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0255发布日期:2018-06-12 17:3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药物治疗不彻底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楚,且容易伤及肝肾,具有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胀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特殊、作用迅速、标本兼治、不易复发、应用范围较广,治疗成本低廉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药物组份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用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优钵罗花 6-14份、柳桂 10-14份、16-20份、白芨 6-14份、大红袍 6-14份、元胡 6-14份、乌梅 4-8份、黄连 1-5份、厚朴 6-12份、17-22份。

其制剂包括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优选胶囊制剂;

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共为细粉、灭菌后装入胶囊即可。

优选:优钵罗花 10份、柳桂 12份、白芨 10份、大红袍 10份、元胡 10份、乌梅 6份、黄连 3份、厚朴 9份、。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中:

优钵罗花:【性味】苦、微苦,温。【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大红袍、补血、活血,止痛。

大红袍:【功效】补血;活血;止痛。【主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元胡:【性味】味辛、苦,性温。【功效】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柳桂:【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白芨:【性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乌梅:【性味】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散剂冲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煎液服用,或者把浓缩煎液浓缩成膏加工成丸剂服用;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针对某原料药进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所选用的药材共凑疏肝理气、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温经通脉、通阳散结,且具有疗效特殊、作用迅速、标本兼治、不易复发、应用范围较广,治疗成本低廉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胃胀的中药制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优钵罗花 10份、柳桂 12份、白芨 10份、大红袍 10份、元胡 10份、乌梅 6份、黄连 3份、厚朴 9份;其制剂包括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优选胶囊制剂。

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共为细粉、灭菌后装入胶囊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用于治疗胃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有益效果:

2012-2015年6月门诊收治疮疡患者492例,治愈445例,总有效率为90.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0岁。症状比以前加重,胃部绞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胃胀、腹胀,中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胃胀的胶囊制剂,每日三次,每次9g,内服两周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患者男,38岁,患胃胀5年,多方求医不能根治。每次饭后倒吐酸水,利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胃胀的胶囊制剂,每天内服三次,每次9g,连服7日后治愈。三年后回访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