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耳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282阅读:1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昆虫飞入牛耳而导致病变的药物。



背景技术:

牛的生活环境一般卫生条件都较差,其周围往往伴有许多频繁活动的牛蝇、蚊子等飞虫。这些飞虫一旦进入牛耳,不仅会引起耳痛、耳鸣等不适症状,而且还可能影响听力。耳内异物长期存在不仅会引起局部过敏,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聋。因此当飞虫进入牛耳,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其暴燥易怒、影响发育及驱使。

目前通常采用光照、烟熏、滴油等方式让飞虫爬出,但效果并不理想;若飞虫长期滞留于耳内,容易对耳道形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留下后遗症。因此亟需一种治疗飞虫进入牛耳引起病变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灭虫、杀毒、消炎、修复、疏通功效的治疗牛耳疾病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药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蒜汁11、茶油2.5、银杏叶药剂13、维生素B1药剂1.5、甲钴胺药剂2.5、白僵菌菌剂1.5、苏云金杆菌菌剂1.5;其中,每0.1g维生素B1药剂中含维生素B1 4mg、每0.25g甲钴胺药剂中含甲钴胺0.6mg、每1g白僵菌菌剂中含白僵菌107cfu-108cfu、每1g苏云金杆菌菌剂中含苏云金杆菌107cfu-108cfu;其制备方法是:将银杏叶药剂、维生素B1药剂、甲钴胺药剂分别粉碎,然后与白僵菌菌剂、苏云金杆菌菌剂在干燥、缺氧、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混匀,加入蒜汁和茶油,搅拌均匀。

为了便于施药,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在上述原料中还可以添加10-20重量份的乙醇。

上述技术方案中:

蒜汁,辛辣;不仅可以驱使虫体爬出,而且还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因此可清洁创面、防止感染。

茶油,能提供微生物生长需求及蚊虫厌烦的缺氧环境;可促使虫体爬出或加速其死亡,避免耳道受到进一步损伤。

银杏叶,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能打通因脓化於堵的耳道血管或经络,活化血液,加快创口修复。

维生素B1,可缓解神经炎症及防止神经退化,有降低痛感的作用。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可以恢复创处神经;能减缓因神经受创而造成的不适或痛楚。

白僵菌不仅具有侵蚀虫体、加速其死亡并干化的作用,而且还能使虫体在短时间内分解、粉化,并随牛耳分泌物排出。

苏云金杆菌与白僵菌类似,对鳞翅类蚊虫有特殊侵蚀能力,能加速虫体的死亡和腐化,加速白僵菌的生效。

本发明药物不仅可减缓疼痛、扰平情绪,而且还能加速虫体死亡和粉化、加快排出、修复创处、杜绝后遗症,保证牛的健康发育和驱使。本发明药物配伍科学、合理,方中组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补充,可以综合治理牛耳道,疗效好、见效快。

使用方法:按体重5mg/kg的剂量每日向耳道壁均匀施药4-6次,连续施药3-5天即可全愈。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银杏叶药剂13g、维生素B1药剂1.5g、甲钴胺药剂2.5g分别粉碎,然后与白僵菌菌剂1.5g、苏云金杆菌菌剂1.5g在干燥、缺氧、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混匀,再加入蒜汁11g、茶油2.5g,调制成膏状物,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2,各步骤实施例1;其中,在使用前,将所述成膏状物用乙醇10g稀释。

实施例3,各步骤实施例1;其中,在使用前,将所述成膏状物用乙醇20g稀释。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每0.1g维生素B1药剂中含维生素B1 4mg、每0.25g甲钴胺药剂中含甲钴胺0.6mg、每1g白僵菌菌剂中含白僵菌107cfu-108cfu、每1g苏云金杆菌菌剂中含苏云金杆菌107cfu-108cfu 。

三组实施例的试验效果如下:随机选取10头飞虫入耳的病牛(入耳时间不明),注射镇定剂后施发明药物,持续五天;第六天利用耳镜对10头病牛进行检查,所有病牛均已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