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颞下颌关节深窄拉钩。
背景技术:
拉钩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常用的器械之一,某些关节或骨头会因为骨折后,人体组织失去了骨头的支撑,断裂的骨头由肌肉拉动产生位移,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用拉钩来进行拉伸扩张,从而使骨头和人体组织移动到便于手术的位置,或者恢复到正确位置;现有的拉钩通常为厚度一致的板件,经过翻边和折弯后作为拉钩使用,由于此类拉钩具有一定的宽度,故需要在对患者的面部进行较大的切口,如此在恢复期间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术后留下的手术疤痕较明显;此外,较大的拉钩在面部开口内部调整姿态更麻烦,容易碰撞和挤压到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颞下颌关节深窄拉钩,该装置两端的拉钩具有不同的深度,适用于多类面部厚度不同的患者;此外,该装置的拉钩较窄,故在切口中调整姿态更容易,并能够应用于小切口。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颞下颌关节深窄拉钩,包括手柄、深拉钩和浅拉钩,所述手柄、深拉钩和浅拉钩构成的整体呈“U”字形;
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握持段两端,两个所述过渡段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所述深拉钩和浅拉钩;
所述过渡段宽度和厚度与所述深拉钩和所述浅拉钩的宽度和厚度一致,所述握持段宽度不小于所述过渡段的宽度;
所述深拉钩和所述浅拉钩端部均设有防滑边,两个所述防滑边相对朝向;
所述深拉钩和所述浅拉钩端部设有荧光点,所述荧光点使所述深拉钩和所述浅拉钩端部更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段呈长条形片状,所述握持段两端为圆弧状,所述握持段两端的中心设置所述过渡段。
较佳地,所述握持段和过渡段之间为倒圆角结构,所述深拉钩、浅拉钩和手柄边缘均为倒圆角和/或倒直角加工。
较佳地,所述握持段的宽度为2-6cm,所述握持段的厚度为0.2-0.5cm;
所述过渡段、深拉钩和浅拉钩的宽度为0.2-0.6cm。
进一步地,所述深拉钩与所述握持段之间的夹角,还有所述浅拉钩与所述握持段之间的夹角均不大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边的厚度和宽度与所述过渡段一致,所述防滑边的长度为0.2-0.7cm;
所述防滑边与所述深拉钩,还有所述防滑边与所述浅拉钩的夹角不大于90度。
较佳地,所述深拉钩的长度为4-8cm;所述浅拉钩300的长度为3-6cm;所述深拉钩比浅拉钩的长度至少长1cm。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段长度为15-20cm,所述过渡段长度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深拉钩和浅拉钩的材质为不锈钢。
较佳地,所述手柄、深拉钩和浅拉钩表面均为磨砂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颞下颌关节深窄拉钩,该装置两端的拉钩具有不同的深度,适用于多类面部厚度不同的患者;此外,该装置的拉钩较窄,故在切口中调整姿态更容易,并能够应用于小切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结构图;。
其中:手柄100、握持段110、过渡段120、深拉钩200、浅拉钩300、防滑边400、荧光点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颞下颌关节深窄拉钩,包括手柄100、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所述手柄100、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构成的整体呈“U”字形;
所述手柄100包括握持段110和过渡段120,所述过渡段120位于所述握持段110两端,两个所述过渡段120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所述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
所述过渡段120宽度和厚度与所述深拉钩200和所述浅拉钩300的宽度和厚度一致,所述握持段110宽度不小于所述过渡段120的宽度;
所述深拉钩200和所述浅拉钩300端部均设有防滑边400,两个所述防滑边400相对朝向;
所述深拉钩200和所述浅拉钩300端部设有荧光点500,所述荧光点500能清楚的反映所述深拉钩200和所述浅拉钩300端部的位置。
装置整体呈“U”字,两端均设有拉钩,便于着力并且从而两端都可以使用,而设置在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两端的防滑边400避免了在拉动时拉钩从开口中滑出,拉伸力度不易产生流失;此外,深拉钩200、浅拉钩300以及过渡段120的较窄,能够适应较小的开口,在治疗中不必让患者承担更大的痛苦;再者,深拉钩200、浅拉钩300的长度不一致,从而在应对面部厚度不同的患者时,该装置均能够适应,此外,由于对患者面部开口小,因此开口内的可视条件较差,为了准确的得知深拉钩和浅拉钩端部的位置,避免插入量过大,戳伤或刮伤肌肉或神经,在深拉钩和前拉钩的端部设置了荧光点500,从而使拉钩端部更明显,更利于操作者控制和把握。
其中,所述握持段110呈长条形片状,所述握持段110两端为圆弧状,所述握持段110两端的中心设置所述过渡段120。
握持段110在使用时需要着力,使用圆弧状设置是尽量避免装置产生尖锐的部分,避免了在使用中伤到患者或医生。
所述握持段110和过渡段120之间为倒圆角结构,所述深拉钩200、浅拉钩300和手柄100边缘均为倒圆角和/或倒直角加工.
将装置圆角过渡加工和倒角加工,使医生在使用时握持更舒适,从而在治疗中能够进一步的集中精神,使治疗过程更顺利。
其中,所述握持段的宽度为2-6cm,所述握持段的厚度为0.2-0.5cm;所述过渡段、深拉钩和浅拉钩的宽度为0.2-0.6cm。
上述参数适合不同的使用者,由于使用握持段110的人通常为医生,而2-6cm的宽度覆盖了较多的人群,相对宽的握持段110便于握持和用力,而0.2-0.5的厚度较佳,握持舒适,使用起来也更灵活,并且使用现有的医疗器械材质能够保证足够强度;由于在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伸入开口后,存在寻找着力点需要调整姿态的情况,为了装置使用更灵活,故过渡段120与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的宽度一致。
此外,所述深拉钩与所述握持段之间的夹角,还有所述浅拉钩与所述握持段之间的夹角均不大于90度。
超过90度不利于着力,角度太小也不利深入开口后调整姿态,所以这里以90度为最佳实施方式。
此外,所述防滑边的厚度和宽度与所述过渡段一致,所述防滑边的长度为0.2-0.7cm;
所述防滑边与所述深拉钩,还有所述防滑边与所述浅拉钩的夹角不大于90度。
防滑边400的用途是用于拉伸时易于着力,避免拉钩滑出,所以90度角在捕获着力点方面比较合适。
作为对上述技术的补充,所述深拉钩的长度为4-8cm;所述浅拉钩300的长度为3-6cm;所述深拉钩比浅拉钩的长度至少长1cm。
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的长度不一致,使装置具有了一个应用区间,患者面部的厚度在该区间内则可以使用该装置进行拉伸,双拉钩的设置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此外,所述握持段长度为15-20cm,所述过渡段长度为3-5cm。
为了装置使用更灵活,设置了过渡段120,使装置在探寻着力点时,拉钩的尾部有一定的余量能够进行调姿,故3-5cm的过渡段120已经能够满足此要求,过渡段120为3-5cm时,装置能够正常使用。
其中,所述手柄100、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的材质为不锈钢。
不锈钢具有较佳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不锈钢材料易得。
此外,所述手柄100、深拉钩200和浅拉钩300表面均为磨砂处理。
磨砂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并且在使用灯具对开口内进行观察时,磨砂处理过的装置反光较弱,减少对观察者的干扰。
本发明在使用中,使用者手持手柄100,找到患者需要牵引的位置,开口后根据开口的深度选择使用深拉钩200或是浅拉钩300,选择好拉钩后,将拉钩深入开口内并找到着力点,之后使用者抓紧手柄100用力牵引位移的组织部分,即实现该装置的用途。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