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脏燥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069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脏燥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脏燥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本病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感情用事,富于幻想和好表现自己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如激动、惊吓、委屈、悲伤等,而突然起病,出现各种躯体症状或精神障碍。表现可轻可重,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很严重,但无器质性病变。中医根据其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悲忧善哭,喜怒无常等表现称之为“脏躁”。躁病多发于妇女,男人亦可得之。脏躁多属内伤虚症,以精血不能营养五脏,阴阳失去平衡,虚火妄动,上扰心神,或灼伤肺金,或心肾不交,或心肝火旺,肝阴受损,或素体有痰,痰火交炽而致。故见烦脏躁,情智失控,神情恍惚,哈欠频作,不能自主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费用低,见效快的治疗失眠脏燥的中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失眠脏燥的中药,是由中药组份麦冬,石菖蒲,浮小麦,枣仁,茯神,天冬,柏子仁,大枣,甘草,白芍,玄参,黄芩,竹茹,当归组成。

单剂药量为麦冬5g,石菖蒲3g,浮小麦60g,枣仁7.5g,茯神7.5g,天冬5g,柏子仁15g,大枣20g,甘草3g,白芍5g,玄参50g,黄芩5g,竹茹5g,当归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麦冬:味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石菖蒲:味辛、苦,温,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浮小麦:味甘、微寒、无毒,具有除热,止渴,利尿,养心除烦,养肝气,益胃止汗的功效,主治口干咽燥,小便不畅,失眠,外用有消炎,止疼,去湿作用;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茯神: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天冬:味甘、苦、寒,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柏子仁:味甘、平,功效补心养血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等,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少的肠燥便秘等,盗汗自汗;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甘草:甘、平、无毒,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玄参:本品性寒,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竹茹:性微寒、味甘,用于病热烦躁,惊悸;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费用低、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麦冬5g,石菖蒲3g,浮小麦60g,枣仁7.5g,茯神7.5g,天冬5g,柏子仁15g,大枣20g,甘草3g,白芍5g,玄参50g,黄芩5g,竹茹5g,当归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