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车,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起立行驶的康复轮椅车。
背景技术:
轮椅车是一种供下肢截瘫患者或年老体弱不能用双腿行走者乘坐的代步工具。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的满足残障人士生活自理需要,增加了多种功能,如增加了电动驱动功能,增加了站立式功能。然后轮椅车目前在结构和功能上仍不能满足各种适用人群的综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各部件可升降、旋转和调节的多功能可起立行驶的康复轮椅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多功能可起立行驶的康复轮椅车,包括护腿升降装置、可升降轮椅车脚托和轮椅车背部的升降装置,所述护腿升降装置包括活动竖杆,所述活动竖杆外侧面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活动竖杆套在固定竖杆内,所述固定竖杆外侧面设有椭圆孔,所述活动竖杆上端两侧各设有方形铁环和护腿带,所述方形铁环间设有凸形铁片,凸形铁片对称分布在方形铁环上,所述凸形铁片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凸形铁片、活动竖杆和固定竖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护腿带穿过方形铁环,所述护腿带首端设有梯形铁环,所述梯形铁环上设有铁片,所述铁片上设有插销棒,铁片和插销棒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插销棒下方设有圆筒;所述可升降轮椅车脚托,包括脚托轴,所述脚托轴左右两端设置脚托板,所述脚托板上方设置脚托支杆;所述脚托板以脚托轴为轴心,脚托支杆为支撑点,可进行90度翻转;所述轮椅车背部的升降装置包括座椅、靠背和底座,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连杆,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杆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穿过连杆与靠背连接,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还通过紧固装置与连杆连接,所述座椅与靠背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脚托竖杆通过螺丝螺合在轮椅车车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护腿带采用网状织物,表面一侧设有粘扣片。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棒为圆柱体,其直径小于圆筒内径,其高度高于圆筒高度,插销棒可插入圆筒内。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棒表面设有若干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分别位于连杆的两端。
作为优选,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底座转动配合,另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油缸。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所述的第三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安装在座椅上。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所述护腿升降装置通过凸形铁片螺合位置的改变、活动竖 杆深入固定竖杆的深度以及插销棒深入圆筒的深度来调整护腿带的保护位置。相比传统轮椅车,本实用新型适用人群范围更广,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舒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由于座椅与底座是转动配合,所以通过调节第一升降装置可以对靠背和座椅进行升降,进一步通过调节锁紧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可以调节靠背的倾斜度,同时第三升降装置也可以调节底座的角度,从而使得整个座椅和靠背都可以达到升降和角度调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竖杆,2-固定竖杆,3-方形铁环,4-护腿带,5-梯形铁环,6-铁片,7-插销棒,8-圆筒,9-粘扣片,10-卡槽,11-座椅,12-靠背,13-底座,14-第一升降装置,15-第二升降装置,16-紧固装置,17-第三升降装置,18-脚托板,19-脚托竖杆,20-轮椅车车架,21-脚托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可起立行驶的康复轮椅车,包括护腿升降装置、可升降轮椅车脚托和轮椅车背部的升降装置,所述护腿升降装置包括活动竖杆,所述活动竖杆外侧面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活动竖杆套在固定竖杆内,所述固定竖杆外侧面设有椭圆孔,所述活动竖杆上端两侧各设有方形铁环和护腿带,所述方形铁环间设有凸形铁片,凸形铁片对称分布在方形铁环上,所述凸形铁片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凸形铁片、活动竖杆和固定竖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护腿带穿过方形铁环,所述护腿带首端设有梯形铁环,所述梯形铁环上设有铁片,所述铁片上设有插销棒,铁片和插销棒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插销棒下方设有圆筒;所述可升降轮椅车脚托,包括脚托轴,所述脚托轴左右两端设置脚托板,所述脚托板上方设置脚托支杆;所述脚托板以脚托轴为轴心,脚托支杆为支撑点,可进行90度翻转;所述轮椅车背部的升降装置包括座椅、靠背和底座,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连杆,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杆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穿过连杆与靠背连接,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还通过紧固装置与连杆连接,所述座椅与靠背转动配合;所述脚托竖杆通过螺丝螺合在轮椅车车架上;所述护腿带采用网状织物,表面一侧设有粘扣片;所述插销棒为圆柱体,其直径小于圆筒内径,其高度高于圆筒高度,插销棒可插入圆筒内;所述插销棒表面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的第一升降装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分别位于连杆的两端;第一升降装置的一端与底座转动配合,另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油缸;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所述的第三升降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安装在座椅上。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