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部感染的中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虽然国内外对于治疗肺部、咽喉疾病的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往往以化学药物居多,而对标本兼治的中成药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的口服液体制剂更少。源于古方中的养阴清肺汤(清代喉科专著《重楼玉钥》)的养阴清肺制剂常被用于治疗肺部和咽喉的疾病,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主要包括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8味药材,其中各药材的作用为:地黄养阴清热;玄参、麦冬养阴生津、泻火解毒;牡丹皮凉血消肿;白芍养血益阴;川贝母化痰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利用经典古方,结合现代制剂方法,尽可能多地提取并保持其有效成分,以使其尽量发挥药效是当前中药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当前市场上常用的养阴清肺制剂主要包括膏剂和丸剂。其中膏剂有服用不便,生物利用度低,内在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而丸剂的制备是通过将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炼蜜制成,其缺点在于其由药材细粉直接制成使其崩解较慢而造成生物利用度较低。所以目前治疗中迫切需要一种服用方便,药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剂。
针对此种情况,本发明结合现代化制剂方法,利用上述药材,尽量多地提取其有效成分,将其制备成口服液,来克服其他剂型的上述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肺部感染的中药,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止咳效果的中药组合物。
2.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肺部感染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2-8重量份、大枣3-10重量份、辛夷2-6重量份、甘草2-8重量份、生姜8-12重量份、金银花2-6重量份、白芷3-7重量份、陈皮4-12重量份、连翘10-14重量份、知母2-6重量份、地龙5-15重量份、黄芩苷3-9重量份、甘草2-6重量份、荆芥6-12重量份、防风5-10重量份、薄荷脑5-15重量份、青蒿3-7重量份、安息香5-20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2重量份、大枣3重量份、辛夷2重量份、甘草2重量份、生姜8重量份、金银花2重量份、白芷3重量份、陈皮4重量份、连翘10重量份、知母2重量份、地龙5重量份、黄芩苷3重量份、甘草2重量份、荆芥6重量份、防风5重量份、薄荷脑5重量份、青蒿3重量份、安息香5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8重量份、大枣10重量份、辛夷6重量份、甘草8重量份、生姜12重量份、金银花6重量份、白芷7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连翘14重量份、知母6重量份、地龙15重量份、黄芩苷9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防风10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青蒿7重量份、安息香20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5重量份、大枣6重量份、辛夷4重量份、甘草5重量份、生姜10重量份、金银花3重量份、白芷5重量份、陈皮8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知母4重量份、地龙10重量份、黄芩苷6重量份、甘草4重量份、荆芥9重量份、防风8重量份、薄荷脑10重量份、青蒿5重量份、安息香12重量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材料廉价,易得;
(2)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止咳效果的中药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治疗肺部感染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2-8重量份、大枣3-10重量份、辛夷2-6重量份、甘草2-8重量份、生姜8-12重量份、金银花2-6重量份、白芷3-7重量份、陈皮4-12重量份、连翘10-14重量份、知母2-6重量份、地龙5-15重量份、黄芩苷3-9重量份、甘草2-6重量份、荆芥6-12重量份、防风5-10重量份、薄荷脑5-15重量份、青蒿3-7重量份、安息香5-20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2重量份、大枣3重量份、辛夷2重量份、甘草2重量份、生姜8重量份、金银花2重量份、白芷3重量份、陈皮4重量份、连翘10重量份、知母2重量份、地龙5重量份、黄芩苷3重量份、甘草2重量份、荆芥6重量份、防风5重量份、薄荷脑5重量份、青蒿3重量份、安息香5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8重量份、大枣10重量份、辛夷6重量份、甘草8重量份、生姜12重量份、金银花6重量份、白芷7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连翘14重量份、知母6重量份、地龙15重量份、黄芩苷9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防风10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青蒿7重量份、安息香20重量份。
优选的,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黄芪5重量份、大枣6重量份、辛夷4重量份、甘草5重量份、生姜10重量份、金银花3重量份、白芷5重量份、陈皮8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知母4重量份、地龙10重量份、黄芩苷6重量份、甘草4重量份、荆芥9重量份、防风8重量份、薄荷脑10重量份、青蒿5重量份、安息香12重量份。
病例一:
王某,男,43岁。感冒咳嗽高热以及肺部感染1周后,经抗炎抗病毒静滴无效,服用本发明中药2天即愈。
病例二:
张某,女,33岁。肺部感染,高热38-39.5摄氏度,经用抗炎愈比林等药治疗一周后无效,服本发明中药治疗5天,热退如常。
病例三:
李某,男,22岁。患有咽炎半个月余,并且伴有肺部感染,期间服用消炎药,一直未愈。给予本发明中药4天后,患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