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56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该病的发生,在性别因素中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具体分型如下:1.局限型(1)局灶型一处或多处白斑局限在一个区域,但不呈节段分布;(2)单侧型(节段型)一处或多处白斑呈节段分布,在中线处突然消失;(3)黏膜型仅累及黏膜。2.散在型(1)寻常型广泛且散在分布的白斑;(2)面部肢端型分布于面部和四肢;(3)混合型节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寻常型混合分布。3.泛发型全部或几乎全部色素脱失。90%以上的白癜风是散在型,剩余的白癜风中局限型比泛发型更多。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未消失仅为数目减少,治愈几率大。其除原发性外,往往并发于糖尿病、恶性贫血、斑秃、异位性皮炎、甲状腺疾病、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硬皮病、恶性肿瘤等。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西医对于本病的发展因为受制于对其病因病机的不清楚,往往仅能采取对证治疗,而其效果也不尽人意,其具体治疗方法如:1.药物治疗:(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2)大剂量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3)有用含铜的药物等治疗如0.5%硫酸铜溶液口服。(4)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口服,冻干卡介苗(BCG)肌注、口服牛胎盘等。(5)皮肤刺激剂局部涂擦使皮肤发生炎症反应,促使色素增生,常用者有30%补骨脂酊、氮芥酒精,苯酚(纯石炭酸),25%~50%三氯醋酸,斑蝥酊等。此法只适用于小片皮损,涂后皮损处可出现大疱。(6)皮质类固醇激素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如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卤米松霜剂、去炎松尿素软膏等局部封包治疗。2.手术治疗: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3.脱色疗法:适用于皮损面积大,超过体表面积一半以上者,可用3%~20%氢醌单苯甲醚霜外搽。4.物理疗法: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多为紫外线照射及激素的外用,其效果不稳定,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对于白癜风的认识要早于西医,早在隋唐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症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斑点,并不痛痒。若因循日久,甚至延及遍身”。对其的病因病机认识也较为丰富,通过古代医家的潜心研究,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以及气滞血瘀型,临床当中三种证型的发生率均较高,无显著的证型高发差异,同时各种证型之间存在转归,因此,本发明中药软膏考虑综合的病因病机以及预防传变,创制一种针对肝、脾、肾三脏同治,气血双调的中药软膏。本发明中药制剂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通过组方用药,辨证施治,特别是采用中药联合西药,透皮吸收,局部治疗,以局部影响全身,以求彻底治愈本病,本发明软膏通过了临床试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进行了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综合考量证实其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推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通过组方用药,辨证施治,特别是采用中药联合西药外用,透皮吸收,局部治疗,以局部影响全身,以求彻底治愈本病。本发明中药复方软膏的应用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观察验证,通过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激素的作用,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同时提高紫外线照射对于黑色素生成的促进作用,减少辐射损伤。通过对本发明中药软膏的组方精简及剂量的优化,通过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进行了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综合考量证实其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其原料药包括卤米松和中药复方成分。其中,所述卤米松和中药复方成分的重量比例为1∶18~1∶22。其中,所述中药复方成分的原料药包括墨旱莲、女贞子、夏枯草、鸡血藤、刺蒺藜、浮萍、薄荷、生甘草、补骨脂、斑蝥、枸杞子、草红花、紫草、豨签草、白僵蚕、沙苑子和驱虫斑鸠菊。其中,所述中药复方成分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分别为墨旱莲28g~32g、女贞子13g~17g、夏枯草28g~32g、鸡血藤28g~32g、刺蒺藜10g~14g、浮萍8g~12g、薄荷6g~10g、生甘草13g~17g、补骨脂13g~17g、斑蝥8g~12g、枸杞子13g~17g、草红花8g~12g、紫草28g~32g、豨签草28g~32g、白僵蚕10g~14g、沙苑子10g~14g和驱虫斑鸠菊13g~17g。其中,所述中药复方成分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分别为墨旱莲30g、女贞子15g、夏枯草30g、鸡血藤30g、刺蒺藜12g、浮萍10g、薄荷8g、生甘草15g、补骨脂15g、斑蝥10g、枸杞子15g、草红花10g、紫草30g、豨签草30g、白僵蚕12g、沙苑子12g和驱虫斑鸠菊15g。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方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卤米松研磨成100目的细粉;第二步,提取中药复方成分,研磨成100目细粉;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卤米松细粉和第二步获得的中药复方细粉混合,取80g混合细粉,加入200g麻油和30g凡士林,调制均匀,获得复方软膏。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将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醇提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研磨成100目细粉。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通过组方用药,辨证施治,特别是采用中药联合西药外用,透皮吸收,局部治疗,以局部影响全身,以求彻底治愈本病,本发明软膏通过了临床试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进行了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综合考量证实其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推广。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软膏,其原料药由卤米松和中药复方成分构成。所述中药复方成分的原料药由墨旱莲、女贞子、夏枯草、鸡血藤、刺蒺藜、浮萍、薄荷、生甘草、补骨脂、斑蝥、枸杞子、草红花、紫草、豨签草、白僵蚕、沙苑子和驱虫斑鸠菊构成。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在皮肤科较常见,常表现为皮肤黏膜的色素脱失,该病根据发病范围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皮肤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明显缺少,造成表皮黑素细胞丧失而产生皮肤脱色斑。白癜风患者一旦身体虚弱、情绪不佳、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等,将导致内分泌紊乱,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情加重。临床治疗多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同时配合激素的外用,然而存在较严重的副作用,紫外照射治疗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中药对于该病的认识由来已久,通过辨证分析用药,可以对证治疗,现代医学研究,部分中药有增加黑色素分泌的功效,同时有增加紫外敏感的作用,同时外用中药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因此,本发明复方制剂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卤米松乳膏能抑制黑素细胞HLA-DR抗原,从而控制免疫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使黑素细胞激活,保护其色素再生功能,中药可以补益肝脾肾,调养气血,增加黑色素生成、减少激素使用后的副作用,现将其组方思路陈述如下: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减退为表现的皮肤病,临床根据皮损的分布或范围,可分为局限型、泛发型和全身型。通过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其多为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以及气滞血瘀证型,且无明显的单一高发证型,因此,其多因肝脾肾不调导致的白癜风。本发明中药制剂创造性的将卤米松与中药复方成分结合,通过研究发现,卤米松与中药复方成分的重量比例为1∶18~1∶22之间,最优比例1∶20,其作用效果较好。少量卤米松乳膏能够抑制黑素细胞HLA-DR抗原,从而控制免疫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使黑素细胞激活,保护其色素再生功能。我们对于卤米松在复方软膏中的使用量不良反应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复方软膏中卤米松用量较高,与中药复方成分的重量比例超过1∶15,我们发现用药部位刺激性症状,如烧灼感、瘙痒。罕见:皮肤干燥、红斑、皮肤萎缩、毛囊炎、痤疮或脓,我们认为当大面积外用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时,皮质类固醇进入血液循环能产生全身性作用(特别是肾上腺功能暂时性抑制),在停用本品后,这些作用消失,因此大量使用卤米松可能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风险。中药复方成分以女贞子、墨旱莲为君药组,二药功能补益肝肾,养肝血、滋肾阴,相须为用,现代医学研究,女贞子中含有的有效组分可以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对于内分泌系统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能够扶正固本,乌发明目,墨旱莲能够乌须固齿,中医认为紫外线照射为外感热毒,治病尚可,但对于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则导致热毒内侵,热入营血,而墨旱莲能够很好的凉血止血,抗紫外线损伤,因此,二药合用,共奏增加黑色素分泌、扶正固本、清热凉血之功效,为君药;白癜风的发病特点在稳定期和进展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进展期白癜风白斑扩大,数目增多,由局限性转为散发、泛发性,比较符合风邪作为“百病之长”“善行速变,易袭阳位”等特点。稳定期白斑界清,周围出现色素沉着,患处毛发变白,加入夏枯草、鸡血藤二药,夏枯草清热平肝,疏风解表,有较好的散风祛邪的功效,而鸡血藤入血分,对于稳定期多瘀的表现有很好的对证治疗的作用,二药合用,共为臣药组;此外,加入刺蒺藜、薄荷,协助臣药夏枯草散风清热、平肝解郁、益肝肾之功效,药理学研究其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显著,加入浮萍发汗祛风、清热解毒,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枸杞子、补骨脂补益肝肾,强腰膝,其中补骨脂作为光敏药物也常被选用,能增强光敏作用,促进黑素细胞合成,使用沙苑子补益肝肾、明目固精,配合枸杞子、补骨脂,增强其补肾功效,促进黑色素生成,加入斑蝥、草红花协助臣药鸡血藤行气活血、养血散瘀,其中斑蝥为虫类药,性走窜,破瘀功效较强,对于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使用豨签草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对于皮肤疾病,豨签草作为特色用药,可以很好的改善皮肤表现,修复皮损,使用紫草具有很好的凉血活血、解毒功效,同时能够增加黑色素分泌功能,对于紫外线照射疗法,有助于防护紫外线伤害,使用白僵蚕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效,白僵蚕对于因激素导致的皮疹、瘙痒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协助与君臣药物散风除结,驱虫斑鸠菊是维吾尔医治疗白斑病最主要的药材,该药可以激活体内络氨酸酶mRNA基因表达,同时能够抑制体液免疫,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可以改善皮肤微循环血流等,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用药,诸药合用,共为佐药;生甘草清热解毒,配合臣药鸡血藤、佐药紫草等具有较好的解毒活血功效,同时生甘草与浮萍、白僵蚕等药合用,有效减少因激素导致的皮肤瘙痒及其他症状,同时生甘草作为调和诸药之用,为使药。综合分析,本发明中药房复方乳膏,中西医配合使用,辨证施治,对于白癜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墨旱莲:又名旱莲草、墨草、水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起到不益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适宜于阴虚有热者,用于治疗胃中积热之吐血,热伤肺络之咳血等证。女贞子:味甘、苦,微寒,入肝、肾经,有强肝益肾,清热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亏,头目失养之头昏耳鸣,阴虚内热等证。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粘等证。鸡血藤:拉丁名SpatholobiCaulis,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刺蒺藜:拉丁名TribulusterrestrisL.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胸胁胀痛,乳闭胀痛;风热上攻,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等证。浮萍:味辛,性寒,归肺经,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等证。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风热头痛,赤木多泪,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肝气郁滞,胸闷不舒等证。生甘草:拉丁名GlycyrrhizaeRadixetRhizoma,味甘,性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纳呆,乏力;能缓解腹中拘挛性疼痛,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和毒性,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或对胃肠道的刺激,通过加入甘草能起到补气中和,调和各组分的作。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入肾、脾经,有补肾壮阳,温脾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命门火衰,下元虚冷之腰膝冷痛,尿频遗尿,阳痿滑泄;肾阳不足、脾土失温之腹痛肢寒,五更泄泻等证。斑蝥:拉丁名Lyttavesicatoria,味辛,性热,归胃经、肝经、肾经,具有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的功效,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等证。枸杞子:拉丁名lyciifructus,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养血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耳鸣、自汗乏力;肾阳不足之阳痿、不育;阴精亏损、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阴虚劳嗽等证。草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紫草:性寒,味甘、成,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主治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等证。豨莶草:拉丁名SiegesbeckiaeHerba,味寒、辛、苦,归肝经、肾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等证。白僵蚕:味辛、成,性平,入肝、肺,胃经,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等证。沙苑子:性温,味甘,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尿频,或白带过多,腰膝酸软,腰痛;肝肾不足,目昏目暗,视力减退等证。驱虫斑鸠菊:味苦,性凉,入肝、大肠经。清热消肿、杀虫疗癣。用于痰饮浮肿,湿痹疼痛,肠内寄生虫,白癜风。如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瘀血肿胀、跌打损伤、皮肤红肿痛或疥疮、疥癣、皮肤斑等症。所述中药复方成分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分别为墨旱莲28g~32g、女贞子13g~17g、夏枯草28g~32g、鸡血藤28g~32g、刺蒺藜10g~14g、浮萍8g~12g、薄荷6g~10g、生甘草13g~17g、补骨脂13g~17g、斑蝥8g~12g、枸杞子13g~17g、草红花8g~12g、紫草28g~32g、豨签草28g~32g、白僵蚕10g~14g、沙苑子10g~14g和驱虫斑鸠菊13g~17g。所述中药复方成分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分别为墨旱莲30g、女贞子15g、夏枯草30g、鸡血藤30g、刺蒺藜12g、浮萍10g、薄荷8g、生甘草15g、补骨脂15g、斑蝥10g、枸杞子15g、草红花10g、紫草30g、豨签草30g、白僵蚕12g、沙苑子12g和驱虫斑鸠菊15g。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方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卤米松研磨成100目的细粉;第二步,提取中药复方成分,研磨成100目细粉;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卤米松细粉和第二步获得的中药复方细粉混合,取80g混合细粉,加入200g麻油和30g凡士林,调制均匀,获得复方软膏。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将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醇提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研磨成100目细粉。实施例1中药复方细粉将墨旱莲30g、女贞子15g、夏枯草30g、鸡血藤30g、刺蒺藜12g、浮萍10g、薄荷8g、生甘草15g、补骨脂15g、斑蝥10g、枸杞子15g、草红花10g、紫草30g、豨签草30g、白僵蚕12g、沙苑子12g和驱虫斑鸠菊15g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加入3kg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醇提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研磨成100目细粉。实施例2复方软膏1将10g卤米松研磨成100目的细粉,取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复方细粉200g与卤米松研磨细粉混合,取80g混合细粉,加入200g麻油和30g凡士林,调制均匀,获得复方软膏1。比较例1复方软膏2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复方软膏2,区别在于中药复方细粉中没有使用墨旱莲。比较例2复方软膏3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复方软膏3,区别在于中药复方细粉中没有使用女贞子。比较例3复方软膏4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复方软膏4,区别在于中药复方细粉中没有使用女贞子和墨旱莲。长期毒理实验白癜风的发病时间较长,其治疗疗程也相对漫长,本发明中药复方软膏在临床当中为外用,每日2次,连续使用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多为6个疗程左右。通过药物成分及配比检测,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均在规定用量范围之内,且为外用制剂,其透皮吸收率约为67%,其安全性更加可靠。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中药复方软膏的安全性,故设置长期毒理实验。其操作如下:成年健康大鼠,4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置动物于室内适应环境一周,自由摄食和摄水,室温18~22℃,相对湿度65~70%,照明昼夜明暗交替,给药前24h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去毛范围大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复方软膏1,10g/支,含中药有效成分为3.84g。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药3g/cm2,即生药1.15g/cm2,给药量为正常剂量230.23倍(正常人体给药,软膏0.05g/cm2,人与小鼠换算为10.01:1)。将药物均匀地涂敷于动物背部去毛区,敷药物24小时后,可用温水,每日观察,连续28天。给药后要注意动物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变化。若遇有死亡动物则需进行尸检和肉眼观察,当有肉眼可见病变时,则需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长期毒理实验研究,观察28d大鼠涂药后情况,给药前,各组动物体重、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死亡及其他毒性反应。本实验组剂量,是临床成人用药的230.23倍,现代药理学认为,对于药物长期毒性实验,在完成连续给药周期后,无明显毒性反应情况出现时,该药是安全的。通过本发明软膏长期毒性试验验证,无毒性反应,可以认定,本药品临床用药是安全的。临床研究一般资料选取来自我院白癜风专科门诊的初诊患者150例,就诊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临床符合白癜风的诊断标准,门诊中顺次入选患者(病程1个月以上,近2个月未接受任何治疗),进行开放性临床试验,每例选取1~2处皮损作为靶损害,借以观察治疗效果。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24~49岁,平均37岁。病期2个月~11年,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近2个月内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紫外线及光感药物治疗,也未接受其他系统治疗,无伴有其他疾病。药物与方法:将患者按照就诊时间标记为1、2、1、2、……1、2,标记为1的为治疗组,标记为2的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期、病势等因素,统计学无差异,可以比较。治疗组给与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软膏1,皮损部位2次/日,2次间隔时间≥8h,每1~2周随访1次,并摄照片,以比较、观察病情,记录疗效与可能的不良反应,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6个疗程。对照组给与卤米松乳膏,皮损部位2次/日,2次间隔时间≥8h,每1~2周随访1次,并摄照片,以比较、观察病情,记录疗效与可能的不良反应,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6个疗程。辅助用药,酌情配合使用维生素B1、呋喃硫胺片、复合维生素B与叶酸等。两组均辅助治疗:紫外线照射,每日在紫外线灯下暴露色素脱失部位,照射15分钟,若色素脱失部位较多,对脱失面积最大的3个部位照射。疗效评价临床疗效评价分为4级: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显效:白斑缩小、消退≥50%;有效:白斑缩小、消退<50%;无效:白斑无变化或扩大。安全性评估根据临床随访、不良反应记录结果予以综合评价。结果病期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病期与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病期、疗效进行比较,对于进展期患者,对于进展期及稳定期患者疗效,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综合评价治疗组效果更好。各部位损害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表2各部位损害与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损害部位的对比研究,在颊部、眶周、腔口、颈部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在鼻部及其他部位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评价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总疗效评价表3两组总疗效评价(%)病期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5352016494.67*对照组752023151777.33与对照组比较,*P<0.05经统计学分析,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白癜风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通过对于皮损的改善情况、治疗周期的改善等情况的分析,本发明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显著,适用于临床推广。实验研究药物:实施例2制备的复方软膏1、比较例1制备的复方软膏2、比较例2制备的复方软膏3、比较例3制备的复方软膏4。材料和方法健康雄性棕黄色豚鼠40只,体质量450g~560g每只实验动物背部取10个相离的区域,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是生理盐水组、本发明中药软膏组、比较组1、比较组2、比较组3,用本发明中药软膏、各比较组中药软膏和生理盐水涂抹豚鼠皮肤。每天2次,连续4周,4周后取组织活检。试剂与仪器豚鼠酪氨酸酶mRNA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多聚甲醛及多聚赖氨酸,购自青岛申海生物科技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氨基联苯胺及普通羊血清,均购自青岛齐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左旋-多巴胺购自美国Sigma公司;焦碳酸二乙酯及其余有关材料和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试剂CryostatHM500冰冻切片机(德国Zeiss公司)地高辛标记的mRNA原位杂交实验步骤如下:新鲜的离体标本在-30℃制成厚度为4~5μm的冰冻切片,在室温下先用0.1mol/LPBS配制的4%多聚甲醛固定45min然后在37℃将玻片置于含0.5%过氧化氢的甲醇溶液中30min将3%柠檬酸稀释的复合消化液覆盖于切片表面消化2min。用10μg/μl地高辛配基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液30μl滴于被检切片表面,孵育90min。背景对照用0.5mol/L的PBS代替探针。2×SSC缓冲液洗涤后,分别与杂交稳定液和封闭液孵育20min;与兔抗地高辛抗体孵育60min,与生物素化羊抗兔IgG封闭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分别孵育20min。DAB显色后H-E复染,镜下观察。五原位杂交结果分析在高倍镜视野下观察各组的原位杂交切片和相应的背景对照切片,计数在高倍镜下每100个基底层细胞中胞浆呈棕黄色的细胞数并拍照。同时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原位杂交切片进行灰度分析,每张切片随机选择10个视野测定其灰度值。动物致色素实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标本的组织学改变。多巴-氧化酶染色:用多巴氧化酶法对黑素细胞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计算每100个基底细胞中多巴阳性细胞数。含黑素颗粒细胞计数:用Schmorl法对黑素颗粒进行染色,黑素细胞被染成黑褐色。在高倍镜下计数每100个基底细胞中含黑素颗粒的细胞数。数据处理及分析多巴-氧化酶染色及Schmorl法染色所得的结果采用配伍方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中药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两种作用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各组中药对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4。表4阳性细胞计数和灰度分析结果组别阳性细胞数/100个基底细胞灰度值发明组5.89±0.92**13.48±2.24**比较1组2.89±0.98#3.33±1.95#比较2组5.05±0.89*#9.59±1.94*#比较3组4.95±0.71*#8.39±0.86*#生理盐水组1.53±0.401.42±0.3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发明组比较,#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外用各组中药软膏后,发明组与比较组2、3均使豚鼠酪氨酸酶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组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阳性细胞数、灰度值与本发明软膏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中药对豚鼠致色素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5。各组中药软膏涂抹豚鼠皮肤,均使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在H-EQ组织切片中,表皮基底层及部分棘细胞中下层可见黑素增加。Schmorl法染色,可见各组中药软膏均能使豚鼠表皮基底层中含黑素颗粒细胞增多(P<0.05),多巴氧化酶染色可见各组中药软膏均不同程度使豚鼠表皮基底层内多巴阳性细胞增多(P<0.05),两种染色方法乙醇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5中药对豚鼠皮肤的致色素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发明组比较,#P<0.05通过中药对豚鼠皮肤致色素作用的研究,本发明中药软膏具有很好致黑色素作用,明显优于比较组1、2、3,而发明组(P<0.01)、比较组2、3(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比较组1与生理盐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较少君药组药物,会导致作用减弱,而去掉君药组两味药物,则发明无明显增益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软膏通过外用,能够很好的增加黑色素沉着,有效的治疗白癜风,经过临床研究后,可用于临床推广应用。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