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拘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718阅读:2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拘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鼠拘束装置。



背景技术:

将小鼠固定在某个地方不让其随意走动,来限制小鼠自由活动时的装置。在很多实验研究中,需要将小鼠限制在狭小空间内限制小鼠自由活动建立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小鼠拘束装置,能提供狭小空间限制小鼠自由活动,又不会因限制小鼠活动而对小鼠身体造成伤害,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的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鼠拘束装置,包括透明的管状容器,所述管状容器底端为锥形端,管状容器顶部带有管盖,所述锥形端上设有通孔A,所述管盖上设有通孔B,所述管状容器管身上设有若干通孔C。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C等间隔、轴向设有5圈,每圈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C。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容器顶部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12个通孔D,所述通孔D位于通孔C和管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容器与管盖的连接处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E,所述管盖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F,所述通孔E与通孔F正对。

优选的,所述通孔A、通孔B和通孔C的直径均为0.5cm。

优选的,所述通孔D的直径均为0.3cm。

优选的,所述通孔E和通孔F的直径均为0.3cm。

优选的,所述管状容器为50mL聚丙烯离心管。

进一步的,第一圈通孔C设于7.5ml体积刻度线处,第二圈通孔C设于17.5ml体积刻度线处,所述通孔D设于50ml体积刻度线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A设于锥形端中央,所述通孔B设于管盖中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提供狭小空间限制小鼠自由活动,又不会因限制小鼠活动而对小鼠身体造成伤害,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状容器、2-管盖、3-通孔A、4-通孔B、5-通孔C、6-通孔D、7-通孔E、8-通孔F。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小鼠拘束装置,包括透明的管状容器1,管状容器1底端为锥形端,管状容器1顶部带有管盖2,锥形端上设有通孔A3,管盖2上设有通孔B4,管状容器1管身上设有若干通孔C5。进一步的,通孔A3设于锥形端中央,通孔B4设于管盖2中央。进一步的,通孔C5等间隔、轴向设有5圈,每圈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C5。进一步的,管状容器1顶部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12个通孔D6,通孔D6位于通孔C5和管盖2之间。

进一步的,管状容器1与管盖2的连接处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E7,管盖2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4个通孔F8,通孔E7与通孔F8正对。通孔D、通孔E、通孔F为辅助排便孔。优选的,通孔A3、通孔B4和通孔C5的直径均为0.5cm。优选的,通孔D6的直径均为0.3cm。优选的,通孔E7和通孔F8的直径均为0.3cm。优选的,管状容器1为50mL聚丙烯离心管。进一步的,第一圈通孔C5设于7.5ml体积刻度线处,第二圈通孔C5设于17.5ml体积刻度线处,通孔D6设于50ml体积刻度线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取下管盖,将小鼠放入管状容器中,将小鼠尾巴从管盖中央的通孔B中拿出,使其露在面,然后漩紧管盖。

利用50mL聚丙烯离心管制作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方法如下:

(1)取50mL聚丙烯离心管,漩紧离心管主体与离心管盖。用记号笔在离心管主体的底端(圆锥体)及离心管盖中央分别各做1个标记;离心管主体5mL刻度线和10mL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线、15mL刻度线和20mL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线、25mL刻度线和30mL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线、35mL刻度线和40mL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线、45mL刻度线和50mL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线,此4个刻度线每个刻度线一周及离心管盖侧边一周分别均匀做4个标记;离心管主体50mL刻度线一周均匀做12个标记;

(2)用电钻在做好标记的地方打孔,每打一个孔用直尺测量孔直径的大小以免过大或过小;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操作方便,能很好地限制小鼠活动范围(不能掉头或掉转),且又不会因限制小鼠活动而对小鼠身体造成伤害,小鼠可自由呼吸和排便,为医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本小鼠拘束装置可用于“上火”动物模型的制造。现代医学认为“上火”是机体对应激负荷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的不协调的多系统的应激反应,因此,寻找合适的应激动物模型对推进应激和“上火”研究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关于应激的产生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方面的研究,通过电刺激、热刺激、冷刺激、夹尾和拘束等试验方法,建立了各种应激动物模型,故本小鼠拘束装置可用于“上火”动物模型的制造。如《不同干制方式苦瓜茶的品质差异及其“降火”相关活性》(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中亦采用了类似模型评价了不同干制方式苦瓜茶的“降火”相关活性差异,但是该模型的装置未标准化,且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