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缩式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795阅读:2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缩式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缩式采血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之一。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采血针头人体伤害事故每年发生数百万次。美国医学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美国每年约发生100万人次医护人员意外被采血针扎伤事故,其中至少有千余人会被针头上附着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每次因采血针头断裂而被扎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产生的急救治疗费用为人均3000美元。

普通采血针导致的医疗风险不会低于注射器的医疗风险,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对安全采血丽法。2000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一份法律文件<联邦安全型注射器法>。该法案规定,今后美国临床医学界应尽可能采用安全型注射器以取代存在安全隐患的普通注射器产品。

国内外公司相继大力投入安全采血医疗器材的研发,目前市场上的安全采血针非常多,安全采血的局面已经打开,但要完全推广安全采血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安全才采血器材有很多不足,其一是生产成本很高;其二是生产工艺复杂;其三是生产质量难以保证;其四是医护人员操作繁琐;其五时安全功能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医护人员操作简单、安全的回缩式安全采血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缩式安全采血针,其特点在于包括针头和针管、扩套管和芯筒,其中针头与针管分别固定于芯筒的前端和后端并与芯筒的芯孔连通,所述芯筒可滑动地套置于扩套管内,且芯筒后部设有可与扩套管后部的卡扣相配合的具有卡槽的弹性扣片,芯筒通过该弹性扣片的卡槽与扩套管后部卡扣的扣接而固定于扩套管内并使针头伸出于扩套管前端。

优选地,上述扩套管(3)内壁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底部为平面上部为圆弧面的组合形,上述芯筒(4)外径截面形状为与扩套管(3)内壁截面形状相配合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底部为平面上部为圆弧面的组合形。

优选地,为进一步保障芯筒与扩套管扣接时更可靠,上述芯筒前部上侧壁上设有可与扩套管后部卡扣相配合的弹性扣片,所述芯筒前端设有凸环,上述扩套管后端开口部设有内凹止挡块,通过所述的弹性扣片与卡扣的配合和凸环与止挡块的配合可使芯筒在后退过程中不会和扩套管分离。

优选地,上述扩套管后部为上下长短不同的半圆形截面,其中上述卡扣设置于上部较长的半圆形截面的后端,上述内凹止挡块设置于下部较短的半圆形截面的尾端。

优选地,上述芯筒前部上侧壁上设有可与扩套管后部卡扣相配合的双弹性扣片,且双弹性扣片之间设有可卡置扩套管后端的卡扣的卡槽,通过所述的卡槽与卡扣的配合可使芯筒在后退的过程中不会和扩套管分离。

优选地,上述芯筒外壁上至少一侧面设有定位槽,扩套管内壁对应设有定位卡凸,通过该定位卡凸与定位槽的配合可使芯筒平稳而可靠的滑套于扩套管内,在采血过程中不会因为针头的摆动导致穿刺失败。

优选地,上述芯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一体设有连接件,上述针头装置于芯筒前端的连接件上,针管装置于芯筒后端连接件上。

优选地,为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上述扩套管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供医护人员操作扩套管的手柄,且该手柄与卡扣不在同一侧面方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芯筒和扩套管相结合的结构,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只需要将装有针头的芯筒装置于扩套管,并使针头伸出于扩套管前端,并通过芯筒弹性扣片的卡槽与扩套管卡扣的配合而使芯筒可靠地固定于扩套管内,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采血,而在采血完毕后,另一只手按压下芯筒后部的弹性扣片使弹性扣片上的卡槽脱离扩套管上的卡扣就可以安全而可靠并顺畅地将芯筒及针头向后滑出,并通过芯筒前部的弹性扣片与卡扣的配合和芯筒前端凸环与扩套管后端内凹止挡块的配合,从而将采血后的针头可靠地隐藏于扩套管内,可方便而安全地将采血后针头丢弃于垃圾筒中,既防止了采血针刺伤医护人员又防止了采血针被再次利用达到无菌安全采血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Ⅰ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Ⅰ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Ⅰ的状态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Ⅰ的状态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状态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状态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状态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状态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Ⅲ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缩式安全采血针,包括针头1和针管2、扩套管3和芯筒4,其中针头1与针管2分别固定于芯筒4的前端和后端并与芯筒4的芯孔连通,所述芯筒4可滑动地套置于扩套管3内,且芯筒4后部设有可与扩套管3后部的卡扣31相配合的具有卡槽42的弹性扣片41,芯筒4通过该弹性扣片41的卡槽42与扩套管3后部卡扣31的扣接而固定于扩套管3内并使针头1伸出于扩套管3前端。优选地,上述扩套管(3)内壁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底部为平面上部为圆弧面的组合形,上述芯筒(4)外径截面形状为与扩套管(3)内壁截面形状相配合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底部为平面上部为圆弧面的组合形。

为进一步保障芯筒与扩套管扣接时更可靠,上述芯筒4前部上侧壁上设有可与扩套管3后部卡扣31相配合的弹性扣片43,所述芯筒4前端设有凸环44,上述扩套管3后端开口部设有内凹止挡块32,通过所述的弹性扣片41与卡扣31的配合和凸环44与止挡块32的配合可使芯筒4在后退过程中不会和扩套管3分离。上述扩套管3既可以是如图1至图5所示的端面平整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6至图11所示的上下端面不一的结构,此时,上述扩套管3后部为上下长短不同的半圆形截面,其中上述卡扣31设置于上部较长的半圆形截面的后端,上述内凹止挡块32设置于下部较短的半圆形截面的尾端。

优选地,如图12-图17所示,上述芯筒4前部上侧壁上设有可与扩套管3后部卡扣31相配合的双弹性扣片43,且双弹性扣片之间设有可卡置扩套管3后端的卡扣31的卡槽46,通过所述的卡槽46与卡扣31的配合可使芯筒4在后退的过程中不会和扩套管3分离。优选地,上述芯筒4外壁上至少一侧面设有定位槽47,扩套管3内壁对应设有定位卡凸35,通过该定位卡凸35与定位槽的配合可使芯筒4平稳而可靠的滑套于扩套管3内,在采血过程中不会因为针头的摆动导致穿刺失败。

上述芯筒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一体设有连接件45,上述针头1装置于芯筒4前端的连接件45上,针管2装置于芯筒4后端连接件45上。为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上述扩套管3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供医护人员操作扩套管3的手柄33,且该手柄33与卡扣31不在同一侧面方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芯筒4和扩套管3相结合的结构,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只需要将装有针头1的芯筒4装置于扩套管3,并使针头1伸出于扩套管3前端,并通过芯筒4弹性扣片41的卡槽42与扩套管3卡扣31的配合而芯筒4可靠地固定于扩套管3内,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采血,而在采血完毕后,另一只手按压下芯筒4后部的弹性扣片41使弹性扣片41上的卡槽42脱离扩套管3上的卡扣31就可以安全而可靠并顺畅地将芯筒4及针头1向后滑出,并通过芯筒4前部的弹性扣片43与卡扣31的配合和芯筒4前端凸环44与扩套管3后端内凹止挡块32的配合,从而将采血后的针头1可靠地隐藏于扩套管3内,可方便而安全地将采血后针头1丢弃于垃圾筒中,既防止了采血针刺伤医护人员又防止了采血针被再次利用达到无菌安全采血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