰接。

参照图6-7所示,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辅助装置有两套,分别为第一套装置1000和第二套装置2000,第一套装置1000用于固定和旋转钛接头公头320,第二套装置2000用于固定和旋转外接短管接头340,通过第一套装置1000和第二套装置2000协助完成钛接头公头320与外接短管接头340的连接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