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5593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双腔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腔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而形成动脉夹层,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根据破口部位、破口所在动脉的部位,动脉夹层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

目前临床上广泛开展的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技术一般是通过髂股动脉小切口入路,使用介入治疗技术通过主动脉腔将支架等人造血管移植物送达预定的主动脉位置释放,封闭夹层破裂口并关闭夹层血流,从而开通主动脉真腔和分支动脉的血流。与开放性外科手术的方法比较,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技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以及康复迅速等优点。

在主动脉夹层的微创腔内修复术中,如果夹层真假腔判断失误,移植物将经过夹层裂口植入夹层假腔,完全隔绝夹层真腔的血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夹层真假腔的判断是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成功的关键。

夹层真假腔的判断可通过术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和术中造影实现。术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经食管超声、mra、cta等,在手术过程中通过造影并借助dsa判断夹层真假腔。

一般情况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血流速度是不同的,大多数患者真腔内的血流速度快于假腔,但在入口较大、假腔极大的主动脉夹层,血流主要流经假腔,真腔明显受压而管腔细小,真腔内血流速度可慢于假腔。

假腔一般比真腔大,真腔的血流无论快慢,状态是稳定的,不会形成漩流,血流速度也不会明显改变,造影剂的浓度在真腔内比在假腔内的高,假腔内可见漩流,造影剂在假腔内的流动不是很顺畅,当夹层入口较大、出口较小时,造影剂在接近出口的流速明显减慢,可见向上的反转流动,这种血流特性有助于判断真假腔。

术中造影需要使用造影导管,普通的造影导管多为单腔造影导管。当遇到复杂的主动脉夹层,采用普通的造影导管判断夹层真假腔难度大、所需的时间长,而且难以准确判断夹层真假腔,对术者造成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腔造影导管。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一种双腔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和设置于导管远心端的y型接头,所述导管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y型接头的直枝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y型接头的侧枝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y型接头的直枝和侧枝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止血阀,所述止血阀具有造影剂入口和导丝入口。分别设置造影剂入口和导丝入口,可以在双腔均保留导丝的同时加入造影剂并在动脉的不同位置进行造影,操作方便,能够快捷找到动脉夹层的真腔,节约操作时间,降低手术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y型接头的直枝和侧枝上分别设置有止血阀。

所述直枝上设置有第一止血阀;所述侧枝上设置有第二止血阀。

所述第一止血阀为具第一造影剂入口和第一导丝入口的止血阀;所述第二止血阀为具第二造影剂入口和第二导丝入口的止血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设置有直孔和侧孔,所述直孔为第一腔体的出口,所述侧孔为第二腔体的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孔和侧孔间的距离为5-15mm。如果直孔与侧孔的距离小于5mm,则两根导丝的路径区分不开;如果直孔和侧孔的距离大于15mm,则不利于导管沿侧孔导丝前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近心端设置有显影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近心端分别设置有直孔显影点和侧孔显影点,所述直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直孔处;所述侧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侧孔处。在导管上设置显影点,有助于快速找到导管在体内的位置,进一步节约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丝入口和第二导丝入口分别设置有密封接头。设置密封接头,可以在导入导丝进行造影时保持密封,造影剂不会发生泄漏,造影效果较好;同时,可以防止漏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直径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外径为5-8f。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外径为6f。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可通过0.014”导丝。通过第一腔体直孔的导丝为直孔导丝,通过第二腔体侧孔的导丝为侧孔导丝。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双腔造影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导管、直孔导丝和侧孔导丝导入动脉夹层区域,利用直孔导丝和侧孔导丝相互参照,交替寻找动脉夹层真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腔造影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导管与直孔导丝配合导入动脉夹层区域,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一导丝入口,通过第一造影剂入口在近心端的真腔内进行造影,造影剂从直孔流出,影像血流从近心端真腔区域流经夹层区域,再到远心端真腔,观察血流在不同区域的流动,以及在夹层区域真假腔中的流动情况,作为后面步骤中造影的参照;

(2)保持直孔导丝位置,后撤导管至直孔显影点处于动脉夹层区进行造影,对比上一步骤的影像,如果影像血流顺畅,说明直孔导丝处于真腔内,可植入支架;如果影像血流不顺畅,则说明直孔导丝不在真腔内;

(3)如果导管不在真腔内,继续后撤导管直至侧孔显影点处于动脉夹层外远心端的真腔内,从侧孔伸出侧孔导丝,使侧孔导丝穿过动脉夹层区域,路径要与直孔导丝的路径不同;撤回直孔导丝,使导管沿侧孔导丝进入动脉夹层区域,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二导丝入口,通过第二造影剂入口进行造影;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找到动脉夹层的真腔。

本申请为直形结构的双腔造影导管,通过分别设置造影剂入口和导丝入口,可以在双腔均保留导丝的同时加入造影剂并在动脉的不同位置进行造影,两根导丝相互参照,交替寻路,操作方便,能够快捷找到动脉夹层的真腔,节约操作时间,降低手术的风险。另外,在导管两个孔上设置显影点,有助于快速判断导丝出口与血管夹层的相对位置,进一步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的效果实施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双腔造影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3的双腔造影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4的双腔造影导管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腔造影导管,包括导管1和设置于导管1远心端的y型接头2,y型接头2的直枝2-1上设置有具第一造影剂入口3-1’和第一导丝入口3-2’的第一止血阀3’,y型接头2的侧枝2-2上设置有具第二造影剂入口3-1和第二导丝入口3-2的第二止血阀3。导管的外径为6f。

导管1的内部腔体被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y型接头2的直枝2-1与第一腔体连通,y型接头2的侧枝2-2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直径相同(横截面见图3),均可通过直径为0.014”的导丝。分别设置造影剂入口、导丝入口和皆与该造影剂入口和该导丝入口相通的腔体,可以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保留导丝的同时加入造影剂并在动脉的不同位置进行造影,操作方便,能够快捷找到动脉夹层的真腔,节约操作时间,降低手术的风险。

导管1设置有直孔1-1和侧孔1-2,直孔1-1为第一腔体的出口,侧孔1-2为第二腔体的出口。直孔1-1和侧孔1-2间的距离为5-15mm。如果直孔与侧孔的距离小于5mm,则两根导丝的路径区分不开;如果直孔和侧孔的距离大于15mm,则不利于导管沿侧孔导丝前进。

导管的近心端分别设置有直孔显影点和侧孔显影点,直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直孔1-1处;侧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侧孔1-2处。在导管上设置显影点,有助于快速找到导管在体内的位置,进一步节约时间。

第一导丝入口3-2’和第二导丝入口3-2分别设置有密封接头(图上未标记)。设置密封接头,可以在导入导丝进行造影时保持密封,造影剂不会发生泄漏,造影效果较好。

所述双腔造影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导管与直孔导丝4配合导入动脉夹层区域,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一导丝入口3-2’,通过第一造影剂入口3-1’在近心端的真腔内进行造影,造影剂从直孔1-1流出,影像血流从近心端真腔区域流经夹层区域,再到远心端真腔,观察血流在不同区域的流动,以及在夹层区域真假腔中的流动情况,作为后面步骤中造影的参照;

(2)保持直孔导丝位置,后撤导管至直孔显影点1-3处于动脉夹层区进行造影,对比上一步骤的影像,如果影像血流顺畅,说明直孔导丝4处于真腔内,可植入支架;如果影像血流不顺畅,则说明直孔导丝4不在真腔内;

(3)如果导管不在真腔内,继续后撤导管直至侧孔显影点1-4处于动脉夹层外远心端的真腔内,从侧孔伸出侧孔导丝5,使侧孔导丝5穿过动脉夹层区域,路径要与直孔导丝4的路径不同;撤回直孔导丝4,使导管沿侧孔导丝5进入动脉夹层区域,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二导丝入口3-2,通过第二造影剂入口3-1进行造影;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找到动脉夹层的真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腔造影导管与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相比,具有类似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导管为一体式双腔结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同(横截面见图4),根据两个腔的大小选择使用不同规格的导丝。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腔造影导管与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相比,具有类似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导管由被外围导管包裹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的2个导管组成(横截面见图5),使用导丝规格相同。

导管1设置有直孔1-1和侧孔1-2,直孔1-1为第一腔体的出口,侧孔1-2为第二腔体的出口。直孔1-1和侧孔1-2间的距离为5-15mm。

导管的近心端分别设置有直孔显影点和侧孔显影点,直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直孔1-1处;侧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侧孔1-2处。外围导管的长度与侧孔1-2平齐,但不能盖住侧孔1-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腔造影导管与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相比,具有类似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导管由被外围导管包裹的大小不同的2个导管组成(横截面见图6),根据导管的大小选择使用不同规格的导丝。

导管1设置有直孔1-1和侧孔1-2,直孔1-1为第一腔体的出口,侧孔1-2为第二腔体的出口。直孔1-1和侧孔1-2间的距离为5-15mm。

导管的近心端分别设置有直孔显影点和侧孔显影点,直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直孔1-1处;侧孔显影点设置于导管的近侧孔1-2处。外围导管的长度与侧孔1-2平齐,但不能盖住侧孔1-2。

效果实施例

参见图2,现以腹主动脉夹层为例说明实施例1的双腔造影导管的使用方法。

股动脉穿刺,导入直孔导丝4和导管1,一直延伸到腹主动脉夹层近心端的真腔内,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一导丝入口3-2’,通过第一造影剂入口3-1’造影,造影剂从直孔1-1流出,判断破口位置和夹层位置。

直孔导丝4处于近心端真腔内,后退导管1至直孔显影点1-3处于夹层区域,再造影。如果影像血流顺畅,说明直孔导丝4就处于真腔内;如果血流不顺畅,则说明直孔导丝4穿过的是假腔。这时,继续后撤导管1,直到侧孔显影点1-4处于夹层外远心端的真腔内,从侧孔2伸出侧孔导丝5,找到另外一条通道,穿越夹层,进入近心端的真腔内。

后撤直孔导丝4至导管直孔1-1内,后撤导管1整体至远心端真腔,沿侧孔导丝5进入夹层区域;用密封接头密封第二导丝入口3-2,通过第二造影剂入口3-1进行造影,确认导管1和侧孔导丝5处于真腔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