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55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赤痢,中医称大便中带血不带脓的痢疾;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下血,里急后重,时时入厕,每次便量甚少;严重者,肛肠如筒,血如屋漏,腹疼不食,危可禁口;赤痢有:疫热痢、湿热痢、虚寒痢、休息痢、五色痢、水谷痢、禁口痢、风痢等多种;对于痢症,古人以白冻者为湿为寒;赤污者属热属毒;初患者为实为热者多;患时长者虚寒、虚热者多;依古论,初秋痢疾多发,当属时疫;患时已逾十余日,当属虚寒;重坠严重,似如风痢;脓血兼杂,可为水谷;此皆典籍辨痢病之法,虽为正统之论,实不医学,通法认为,只要有里急后重,时时入厕便脓血者,即可定证为痢;此病舌红而干,脉沉而数,可依热毒引起大便出血论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芩8-10、白术5-6、茯苓6-8、地黄8-12、苦参6-8、黄连3-4、木鳖子4-5、赤小豆6-10、金银花10-15、蔓荆子3-4、川木通6-8、赤芍3-4、女贞子7-9、墨旱莲4-6、仙鹤草3-4、萹蓄4-6、秦皮2-4、炒蒲黄4-6、焦神曲6-8、刺梨根2-4、偏瓣花根4-6、爬山豆根3-5。

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芩9、白术5.5、茯苓7、地黄10、苦参7、黄连3.5、木鳖子4.5、赤小豆8、金银花12、蔓荆子3.5、川木通7、赤芍3.5、女贞子8、墨旱莲5、仙鹤草3.5、萹蓄5、秦皮3、炒蒲黄5、焦神曲7、刺梨根3、偏瓣花根5、爬山豆根4。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一般一周内治愈。

本方中黄芩、黄连、白术、金银花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焦神曲有极好的消食导滞,和胃止呕,解胀治痢,增加食欲,促进代谢等作用,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功效,茯苓、萹蓄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温消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均采用纯中药制成,其药物按照中医理论进行组方,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本发明对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赤痢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黄芩9、白术5.5、茯苓7、地黄10、苦参7、黄连3.5、木鳖子4.5、赤小豆8、金银花12、蔓荆子3.5、川木通7、赤芍3.5、女贞子8、墨旱莲5、仙鹤草3.5、萹蓄5、秦皮3、炒蒲黄5、焦神曲7、刺梨根3、偏瓣花根5、爬山豆根4。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一般一周内治愈。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黄某,女,16岁,患赤痢数日,到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佳,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三日后痢疾症状消失,后又服用 一周,痊愈。

典型病例2:苏某某,男,21岁,患有赤痢两日,服用止泻西药三日未见好转,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两日,效果显著,痢疾明显好转,后续服用三剂后,痊愈。

典型病例3:蔡某,男,10岁,患有痢疾数日,常感里急后重,时时入厕,每次便量甚少,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一周后,诸症全消,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