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05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骨关节疾病是人类发病率较高,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导致骨关节病变的因素很多,如受寒、受湿、受风等使人的体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筋脉运行不通,气血流通失畅,经络受阻,造成肌肉酸胀难忍,枝体麻木酸胀,灼热疼痛,骨关节红肿和增生变形,严重者会导致颈局部,腰局部和腿局部僵硬。

目前,西医对此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镇痛疗法,虽能迅速止痛,但多数不能达到痊愈,且镇痛类药物对胃的刺激性相当大,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还带来了经济负担,且疗效不十分理想。中医学家通常采用祛风湿,止痹痛,舒筋强骨,活血化瘀的方法加以治疗,采用这种方法确实能使部分病人症状有所好转,但侵入人体的病邪,多不能彻底清除,临床上,常见许多病人在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后,原症状多能缓解,但总治愈率并不理想,且迁延不愈,同样也给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带来了痛苦,况且有些药物中含有激素类药物或配合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使患者因激素药物的毒副作用,给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后来用药又造成障碍。

为此,专利CN 103877191 A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物成份组成:当归40~45、黄芪35~40、川续断50~65、木瓜50~65、细辛15~18、全虫20~25、威灵仙35~45、秦艽25~35、五加皮30~40、杜仲30~35、白花蛇20~25、川牛膝35~45、牛夕20~30、大黄60~75、白芷50~65、三七30~40、僵蚕35~45、穿山甲20~25、蜈蚣15~20、海马15~18、巴豆2~5、海龙10~15。该中药采用峻泻导下的方法,通过胃肠吸收,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进入血液循环,再通过肾脏和下消化道,将侵入人体之风、寒、湿诸邪排出体外,以有血有肉之药医治有血有肉之躯的人类,其见效快,疗程短,且总治愈率较高。但由于增加患者排泄次数,而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且该药物组分多,用药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精选12种地道中药材炮制而成,各药物相辅相成,共同奏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对外伤肿痛、跌打损伤有显著疗效,还对骨折和关节脱位在复位治疗后有辅助治疗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炮制而成:黄芪10~20份、血竭10~20份、海马10~20份、海龙10~20份、碎蛇8~15份、当归10~20份、桂枝10~20份、自然铜1~2份、两头尖1~2份、白术10~20份、土元2~5份、藏红花10~20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炮制而成:黄芪12~18份、血竭12~18份、海马12~18份、海龙12~18份、碎蛇10~12份、当归12~18份、桂枝12~18份、自然铜1.2~1.8份、两头尖1.2~1.8份、白术12~18份、土元3~4份、藏红花12~18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炮制而成:黄芪15份、血竭15份、海马15份、海龙15份、碎蛇12份、当归15份、桂枝15份、自然铜1.5份、两头尖1.5份、白术15份、土元3.5份、藏红花15份。

上述的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重量称取原料,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

2)将步骤1)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用药方法:散剂每次服用3g,每日3次,温水送服;蜜丸每次服用6g,每日3次,温水送服。

不良反应及禁忌项:本发明药物为纯中药制剂,一般无毒副作用,偶有服用后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本发明所用中药材药理及作用:

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血竭:性平,味甘、咸;归心、肝经。有祛瘀定痛、止血生肌之功效,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等症。

海马:性温,味甘;归肝、肾经。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症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

海龙:性温,味甘;归肝、肾经。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阳痿遗精,症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扑损伤等症。

碎蛇:性温,味甘、咸;归肝、脾、肾经。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头晕目眩等症。

当归:性温,味甘辛;入心、肝、脾经。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等症。《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自然铜:性平,味辛;归肝经。有散瘀、接骨、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扑肿痛,筋骨折伤等症。

两头尖:性热,味辛,有毒;归脾经。有祛风湿、消痈肿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等症。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土元:性寒,味咸,有小毒;归肝经。有破瘀血、续筋骨之功效,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等症。

藏红花:性平,味甘;入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功效,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等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药物精选12种地道中药制成,毒副作用小,各药材相辅相成,共同奏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对外伤肿痛、跌打损伤有显著疗效,还对骨折、关节脱位在复位治疗后有辅助治疗作用。

2)本发明药物的成份及配比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结晶,成份组合科学合理,配比精准,以“祛瘀止痛、散结消肿”为目的,辅以“活血生肌、疏通经络、补气养血”成分,彻底有效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其见效快,疗程短,且总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照配方称取药材原料:黄芪15份、血竭15份、海马15份、海龙15份、碎蛇12份、当归15份、桂枝15份、自然铜1.5份、两头尖1.5份、白术15份、土元3.5份、藏红花15份;

2)将称好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或将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照配方称取药材原料:黄芪10份、血竭10份、海马10份、海龙10份、碎蛇8份、当归10份、桂枝10份、自然铜1份、两头尖1份、白术10份、土元2份、藏红花10份;

2)将称好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或将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照配方称取药材原料:黄芪12份、血竭12份、海马12份、海龙12份、碎蛇10份、当归12份、桂枝12份、自然铜1.2份、两头尖1.2份、白术12份、土元3份、藏红花12份;

2)将称好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或将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照配方称取药材原料:黄芪18份、血竭18份、海马18份、海龙18份、碎蛇12份、当归18份、桂枝18份、自然铜1.8份、两头尖1.8份、白术18份、土元4份、藏红花18份;

2)将称好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或将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照配方称取药材原料:黄芪20份、血竭20份、海马20份、海龙20份、碎蛇15份、当归20份、桂枝20份、自然铜2份、两头尖2份、白术20份、土元5份、藏红花20份;

2)将称好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70~120目筛后,制成散剂,规格为3g/袋,或将散剂经蜜制工艺制成蜜丸,规格为6g/丸。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对本发明的疗效作以说明。

1.1患者资料:根据病例记载,自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来我处就诊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病症包括外伤肿痛、跌打损伤、对骨折及关节脱位,其中,外伤肿痛患者55例,跌打损伤患者95例,骨折和关节脱位患者50例。

1.2治疗标准:

治愈:外伤肿块消失,疼痛感消失;骨折和关节脱位在复位治疗后,肿块和疼痛感消失;

有效:外伤肿块症状和疼痛感减轻,骨折和关节脱落后复位后,患处症状好转;

无效: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1.3治疗方法: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或丸剂,散剂每次服用3g,每日3次,温水送服;蜜丸每次服用6g,每日3次,温水送服。

1.4治疗结果:见下表1。

表1-治疗结果

通过上表1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外伤肿痛效果最佳,总有效率达100%,治疗跌打损伤总有效率达96.84%,而且对治疗骨折和关节脱落在复位治疗后的肿胀、淤血等,有效率也达到96%,由此可知,本发明制剂疗效显著,并且治愈快,疗程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