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骨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踝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中采用的接骨板。
背景技术:
胫骨下端为后踝,后踝骨折时,需要利用固定装置对后踝进行内固定手术,常用的固定装置为接骨板和螺钉,现有的接骨板为金属钛制成的条状的板,接骨板与骨接触的面为平面,进行固定手术时,螺钉锁紧后,接骨板要对骨折部位有一定的力,需要保证接骨板与胫骨和后踝紧密接触。
由于胫骨、踝骨的侧面是曲面并不是平面,在使用中,接骨板与踝骨不能严密贴合,接骨板对骨固定不牢靠,施加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结构简单、可与胫骨和后踝紧密贴合。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包括长条板状的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为曲面,所述下侧面与外踝外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包括一体构成的胫骨贴合部和关节贴合部,所述关节贴合部的长度小于所述胫骨贴合部的长度。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所述胫骨贴合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复合孔,每个复合孔均为两个通孔相交而成,两个通孔分别为带螺纹通孔和不带螺纹通孔,所述关节贴合部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尺寸相同的锁定螺钉孔。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所述接骨板本体采用纯钛或钛合金制成。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所述胫骨贴合部与所述关节贴合部的连接处所成的角度为170度。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所述关节贴合部的宽度与所述胫骨贴合部的宽度相等。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多个所述复合孔的尺寸不同。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其中,所述接骨板本体的边缘设置倒角,所述接骨板本体边缘的厚度小于接骨板本体中间的厚度。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包括长条板状的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包括一体构成的胫骨贴合部和关节贴合部,关节贴合部的长度小于胫骨贴合部的长度,结构简单;接骨板本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为曲面,下侧面可与后踝外侧面紧密贴合,胫骨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胫骨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关节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后踝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相应位置指的是被接骨板本体的胫骨贴合部和关节贴合部覆盖的位置,胫骨贴合部可与胫骨紧密贴合,关节贴合部可与后踝紧密贴合,更贴合骨折部位。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中,所述胫骨贴合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复合孔,多个所述复合孔的尺寸不同,每个复合孔均为两个通孔相交而成,两个通孔分别为带螺纹通孔和不带螺纹通孔,带螺纹通孔与锁定螺钉配合使用,锁定螺钉穿过带螺纹通孔锁入骨头以起支撑骨头的作用,不带螺纹通孔为加压孔,其与不带螺纹的标准螺钉配合使用,利用外部加压将标准螺钉压入骨头中,使接骨板与骨头压紧,在外踝骨折处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带螺纹通孔或不带螺纹通孔,便于医生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后踝内侧用接骨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包括长条板状的接骨板本体1,接骨板本体1的上侧面12和下侧面11均为曲面,下侧面11与后踝外侧面紧密贴合,接骨板本体1包括一体构成的胫骨贴合部111和关节贴合部112,胫骨贴合部111与关节贴合部112的连接处所成的角度117为170度,关节贴合部112的长度115小于胫骨贴合部111的长度116,关节贴合部112的宽度113与胫骨贴合部111的宽度114相等。
再结合图3和图5所示,接骨板本体1的上侧面12和下侧面11均为曲面,下侧面11与后踝外侧面紧密贴合,胫骨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胫骨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关节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后踝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相应位置指的是被接骨板本体的胫骨贴合部和关节贴合部覆盖的位置,胫骨贴合部可与胫骨紧密贴合,关节贴合部可与后踝紧密贴合,更贴合骨折部位。
如图1和图2所示,胫骨贴合部11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复合孔13,三个复合孔13的尺寸不同,每个复合孔13均为两个通孔相交而成,两个通孔分别为带螺纹通孔131和不带螺纹通孔132,关节贴合部11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尺寸相同的锁定螺钉孔14,锁定螺钉孔14用于将关节贴合部112与后踝贴合后锁紧。如图4所示,带螺纹通孔131的轴线均倾斜于接骨板本体1的下侧面设置。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的接骨板本体1可采用纯钛或钛合金制成。
如图1和图4所示,接骨板本体1的边缘设置倒角16,接骨板本体1边缘的厚度小于接骨板本体1中间的厚度。
如图5所示,胫骨10的下端为后踝20,后踝20发生骨折,需要在后踝骨折部位利用本接骨板30和螺钉进行内固定手术,以使骨折的骨头得到加固和复位:首先切口使骨折部位露出,将本接骨板30置于切口内的骨折部位,使下侧面11与后踝外侧面贴合,开孔将螺钉拧入锁定螺钉孔中将接骨板初步固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锁定螺钉与带螺纹通孔131配合或者选择标准螺钉与不带螺纹的通孔132配合使用,完成接骨板的植入,骨折块有移位时,选择不带螺纹的通孔,外部加压使标准螺钉穿过不带螺纹的通孔压入骨头,直至接骨板与骨头接触或者压紧,使骨折块复位,骨折部位的骨头需要支撑力时,选择带螺纹通孔,使锁定螺钉穿过带螺纹的通孔锁紧以使接骨板与骨头接触压紧。
本发明后踝内侧用接骨板中的接骨板本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为曲面,下侧面可与后踝外侧面紧密贴合,胫骨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胫骨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关节贴合部的下侧面的曲率与后踝外侧面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相应位置指的是被接骨板本体的胫骨贴合部和关节贴合部覆盖的位置,胫骨贴合部可与胫骨紧密贴合,关节贴合部可与后踝紧密贴合,更贴合骨折部位;胫骨贴合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复合孔,多个复合孔的尺寸不同,每个复合孔均为两个通孔相交而成,两个通孔分别为带螺纹通孔和不带螺纹通孔,带螺纹通孔与锁定螺钉配合使用,锁定螺钉穿过带螺纹通孔锁入骨头以起支撑骨头的作用,不带螺纹通孔为加压孔,其与不带螺纹的标准螺钉配合使用,利用外部加压将标准螺钉压入骨头中,使接骨板与骨头压紧,在后踝骨折处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带螺纹通孔或不带螺纹通孔,便于医生操作;每个复合孔13均为带螺纹通孔131和不带螺纹通孔132相交而成,形成的复合孔那个13的尺寸大于单一的带螺纹的孔和不带螺纹的孔的尺寸,便于医生在骨干上打孔。此外,采用此种复合孔,螺钉的植入角度有多种。
本接骨板采用金属钛制成,其可以在骨头完全愈合后移除或者留在原处。
本接骨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后踝外侧用接骨板成对使用,二者位于不同位置,二者的贴合面与后踝的不同位置贴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