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72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目前医治痛风的药品,西医方面多用秋水仙碱之类的强排酸药物和消炎镇痛类药物,虽有疗效但副作用也很严重。而现代医家广泛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痛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显示了中医药对痛风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防治复发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故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但传统中药的汤型方剂,需要因人、因时、根据病程不断调整处方,还受医生水平和药材质量的限制,缺乏普适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使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对治疗痛风疗效显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4-28份、熟地黄15-22份、金银花20-25份、夜交藤10-15份、秦艽18-25份、地龙12-18份、元胡10-15份、合欢花10-18份、丹皮8-12份、续断6-14份、甘草12-16份、川芎16-20份、三七18-22份、黄芪12-15份、木香8-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6份、熟地黄18份、金银花22份、夜交藤13份、秦艽22份、地龙15份、元胡12份、合欢花14份、丹皮10份、续断8份、甘草14份、川芎18份、三七20份、黄芪13份、木香10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0-70℃下干燥2-4h,之后粉碎,过30-5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提取: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12-14倍量的40-60%乙醇浸泡30-40min,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30-40min,过滤,得滤液一,残渣加8-10倍量的40-60%乙醇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0-25min,过滤,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提取液;

(3)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干燥、粉碎、过筛得中药粉末;

(4)制剂:将中药粉末加入辅料拌匀,摊在贴布上切成小块,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过筛目数为4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向混合料中加13倍量的50%乙醇浸泡3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干燥方法为喷雾干燥。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过筛目数为120-160目。

本发明中,各重要原料药材的功效如下: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趺打损伤、肺热咳嗽等症。

熟地黄:甘,微温,归心、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血虚萎黄、心悸怔忡等症。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热毒痈疡等症。

夜交藤:甘、微苦、平,养心,归心、脾、肾、肝经,安神,通络,祛风。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地龙:寒、咸,归肝、胃、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等功效,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痹痛肢麻等证。

元胡:温,辛,苦,归心、脾、肝、肺,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跌打损伤等。

合欢花:甘、平,归心、脾等经,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症。

续断:微温、苦、辛,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等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筋伤骨折等症。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经。具有养胃、补血、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川芎:辛,温,归肝、胆经。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三七:温,甘,微苦,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

木香:辛,苦,温,归脾、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还可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具有消肿止痛、通络祛风、活血化瘀、抗炎等功效,对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腰膝酸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可降低体内尿酸,使肌体恢复原有的自主排酸功能,重建代谢机制,从根本上治愈痛风。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可避免口服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损伤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本发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

2.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提取效率高,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避免了因加热时间过长,对药材中热敏性强的物质的怕破坏。采用喷雾干燥是所得中药粉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制备过程参数易控制,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6份、熟地黄18份、金银花22份、夜交藤13份、秦艽22份、地龙15份、元胡12份、合欢花14份、丹皮10份、续断8份、甘草14份、川芎18份、三七20份、黄芪13份、木香10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70℃下干燥2h,之后粉碎,过4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提取: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13倍量的50%乙醇浸泡35min,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35min,过滤,得滤液一,残渣加9倍量的50%乙醇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5min,过滤,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提取液;

(3)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粉碎、过160目筛得中药粉末;

(4)制剂:将中药粉末加入辅料拌匀,摊在贴布上切成小块,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8份、熟地黄15份、金银花25份、夜交藤10份、秦艽25份、地龙12份、元胡15份、合欢花10份、丹皮12份、续断6份、甘草16份、川芎16份、三七22份、黄芪12份、木香12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0℃下干燥4h,之后粉碎,过35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提取: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14倍量的40%乙醇浸泡40min,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30min,过滤,得滤液一,残渣加10倍量的40%乙醇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0min,过滤,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提取液;

(3)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得中药粉末;

(4)制剂:将中药粉末加入辅料拌匀,摊在贴布上切成小块,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4份、熟地黄22份、金银花20份、夜交藤15份、秦艽18份、地龙18份、元胡10份、合欢花18份、丹皮8份、续断14份、甘草12份、川芎20份、三七18份、黄芪15份、木香8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5℃下干燥3h,之后粉碎,过3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提取: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12倍量的60%乙醇浸泡30min,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40min,过滤,得滤液一,残渣加8倍量的60%乙醇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5min,过滤,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提取液;

(3)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粉碎、过140目筛得中药粉末;

(4)制剂:将中药粉末加入辅料拌匀,摊在贴布上切成小块,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8份、熟地黄22份、金银花20份、夜交藤10份、秦艽25份、地龙18份、元胡10份、合欢花18份、丹皮8份、续断6份、甘草16份、川芎20份、三七18份、黄芪12份、木香12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70℃下干燥4h,之后粉碎,过5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提取: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12倍量的40%乙醇浸泡40min,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30min,过滤,得滤液一,残渣加8倍量的40%乙醇用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0min,过滤,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提取液;

(3)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粉碎、过160目筛得中药粉末;

(4)制剂:将中药粉末加入辅料拌匀,摊在贴布上切成小块,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5份、熟地黄20份、金银花23份、夜交藤12份、秦艽20份、地龙14份、元胡15份、合欢花12份、丹皮9份、续断12份、甘草12份、川芎16份、三七22份、黄芪12份、木香9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虎杖24份、熟地黄15份、金银花25份、夜交藤15份、秦艽18份、地龙12份、元胡15份、合欢花10份、丹皮12份、续断8份、甘草14份、川芎18份、三七20份、黄芪15份、木香8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临床疗效总结:

1.一般性资料:本治疗痛风的中药药贴用于治疗痛风患者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35-70岁,病程一年-五年不等。

2.用法用量:由实施例1所制备的中药药贴每日一贴贴于患处,一周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连续使用3-4疗程。

3.诊断依据:

(1)多以单个趾关节,痛风的中医诊断规范。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含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它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郭耳轮和趾、指骨间出现"块"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升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扫描、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4.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关节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3)无效:症状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5.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贴药3-4个疗程,治愈22例,好转5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由此可知本发明制得的中药药贴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痛风。

6.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男,55岁,患痛风已有2年,腿部关节肿痛,疼痛难忍。服用西药治疗,但疗效不稳定,常常会复发。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中药药贴1个疗程后关节肿胀好转,疼痛减轻,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药药贴1个疗程后,关节肿胀消失,无疼痛,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药药贴1个疗程巩固疗效,现已痊愈,近两年未复发。

病例2:陈某,男,64岁,患痛风已有4年,腿部关节肿痛严重,频繁发作。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药药贴2个疗程后,关节肿胀消失,疼痛减轻,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药药贴2个疗程巩固疗效,现已痊愈,近两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