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型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3560阅读:1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基酸型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含有至少两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高低温稳定性的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面部肌肤保养而言,洁面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清洗干净,滞留的油脂和污垢不但容易滋生微生物,损害肌肤,肌肤表面还会形成闭合屏障,影响后续护肤品的渗透和吸收。

传统的皂基洁面膏,是以经过强碱皂化后的脂肪酸皂作为主清洁成分,其脱脂力较强,长期使用会使面部皮脂过度流失,损害角质层,造成肌肤的过度失水和干燥紧绷;另外其pH值较大,对肌肤本身的酸碱环境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且会对对皮肤造成较大的刺激性。

氨基酸洁面膏,其以亲肤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作为主清洁成分,具有适中的净洗力和较高的安全性。氨基酸洁面膏呈弱酸性或中性,残留较少,由于与皮肤表面的pH值较接近,因此,该类产品才能真正保护肌肤健康,引领洁面产品潮流。但以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为主题的洁面产品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如下挑战:1)较难增稠和保持长时间稳定,产品外观不够光洁细腻,货架期内会出现析水现象。2)高低温稳定性不够,产品在高温时会发生稀化,而在低温环境下,又会分层表面变得较粗糙。这些都导致无法保证产品品质,因此用户体验不佳。

申请号为201410332325,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护肤保湿氨基酸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含有月桂酰谷氨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氨基酸洗面奶,但其并未公开该氨基酸洗面奶的稳定性,也未检测该洗面奶的高低温性能。

申请号为201010523235,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作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月桂酰谷氨酸钠表面活性剂含量在25%以上的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作方法。得到的产品高低温稳定性能较好,但其将表面活性剂限制为月桂酰谷氨酸钠,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了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氨基酸洁面乳或洁面膏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包含多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及特定增稠剂的氨基酸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该氨基酸洁面乳高低温性能稳定、稠度适当,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型洁面乳,其原料包括: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型洁面乳的原料包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酰基甘氨酸盐,优选为脂肪酰基甘氨酸钾与脂肪酰基甘氨酸钠的混合物,更优选为椰油酰基甘氨酸钠、椰油酰基甘氨酸钾、椰油酰基谷氨酸二钠、月桂酰谷氨酸钠和椰油酰基谷氨酸TEA盐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钾盐和钠盐的组合物。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脂肪酰基甘氨酸钠与脂肪酰基甘氨酸钾的质量比为1:0.1-1:10,优选为1:0.3-1:5,更高优选为1:0.5-1: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丙烯酸和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乙烯甲基醚/丙烯酸甲酯与癸二烯的交联聚合物、大豆蛋白胶和硅凝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氨基酸型洁面乳还包括非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植物提取液、颜料、珠光剂、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非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酸盐、肉豆蔻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基甜菜碱、椰油两性醋酸盐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15wt%,优选为4-10wt%,如5wt%、8wt%等。

优选地,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并优选为氯化钠,所述氯化钠的含量为0.2-6wt%,并优选为2-5wt%,如3wt%、4wt%等。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为多元醇类、多糖类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更优选地,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海藻糖、透明质酸钠、天然保湿因子NMF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的含量为5-30wt%,最优选地,所述保湿剂的含量为8-15wt%,如10wt%、12wt%等。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和剂为三乙醇胺、四羟丙基乙二胺、氨甲基丙醇、氨甲基丙二醇、氨丁三醇、精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调节所述氨基酸型洁面乳的pH值=4.0-10.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理剂优选为为阳离子调理剂,所述阳离子调理剂选自聚季铵盐-7、聚季铵盐-39、聚季铵盐-44、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提取液为无患子提取物、大花红景天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和金缕梅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0.1-1wt%,优选为0.2-0.5wt%。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颜料为二氧化钛粉末,所述颜料的含量为0.1-2wt%,优选为0.4-1wt%。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珠光剂包括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和/或乙二醇硬脂酸酯,更优选地,所述珠光剂的含量为0.1-2wt%,如0.5wt%、1.8wt%等,最优选为0.8-1.5wt%,如1.0wt%、1.3wt%。

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洁面乳,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香精、防腐剂、化妆品用色素、营养类添加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型洁面乳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0.5-2wt%增稠剂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稀释的增稠剂;

步骤2、向步骤1中得到的稀释的增稠剂中加入10-30wt%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加热至80-90℃,搅拌溶解30-60min,静置然后向其中加入0.2-2.5wt%中和剂;降温至45-55℃,得到中间产品;

步骤3、向步骤2得到的所述中间产品中加入0.1-1wt%调理剂,继续搅拌30-60min,静置过夜,得到所述氨基酸型洁面乳。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向步骤2得到的所述中间产品中加入0.1-1wt%调理剂前,还需要向所述中间产品中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4.0-10.0,优选为pH值=6.0-8.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加入调理剂时还包括加入0.1-2wt%的增白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洁面乳呈中性,pH值=4.0-10.0,温和亲肤,安全无刺激,不增加皮肤负担,能够深层清洁肌肤,洁肤后皮肤很快恢复油水平衡、酸碱平衡,适合任何肤质,且可以长期使用。

(2)产品为乳液外观质地,具有优良的观感以及保湿性。

(3)产品高低温稳定性优异,且具有一定的稠度满足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机盐含量对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粘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性能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

将U20(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与去离子水一起加入乳化锅中,并搅拌使之分散均匀,然后向乳化锅中加入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45min,略静置30-60min以消除液面汽泡;降温至45-55℃,加入三乙醇胺中和;继续降温至45-50℃,按质量比加入其他组分,继续搅拌30min并保温至45-50℃,使之完全分散均匀,出料后,静置12h后即得氨基酸型洁面乳,该氨基酸型洁面乳为乳状制品,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表1所示,各实施例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考评数据如图1和表2所示。

表1、氯化钠含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其中,U20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Ultrez 20Polymer,路博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表2、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制备产品的性能测试

其中,pH值采用直测法测量,即在25℃条件下,将pH计电极放入未经稀释的样品中所测得的pH值。

粘度采用GB/T15357-2014所述检测方法测量,转速为20rpm。

—15℃/25℃(3个循环)测试:将样品放入—15℃冷冻室中24小时,取出后在25℃恒温25小时,为一个循环,重复循环3次进行观察和测试。以下试验,采用相同测试方法。

O:代表稳定性良好;×:代表样品分层和/或外观变粗糙。

由图1和表2可知,在同一配方体系中,U20作为增稠剂,且U20的含量为1wt%时,氯化钠的添加量在0.5-4wt%范围内,随盐含量的增加,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快速增加。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氯化钠的含量低于2wt%,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产品粘度低于3000MPas,容易呈现高温分层、低温变粗的不稳定状态。由于氯化钠会降低产品的泡沫含量,因此,优选氯化钠含量低于5wt%。

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四

将U20(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与去离子水一起加入乳化锅中,并搅拌使之分散均匀,然后向乳化锅中加入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和/或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45min,略静置30-60min以消除液面汽泡;降温至45-55℃,加入三乙醇胺中和;继续降温至45-50℃,按质量比加入其他组分,继续搅拌30min并保温至45-50℃,使之完全分散均匀,出料后,静置12h后即得氨基酸型洁面乳,该氨基酸型洁面乳为乳状制品,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表3所示,并考察不同实施例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性能,结果如表4所示。

表3、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种类及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表4、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四中制备产品的性能测试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及各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表2中相同。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一考察氨基酸复配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盐的种类、含量(均为氯化钠,含量均为0.8wt%)以及增稠剂的种类、含量(均为U20,含量均为0.8wt%)均保持不变。实施例九中使用单一的椰油酰基甘氨酸钠,氨基酸型洁面乳容易达到较高的粘度,其粘度为8280MPas,但是其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变粗而导致体系不稳定。实施例十中使用单一的椰油酰基甘氨酸钾,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较低,其粘度为1900MPas,导致产品容易出现高温分层现象。

而实施例十一中,在不改变总量的条件下,调节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钾的配比,得到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为5100MPas,产品的高低温稳定性均较优异。

与实施例十一相比,实施例十二中,不改变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钾的总量,将椰油酰基甘氨酸钠的相对含量由7wt%提高至9wt%,得到产品的粘度由5100MPas增加至6000MPas,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钠盐较钾盐更易促进产品粘度的增加。

由于钾盐对产品粘度的影响较小,因此,降低椰油酰基甘氨酸钾的含量,并不会大幅降低产品的粘度,而实施例十三中,降低椰油酰基甘氨酸钾的含量,大幅提高氯化钠的含量,得到的产品相对于实施例十二的粘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说明盐与氨基酸在制备产品的过程中发生了协同作用。实施例十三、实施例十四中通过调节氨基酸与氯化钠的相对含量,可以将产品的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的产品在高低温稳定性测试中保持稳定。

实施例十五至实施例十八:

将增稠剂与去离子水一起加入乳化锅中,并搅拌使之分散均匀,然后向乳化锅中加入不同配比的肉豆蔻酰甘氨酸钾和肉豆蔻酰基甘氨酸钠,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45min,静置30-60min以消除液面汽泡;降温至45-55℃,加入相应的中和剂调节体系的pH值;继续降温至45-50℃,按质量比加入其他组分,继续搅拌30min并保温至45-50℃,使之完全分散均匀,出料后,静置12h后即得氨基酸型洁面乳,该氨基酸型洁面乳为乳状制品,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表5所示,并考察不同实施例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性能,结果如表6所示。

表5、增稠剂种类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其中,U20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 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Ultrez 20Polymer,路博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SC200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SC-200Polymer,路博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SF-1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共聚物(Carbopol Aqua SF-1,路博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STRUCTURE XL(羟丙基淀粉磷酸酯,阿克苏诺贝尔(上海)有限公司)。

表6、实施例十五至实施例十八制备产品的性能测试

其中,表6中各符号的含义及各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表2中相同。

由表6可知,实施例十五至实施例十七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具有较稳定的高低温性能,产品的粘度均在3000MPas以上,而实施例十八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高温、低温性能均不稳定,高温时出现分层,而低温条件下产品变得更加粗糙,高低温条件下均不能满足对稳定性的要求。实施例十八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粘度为1200MPas,因此,推测可能由于本发明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里添加有二氧化钛,为了保持二氧化钛在产品中的稳定性,要求增稠剂在增稠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悬浮力,从表4可知,粘度在3000MPas以上时,产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典型代表原料商品名: Ultrez 20Polymer和 SC-200Polymer,丙烯酸或丙烯酸酯共聚物,典型代表原料商品名:Carbopol Aqua SF-1。这类增稠剂在增稠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悬浮颗粒的功能。而羟丙基淀粉磷酸酯(STRUCTURE XL)虽具有一定的增稠效果,但悬浮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导致产品稳定性不够。

实施例十九至实施例二十

将SC200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SC-200Polymer,路博润添加剂(珠海)有限公司)与去离子水一起加入乳化锅中,并搅拌使之分散均匀,然后向乳化锅中加入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45min,略静置30-60min以消除液面汽泡;降温至45-55℃,加入三乙醇胺中和;继续降温至45-50℃,按质量比加入其他组分,继续搅拌30min并保温至45-50℃,使之完全分散均匀,出料后,静置12h后即得氨基酸型洁面乳,该氨基酸型洁面乳为乳状制品,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表7所示,并考察不同实施例制备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性能,结果如表8所示。

表7、增稠剂种类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表8、实施案十九和实施例二十制备产品的性能测试

其中,表8中各符号的含义及各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表2中相同。

实施例二十与实施例十九相比,仅增加了氯化钠和三乙醇胺的含量。由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可知,氯化钠的添加量在0.5-4wt%范围内,随氯化钠含量的增加,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快速增加。而实施例二十相对于实施例十九,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不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洁面乳的粘度会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椰油酰甘氨酸盐的溶解度大于椰油酰甘氨酸的溶解度,pH值越低,不溶物越多,粘度越大,但是pH值越低时,料体相对比较粗糙,此次配方的最佳pH值设定为6.0-8.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