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0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及机械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预防性造口患者在造口回纳前须进行远端造口灌肠,保持远端肠管的清洁,避免造口回纳后因肠道不清洁引起感染。但是在临床操作中,为患者进行造口灌肠时常出现边灌肠边漏液的问题,不但影响灌肠效果,增加护士的劳动量,同时也使患者局部床单潮湿,引起患者的不适。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部分关于避免造影液外溢技术的研究。例如:通过可遥控的变速造影液注射装置与注入管密闭连接,注入管上套接密封垫,依靠人工将注入管从造口处塞进肠道内,并依靠人工按压密封垫,令变速造影液注射装置按照设定速度将造影液注入肠道,实现了动态观察造影液流动过程的良好技术效果。

但是,上述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较大的弊端。例如:

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全程按压密封垫,使得医护人员遭受不必要的射线照射,极其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替代医护人员来按压密封垫的装置来完成灌肠造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本发明依靠可三轴联动的直线滑台与可调角度的压板,可以稳定的将密封垫按压在患者肚皮上,以替代医护人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包括:

基座,基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底部行走机构相连接;

所述底部行走机构上固定连接有X轴直线滑台,X轴直线滑台具有X轴滑块;

所述X轴滑块与Y轴直线滑台固定连接,Y轴直线滑台具有Y轴滑块;

所述Y轴滑块与Z轴直线滑台固定连接,Z轴直线滑台具有Z轴滑块;

所述Z轴滑块与按压臂固定连接,按压臂的前端具有压板;

所述压板上具有用于通过注入管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按压臂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压板角度调节油缸,压板角度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压板上部相铰接;

所述压板的下部与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压板角度调节油缸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柔性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部行走机构包括箱体,箱底内四角分别具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位于箱体外侧的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升降油缸及支撑杆,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底座相铰接,支撑杆的顶部也与底座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最好为硅胶材质,也可以是橡胶材质,或者是其他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代替医护人员按压密封垫,使造影过程中除患者外没有其他人员被射线照射,从本质上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2)通过三轴联动的直线滑台带动按压臂在空间内进行三轴移动,按压臂的压板可以通过油缸调整按压角度,使其可以舒适的将密封垫按压在患者肚皮上,通过调整按压臂的高度,即可实现密封垫相对于肚皮的密封,来防止造影液在注入过程中外溢。

(3)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按压臂的转向,提高对不同肚皮弧度患者的通用性。

(4)具有角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压板的角度,对于造口位于肚皮最高点的患者依然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按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驱动电机的配合图;

图5是本发明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压板,2、按压臂,3、X轴直线滑台,4、基座,5、X轴滑块,6、Y轴直线滑台,7、Y轴滑块,8、Z轴滑块,9、Z轴直线滑台,10、柔性垫,11、连杆,12、外壳,13、压板角度调节油缸,14、活塞杆,15、通孔,16、箱体,17、行走轮,18、驱动电机,19、升降油缸,2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适用于消化科的灌肠造影辅助装置,其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

基座4,基座4上固定连接有X轴直线滑台3,X轴直线滑台3具有X轴滑块5;

所述X轴滑块5与Y轴直线滑台6固定连接,X轴直线滑台3驱动X轴滑块5沿着X轴方向移动可以带动Y轴直线滑台6进行X轴移动;

所述Y轴直线滑台6具有Y轴滑块7,所述Y轴滑块7与Z轴直线滑台9固定连接;Y轴直线滑台6驱动Y轴滑块7沿着Y轴方向移动可以带动Z轴直线滑台9进行Y轴移动;

所述Z轴直线滑台9具有Z轴滑块8,Z轴滑块8与按压臂2固定连接,按压臂2的前端具有压板1;所述Z轴直线滑台9驱动Z轴滑块8沿着Z轴移动来带动按压臂2进行Z轴运动;

X、Y和Z轴三方向运动相互独立且可同步进行,实现了按压臂2在空间范围内的三轴移动。

所述按压臂2包括外壳12,外壳12内部具有压板角度调节油缸13,压板角度调节油缸13的活塞杆14伸出于外壳12内并与压板1的上部相铰接;所述压板1的下部与连杆11的一端相铰接,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12的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杆11位于所述压板角度调节油缸13的下方。

所述基座4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底部行走机构连接。底部行走机构包括箱体16,箱体16内四角分别具有一个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驱动位于箱体外侧的行走轮17。因为基座4的每个行走轮17均为独立驱动,因此本机器人可以完成前后左右移动及原地转向。

其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个升降油缸19和2个支撑杆20。升降油缸19和支撑杆20的底部均与箱体16固定连接,升降油缸19的活塞杆和2个支撑杆的顶部均与基座4铰接,2个支撑杆20分列于升降油缸19的两侧。

作为较佳的选择,所述压板1与柔性垫10固定连接,柔性垫10为弧形结构,与人体肚皮曲线相接近,可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柔性垫10为硅胶或橡胶材质,不会引起皮肤过敏。

使用前,将本装置移动到造影床的一侧,然后让病人躺在造影床上。通过3个滑块的运动,令压板1位于病人造口上方。然后令压板1下移,逐渐压在病人肚皮上,并调整活塞杆14的长度,改变压板1的倾斜角度,直至压板1可以较好的按压在造口上。

如果通过三轴调整仍然无法将压板1良好的贴合于人体肚皮,则通过不同的驱动电机18,令与之对应的行走轮17转动,则可改变按压臂2的朝向,实现在病人不动的情况下按压臂2转动,使压板良好的贴合于肚皮上,保证密封效果。

对于特殊肚皮形状或腹腔内有肿瘤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油缸19活塞杆的长度,来改变基座4的倾斜角度,继而改变压板1的倾斜角度,来使得柔性垫10可以良好贴合于肚皮上。

接下来,保持压板1的倾角不变,然后上移压板1。令注入管贯穿压板1上的通孔15,则注入管的一端从压板1和柔性垫10内穿出,再套上密封垫;注入管的另一端,与变速造影液注射装置密闭连通。

最后,人工经注入管的一端塞入病人肠道,并人工按压住密封垫,然后令压板1下移压住密封垫,将按压密封垫的手臂移开,持续令压板1下移,则压板1就牢固的将密封垫压在病人肚皮上,防止造影液溢出。

造影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变速造影液注射装置中电机的转速,即可实现造影液的流速控制,因此造影液就可以按照设定的速度流经患者肠道,医护人员在造影室外观察患者肠道康复情况,就不会被射线照射,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