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179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在支气管哮喘开始发病时,大约有5%~6%是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此时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注意,并发现在引起慢性咳嗽的单一原因中,哮喘占24%,居第2位,而28%的哮喘患者则以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一般来说,实喘者发病暴急,虚喘者发病缓慢。病位主病在肺、肾两脏,与肝、脾二脏有关,病甚可累及于心。

本发明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的中药配方,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宣肺平喘为治则,解表散热、温肺化软,达到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效果明显、疗程较短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荆芥10g,白前10g,陈皮10g,桔梗9g,百部10g,紫苑10g,生甘草4g,射干10g,大贝母10g,蝉蜕6g,赤芍10g,杏仁10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本方中紫菀、白前、百部、杏仁、贝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降肺气,止咳消炎;荆芥祛风解表,射干利咽甘草调和诸药,三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蝉蜕疏风,赤芍活血化瘀;。上述诸味药物共用,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散寒平喘,温肺化痰之效,共奏温宣塑降,解表散热,温肺化软之功,达到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荆芥10g,白前10g,陈皮10g,桔梗9g,百部10g,紫苑10g,生甘草4g,射干10g,大贝母10g,蝉蜕6g,赤芍10g,杏仁10g。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咳喘剧烈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射干10g,款菊花12g。

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5±20岁(25~65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全部有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

2、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呼吸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咳嗽,胸闷症状消失;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症状加重,判定为无效。

3、治疗结果

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3~4疗程后,治愈38例,治疗显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

典型案例:

于某,男性,患者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和咳嗽症状。走一会就上不来气,易感冒,夏天没事,冬天天冷不能受凉,痰很少,白痰,上午重,下午活动后咳痰就轻现病史: 患者自述于15年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活动气喘等症状,当时病人打针,服药很多,从98年咳嗽,胸闷,06年加重,有痰就咳,就诊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为初步诊断,病程中注意饮食及睡眠,二便通畅,既往史: 平素体健,,无结核病史,无药物,食物及花粉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史,采用西药只能治表,而后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配方6剂,水煎服,每天1剂,第二诊:咳嗽症状略感减轻,继服12剂,三诊: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治疗效果,嘱继续服用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