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29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在女性中,已跃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是多种治疗手段参与的综合性治疗。其中,传统医药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贯穿于任何治疗环节,同时起着相应的作用。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中药汤剂不方便携带和储藏,另外,中药的疗效很大一部分决定于诊断医师,医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中药汤剂的疗效增加了不确定性。临床上现有的治疗乳腺癌的中成药大多数都含有大量的活血化瘀药。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需要特定的临床症状依据,否则,应慎用于乳腺癌。因为有文献报道活血化瘀药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这给医师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中成药造成了不便。因此,一种专门为乳腺癌创制的,从化痰散结、疏肝理气等其他方面入手治疗乳腺癌的中成药将给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大的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疏肝健脾,调理冲任,攻毒补虚,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生牡蛎28g、柴胡14g、当归14g、白芍14g、茯苓14g、贝母14g、法半夏14g、制南星14g、白术11g。瓜楼16g、山慈菇16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生牡蛎28g、柴胡14g、当归14g、白芍14g、茯苓14g、贝母14g、法半夏14g、制南星14g、白术11g。瓜楼16g、山慈菇16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肿块大小、疼痛的程度与月经有关等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仙茅14g、蛇床子11g、仙灵脾16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气郁严重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香附14g、厚朴16g、延胡索10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阴血亏虚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二至丸10g、天冬10、麦冬12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疗效总结:诊断标准:乳房有肿块、疼痛、局部皮肤内陷、乳腺体增厚,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但乳腺组织在不同年龄及月经周期中可出现多种变化,因而应结合细胞学检查进行确诊,乳腺有明确的肿块时一般较易诊断。

治疗标准:有效--症状减轻,治愈--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2013-2015年,有13人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愈11人,症状减轻者2人。

本发明治疗乳腺癌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98%,治愈率85%。

典型病例:

田某,女,33岁,教师。患者左侧乳房硬块1年余,现在逐渐增大,X线摄片提示为乳房癌。患者体型丰腴,诉左侧乳房每日胀痛,月经来潮前后疼痛厉害,静候疼痛稍减。可触及1个3cm×2cm×1cm椭圆形硬块,质地硬而不坚,边缘清楚,推之可动,脉沉滑,舌质暗舌苔薄。证属郁肝气滞夹淤,痰浊凝结,服用本发明配方15剂后乳房肿块缩小,质地变软,局部无胀痛,脉弦缓,舌正常,继续服用15剂后,一切感觉正常,乳腺癌消失,3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