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069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腹泻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患者病史甚至可达几年不愈,患者肠胃部常出现不适症状,且经常反复、久治不愈,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不少痛苦;如今各医院及药店虽有针对该病的药物,然疗效不佳,有的药物患者连续服用几天仍得不到根治,反而增加患者痛苦。目前,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磺胺类药物、助消化药物等。服用西药治疗腹泻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症,无效者可形成慢性腹泻和临床见到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群,且治疗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疗程短的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由以下的原料制成:乌豆根、勾儿茶、毛大丁草、鲜山莓根、土党参、土丁桂、地瓜根、红辣蓼、冯树根、石榴根、鱼腥草、陈皮、神曲、龙牙草、鸡内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乌豆根10-15份、勾儿茶8-10份、毛大丁草10-15份、鲜山莓根8-15份、土党参10-13份、土丁桂6-10份、地瓜根5-8份、红辣蓼6-15份、冯树根9-12份、石榴根10-16份、鱼腥草9-15份、陈皮6-12份、神曲9-15份、龙牙草8-12份、鸡内金6-12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乌豆根12份、勾儿茶9份、毛大丁草13份、鲜山莓根12份、土党参11份、土丁桂8份、地瓜根7份、红辣蓼10份、冯树根10份、石榴根13份、鱼腥草13份、陈皮9份、神曲12份、龙牙草10份、鸡内金9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混合,加10倍量(重量倍数)水,浸泡30分钟,煎煮1.0~1.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8倍量(重量倍数)水,煎煮30~4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即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煎熬温度控制在80-100℃,时间为20-30分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治疗腹泻的中药搭配其它辅药,各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泻、温中健脾,清热化湿、消炎止痛之功效,对腹泻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安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乌豆根10份、勾儿茶8份、毛大丁草10份、鲜山莓根8份、土党参10份、土丁桂6份、地瓜根5份、红辣蓼6份、冯树根9份、石榴根10份、鱼腥草9份、陈皮6份、神曲9份、龙牙草8份、鸡内金6份

取各原料药,混合,加10倍量(重量倍数)水,浸泡30分钟,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8倍量(重量倍数)水,煎熬温度控制在80℃,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温度控制在50℃,即得。

实施例2:

乌豆根12份、勾儿茶9份、毛大丁草13份、鲜山莓根12份、土党参11份、土丁桂8份、地瓜根7份、红辣蓼10份、冯树根10份、石榴根13份、鱼腥草13份、陈皮9份、神曲12份、龙牙草10份、鸡内金9份。

取各原料药,混合,加10倍量(重量倍数)水,浸泡30分钟,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8倍量(重量倍数)水,煎熬温度控制在90℃,煎煮25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控制在55℃,即得。

实施例3:

乌豆根15份、勾儿茶10份、毛大丁草15份、鲜山莓根15份、土党参13份、土丁桂10份、地瓜根8份、红辣蓼15份、冯树根12份、石榴根16份、鱼腥草15份、陈皮12份、神曲15份、龙牙草12份、鸡内金12份。

取各原料药,混合,加10倍量(重量倍数)水,浸泡30分钟,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8倍量(重量倍数)水,煎熬温度控制在100℃,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温度控制在60℃,即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