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34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场禽类疫苗注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我国的禽类和畜类养殖模式已逐渐从个体散养养殖模式转向专业、集约化养殖模式。疫苗接种是劳动力密集型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接种人员和长时间注射操作。同时近年来,禽流感、猪流感疫情不断,接种疫苗次数更加频繁,使养殖户和兽医防疫人员工作量成倍增加。

传统注射器疫苗注射过程需手工推进,操作人员需长时间单手操作,注射速率慢且容易造成注射部位损伤,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注射精确度不高且不能保证每羽禽类接种剂量一致。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其他自动注射器,专利号为2011103298019和2006101190441的公开专利中,分别应用于注射化学试剂和医学试剂,实现了单次注射的自动化,但其功能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1)注射过程无法实现疫苗的连续供应;(2)电池内置在手持枪体内部,连续工作时易造成供电不足且增加了腔体手持的重量;(3)注射剂量不可调节,不满足不同禽类疫苗单次注射剂量不同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该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能完成疫苗的连续自动注射,移动电源、大剂量疫苗瓶采用分体式设计大大减轻了手持部分的重量,并能更加持久地供电,延长了工作时间,电路系统的设计也满足了不同注射剂量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电路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和注射管,所述电路系统的外接线一端与外部移动电源连接,移动电源置于人体腰部的储物袋中,实现与移动电源的分体式设计;所述电路系统控制并驱动丝杠螺母机构往复运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一次往复运动实现注射管的一次疫苗注射;所述注射管上固连有进液口,进液口上连接有吸液接头或者药瓶固定器,进液软管一端用于与吸液接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大剂量疫苗瓶连接,大剂量疫苗瓶置于人体腰部的储物袋中,实现与大剂量疫苗瓶的分体式设计;药瓶固定器用以直接插入小剂量疫苗瓶。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电路板、电机、限位开关、电源开关、选择按钮、显示面板和外接线,所述注射按钮、电机、限位开关、电源开关、显示面板固定于壳体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固定于显示面板四周,可通过选择按钮选择不同的单次注射剂量;所述外接线一端连接电源开关,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构件和活塞,丝杠一端和电机固连,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上的轴承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连接板、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构成;所述活塞杆上配合连接有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缸体、玻璃管、定位螺母和进液口;注射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的前端,注射接头内部有一个单向阀,注射过程中疫苗只能单向流出注射口;进液口通过螺纹连接和胶接固连在缸体的上端,连接在进液口上的吸液接头或者插瓶接头内部有一个单向阀,以实现注射过程中疫苗只能从进液软管或小剂量疫苗瓶进入缸体的功能;玻璃管配合于缸体内腔;缸体上开有凹形槽,用于操作者观察缸体内部活塞运动状况;定位螺母与缸体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凹槽上;玻璃管与活塞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开孔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固定在壳体上,导向杆使活塞杆的往复运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开关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能保证注射结束时装置内部疫苗残余量最小。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药瓶固定器或者第二药瓶固定器用于固定小剂量疫苗瓶,药瓶固定器内部设置有单向阀,实现注射过程中疫苗只能从小剂量疫苗瓶进入缸体的功能。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电源、大剂量疫苗瓶在工作时放置于腰间的分体式设计减轻了手持部分重量,可实现长时间供电;注射剂量可调且注射剂量精确,可匹配疫苗注射需要不同剂量的要求;通过注射按钮实现一次自动化注射,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注射接头;2、缸体;3、进液口;4、进液软管;5、活塞;6、玻璃管;7、定位螺母;8、活塞杆;9、连接板;10、铜螺母;11、导向杆;12、丝杠;13、外接线;14、电机;15、电路板;16、注射按钮;17、限位开关;18、电源开关; 19、轴承;20、壳体; 21、选择按钮;22、显示面板;23、吸液接头;24、第一药瓶固定器;25、第二药瓶固定器;26、插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吸液接头23和进液软管4,所述进液软管4采用橡胶材料,一端与吸液接头23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大剂量疫苗瓶连接。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源开关18,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螺母构件和活塞5,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所述活塞5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进液口3和进液软管4;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进液口3通过螺纹连接和胶接固连在缸体2的上端,进液口3上另一端连接有吸液接头23,吸液接头23内部有一个单向阀;吸液接头23另一端与进液软管4相连接;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5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吸液接头23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第一药瓶固定器24,所述第一药瓶固定器24一端与进液口3螺纹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小剂量疫苗瓶。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源开关18,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螺母构件和活塞5,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所述活塞5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进液口3;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进液口3通过螺纹连接和胶接固连在缸体2的上端,进液口3上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药瓶固定器24;第一药品固定器24另一端插入小剂量疫苗瓶;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5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第一药瓶固定器24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实施例3

参照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第二药瓶固定器25,所述第一药瓶固定器25一端与进液口3螺纹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小剂量疫苗瓶。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电源开关18、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源开关18,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螺母构件和活塞5,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所述活塞5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进液口3;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进液口3通过螺纹连接和胶接固连在缸体2的上端,进液口3上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药瓶固定器25;第二药品固定器25另一端插入小剂量疫苗瓶;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5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第二药瓶固定器25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实施例4

参照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吸液接头23和进液软管4,所述进液软管4采用橡胶材料,一端与吸液接头23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疫苗瓶连接。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路板15,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和螺母构件,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进液口3和进液软管4;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进液口3通过螺纹连接和胶接固连在缸体2的上端,进液口3上另一端连接有吸液接头21,吸液接头2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吸液接头21另一端与进液软管4相连接;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吸液接头21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实施例5

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插瓶接头26和第一药瓶固定器24,所述第一药瓶固定器24一端与插瓶接头26连接,另一端用于放入插入到插瓶接头26中的第二疫苗瓶。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路板15,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和螺母构件,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插瓶接头26;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插瓶接头26通过螺纹连接与固连在缸体上的进液口3相连接,插瓶接头26内部有一个单向阀;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插瓶接头26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实施例6

参照图12和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包括壳体20、电气系统、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注射管、插瓶接头26和第二药瓶固定器25,所述第二药瓶固定器25一端与插瓶接头26连接,另一端用于放入插入在插瓶接头26上的第二疫苗瓶;

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注射按钮16、电路板15、电机14、限位开关17、选择按钮21、显示面板22和外接线13,所述注射按钮16、电机14、限位开关17、显示面板22固定于壳体20的不同位置,且均与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选择按钮21固定于显示面板22四周;所述外接线13一端连接电路板15,另一端连接外部移动电源,外部移动电源放置在腰间的储物袋中。

所述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2和螺母构件,丝杠12一端和电机1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轴承19支撑,所述螺母构件由铜螺母10、连接板9、活塞杆8通过螺纹连接构成;

所述注射管包括注射接头1、缸体2、玻璃管6、定位螺母7、插瓶接头26;注射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2的前端,注射接头1内部有一个单向阀;插瓶接头26通过螺纹连接与固连在缸体上的进液口3相连接,插瓶接头26内部有一个单向阀;玻璃管6置于缸体2内部;定位螺母7与缸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定位螺母7固定安装在壳体20的凹槽中;玻璃管6与活塞杆8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9开孔连接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限位开关17位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行程的最左端。

如图3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外接线连接到移动电源;

2)通过操作选择按钮21选择所需疫苗注射量;

3)点击注射按钮16开始注射;

4)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螺母向远离注射口方向运动,注射管通过插瓶接头26吸取设定剂量的疫苗,然后电机14反转带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向靠近注射口方向运动,通过注射接头1连接的针头将疫苗注入动物体内,丝杠螺母运动到最左端触碰限位开关17后停止,即完成单次疫苗注射;

5)重复步骤3)即可完成对下一羽禽类对象的等量注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