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357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药,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色素沉着按类型分有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老年斑、咖啡斑和雀斑,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疾病。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的原因主要有人体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功能减弱,皮肤干燥、衰老,日晒、紫外线辐射,睡眠不足、身体劳累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色斑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面部美观,带来了衰老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其次,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以皮下最多见,外观为扁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质地柔软,切面色淡黄,有油腻感。目前,市场上的护肤美白产品较多,但祛斑效果偏差,对脂溢性皮下脂肪瘤也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葡蟠(学名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别名谷皮叶,纸皮,藤纸皮,尖叶楮皮,小构树或女谷;是桑科构属的一种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各省;多生于山坡和沟谷丛林或岩石边。高可达3米,树皮黑褐色;枝条细长,有时常带蔓状,小枝细长疏生,略呈"之"字形,幼时有短柔毛,不久即变光滑,呈暗紫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批针形,长4~9厘米,宽3~5厘米。基部偏斜,圆形或稍呈心脏性,先端长尖,具2~3个乳头状腺体,三出羽状脉,边缘有锯齿,不裂或深裂。表面绿色,具粗糙伏毛,背面淡绿色,有细毛,叶柄长7~12毫米。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短穗状,长1.5-2.5厘米,花序轴约1 厘米;雄花花被片4-3,裂片外面被毛,雄蕊4-3,花药黄色,椭圆球形,退化雌蕊小;雌花集生为球形头状花序。花期4-6月,果期 5-7月,复果球形,红色。

CN 105456661 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冲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小构树叶、红茂、虎尾兰、沙参、蛇葡萄根、白术、麦门冬、甘草、小果露威、党参、武靴藤、当归、天门冬、丹参、地皮消、海松子、倒扣草、槐花、女贞子、构祀子、棒棒草、糜脂、槐白皮、软茨黎。该发明采用小构树叶用于放射性皮炎的治疗,虽然也是口服制剂,但其制备工艺繁琐,药物成分复杂,成本偏高。

刘新民于2000年发表在《北京日化》上的“桑科植物构树根皮提取物:一种化妆品皮肤脱色组份”,公开了小构树的树根皮提取物具有黑色素沉积的作用,但并没与对葡蟠果的提取物进行相应的应用分析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且对皮肤色素沉淀和脂溢性皮下脂肪瘤疗效好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全株或仅以葡蟠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进一步,所述葡蟠全株包括葡蟠果、葡蟠树根和葡蟠树叶。

进一步,所述药物还包括与葡蟠全株相配伍且具有减缓或消除皮肤色素沉着或增白作用的中药材。

进一步,所述中药材为白芷、白茯苓、白芍和白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将葡蟠全株用水煎煮20~40min。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取新鲜的葡蟠果直接榨汁或加葡蟠果重量的0.5~3倍水进行榨汁,得到葡蟠果口服液,使单次服用的葡蟠果口服液含葡蟠果20~30g。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一次取重量为100~300g的葡蟠全株煎煮成药汁或取20~30g葡蟠果榨汁,然后口服,一日3次,7~15天为一疗程,15~75天为一治疗周期。

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取重量为20~30g葡蟠果或葡蟠液榨汁,然后添加调和剂混合呈稠状,即可直接敷于面部,一日1次,30天为一疗程,90天为一治疗周期。

调和剂采用护肤品常用的淀粉和防腐剂。

本发明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有益效果:采用药用的葡蟠作为皮肤治疗用药物的主要原料,确保了药物的使用安全性;采用葡蟠全株或葡蟠果进行加工得到的药物,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通过临床使用,167例病例中,64人长有脂溢性皮下脂肪瘤,均存在脸部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中的一种或多种,饮用本发明的葡蟠全株煎煮液或葡蟠果口服液后,3~7天后,64个病人的脂溢性皮下脂肪瘤全部消失,痊愈率高达100%,其中脸部色素沉着患者中,服用15天,在服药开始起算30天左右,其脸部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等消退达到90%以上的患者有115人,部分患者继续服用了2个疗程,其脸部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等消退达到99%;另外25例患者在服用该药物15天后,再间隔10日,服用15天的药物,脸部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等消退达到90%以上;还有27例患者通过服用一疗程后,间隔10~15天后,继续服用一疗程,再间隔10~15天后,继续服用一疗程,其脸部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等消退达到95%以上;本发明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为口服产品,其对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雀斑或妊娠斑等皮肤病或脂溢性皮下脂肪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用原料葡蟠树的形状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用原料葡蟠果的形状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使用前后病历的比较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的使用前后病历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一次取重量为30g新鲜的葡蟠果直接榨汁后得到的葡蟠果口服液,即可服用。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女,46岁,职业:护士;

主要症状:脸部嘴角至鱼尾纹有黄褐斑、雀斑,左鼻孔上方有脂溢性皮下脂肪瘤(大小0.5*0.5cm)。

处理方法:口服葡蟠果口服3次/日;3天后,脂溢性皮下脂肪瘤消失,左鼻孔上方留有0.7*0.7cm褐色色素沉淀块;再持续服用口服液4天,脸部60%斑块以及左鼻孔上方的褐色色素沉淀块消失;再服用口服液7天,即服用一疗程后(14天)脸部斑块90%消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一次取重量为25g新鲜的葡蟠果直接榨汁后得到的葡蟠果口服液,即可服用。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男,29岁,职业:施工员;

主要症状:脸部易长青春痘,导致脸部色素沉淀较多;

处理方法:口服葡蟠果口服液,7天后色素开始消退变淡,服用一疗程(15天)后色素消退达到60%;间隔10天后,继续服用一疗程(15天)的葡蟠果口服液,其脸部的色素沉淀引起的斑消退了85%;再间隔10天后,再继续服用一疗程(15天)的葡蟠果口服液,其脸部的色素沉淀引起的斑消退了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全株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一次取重量为150g的葡蟠全株加0.5~1L煎煮20~30min熬制成药汁即可。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3次, 15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女,35岁,职业:会计;

主要症状:脸部有黄褐斑、雀斑和妊娠斑。

处理方法:直接口服本实施例中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3次/日;连续服用15天后,脸部60%斑块消失;停药15天后脸部斑块90%消失。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全株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并配伍白芷、白茯苓、白芍和白术中药材;一次取重量为300g的葡蟠全株、5g白芷、10g白茯苓、15g白芍和10g白术,然后加0.5~1L煎煮20~30min熬制成药汁即可。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女,42岁,职业:办公室文员;

主要症状:脸部有黄褐斑、雀斑和妊娠斑。

处理方法:直接口服本实施例中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3次/日;连续服用7天后,脸部70%斑块消失;再持续服用3天后,脸部斑块80%消失;在停药15天后脸部斑块92%消失,停药15天后再服用一疗程(10天)的葡蟠药汁,其脸部斑块99%消失。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一次取重量为20g新鲜的葡蟠果直接榨汁后得到的葡蟠果口服液,即可服用。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女,38岁,职业:服装店营业员;

主要症状:脸部有黄褐斑,且易长痘,痘痘消除后残留的斑痕。

处理方法:直接口服本实施例中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3次/日;连续服用7天后,脸部85%斑块消失;停药15天后脸部斑块94%消失。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其采用葡蟠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一次取重量为20g新鲜的葡蟠果直接榨汁,然后添加5g的质量比为1:1的淀粉和防腐剂组成的调和剂混合呈稠状,然后直接敷于面部。

使用方法:外敷,一日1次,30天为一疗程。

临床病例:女,47岁,职业:高中教师;

主要症状:脸部有黄褐斑,蝴蝶斑和老年斑。

处理方法:直接将本实施例中的皮肤病治疗用药物外敷在面部,1次/日;连续敷用30天后,脸部65%斑块消失;再继续使用1疗程(30天)天后,脸部斑块85%消失,再继续使用1疗程(30天)天后,脸部斑块92%消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