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0714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四肢伸侧、头皮和背部,严重皮损可泛发全身,并可出现高热、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银屑病治疗目的是防止每次发作,尽可能地延长其缓解时间。治疗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因不同的临床类型、分期、皮损的严重程度及部位而异。避免各种可能的诱因。急性期应避免刺激疗法如强烈的外用药物和紫外线照射,防止外伤,忌搔抓及热水烫洗。轻者以外用药物为主,重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全身治疗。选择治疗时应权衡利弊,并需密切观测不良反应。病情控制后应坚持巩固治疗,避免突然停用药物。而对于银屑病来说,由于病因不明,不能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因而疗效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其配方如下:茺蔚子20克,生地20克,乌蛇20克,紫草皮20克,蝉蜕20克,刘寄奴20克,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黄芪30克,地肤子50克,蜂房50克,防风2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

作为本发明所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将茺蔚子,生地,乌蛇,紫草皮,蝉蜕,刘寄奴,苦参,白鲜皮,黄芪,地肤子,蜂房,防风,羌活,独活水煎3次,混合浓缩至450毫升,每天早、午、晚服,每次服150毫升。

作为本发明所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将大枫子、黄柏、白矾各30克,苯甲酸、水杨酸各15克,冰片、狼毒各10克,均制细粉,加白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即可,涂在病灶处,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并用绷带包扎紧实。每隔1周换药1次。如癣灶面积大,可分次涂消屑膏治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作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针对性强,采用多种中药,内外同时进行调理治疗,能够有效在短期内缓解银屑病的症状,患者检查服用几个疗程就可以治疗银屑病,而且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其配方如下:茺蔚子20克,生地20克,乌蛇20克,紫草皮20克,蝉蜕20克,刘寄奴20克,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黄芪30克,地肤子50克,蜂房50克,防风2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将大枫子、黄柏、白矾各30克,苯甲酸、水杨酸各15克,冰片、狼毒各10克,均制细粉,加白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即可,涂在病灶处,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并用绷带包扎紧实。每隔1周换药1次。如癣灶面积大,可分次涂消屑膏治疗。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将大枫子、黄柏、白矾各30克,苯甲酸、水杨酸各15克,冰片、狼毒各10克,均制细粉,加白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即可,涂在病灶处,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并用绷带包扎紧实。每隔1周换药1次。如癣灶面积大,可分次涂消屑膏治疗。

本发明制作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针对性强,采用多种中药,内外同时进行调理治疗,能够有效在短期内缓解银屑病的症状,患者检查服用几个疗程就可以治疗银屑病,而且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