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19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护理产品,具体是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



背景技术:

在中国和全世界,一次性纸尿裤在被广泛的使用着。一般来说,一个宝宝在学会自己完成上厕所之前应该会用掉5000-8000片纸尿裤。在中国,宝宝们每年将会使用掉几百万片纸尿裤。而且伴随着使用后的纸尿裤而来的就是肮脏和臭气,会使空间的空气不清新。因此人们往往立即将使用后的纸尿裤直接扔进垃圾桶,然而垃圾桶就会臭气熏天。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我们会将脏的纸尿裤先扔进垃圾袋里然后再扔进垃圾箱。所以我们在给宝宝换纸尿裤的时候需要一个这样的袋子的,并在需要时能及时拿到;同样,湿巾也是宝宝换纸尿裤时所需的常用工具,因此在我们需要换纸尿裤的时候附近也应该有湿巾。所以一个能为用户们带来方便清理和不污染环境的处置的一次性纸尿裤是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包括本体和清洁处理装置,所述清洁处理装置位于本体的背面,清洁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环保垃圾袋、第一层可移动封盖、清洁湿巾、盒子、第二层可移动封盖、第一层开启标识、第二层开启标识和多孔部件,清洁处理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本体上,底座采用中空结构并且盒子和环保垃圾袋均放置在底座内部,底座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层开启标识和第一层可移动封盖,第一层可移动封盖外部放置有清洁湿巾,清洁湿巾外部设置有第二层开启标识和第二层可移动封盖,第二层可移动封盖设置有刀模线压痕,刀模线压痕上设置有多孔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本体上设置有弹性腰围、魔术扣贴、立体防漏护卫和可调节前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座通过自备胶连接在本体上,刀模线压痕的形状为椭圆形,多孔部件采用透明的塑料膜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收纳和携带;该产品内设置有环保垃圾袋和清洁湿巾,使用者只需揭开第一层开启标识和第二层开启标识就可以取出环保垃圾袋和清洁湿巾,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使用完毕后可以将该产品放入环保垃圾袋中,可以隔绝使用后的纸尿裤带来的肮脏和臭气,不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清洁环保纸尿裤的爆炸图。

图2为清洁环保纸尿裤中清洁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清洁环保纸尿裤中清洁处理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1-本体,2-清洁处理装置,3-环保垃圾袋,4-第一层可移动封盖,5-清洁湿巾,6-第二层可移动封盖,7-第-层开启标识,8-第二层开启标识,9-多孔部件,10-刀模线压痕,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清洁环保纸尿裤,包括本体1和清洁处理装置2,所述清洁处理装置2位于本体1的背面,清洁处理装置2包括底座11、环保垃圾袋3、第一层可移动封盖4、清洁湿巾5、盒子、第二层可移动封盖6、第一层开启标识7、第二层开启标识8和多孔部件9,清洁处理装置2通过底座11固定在本体1上,底座11采用中空结构并且盒子和环保垃圾袋3均放置在底座11内部,底座1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层开启标识7和第一层可移动封盖4,第一层可移动封盖4外部放置有清洁湿巾5,清洁湿巾5外部设置有第二层开启标识8和第二层可移动封盖6,第二层可移动封盖6设置有刀模线压痕10,刀模线压痕10上设置有多孔部件9。本体1上设置有弹性腰围、魔术扣贴、立体防漏护卫和可调节前腰。底座11通过自备胶连接在本体1上,刀模线压痕10的形状为椭圆形,多孔部件9采用透明的塑料膜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父母将第二层开启标识8揭开,取出清洁湿巾5,父母可以利用清洁湿巾5随时随地为宝宝清洁身体,十分方便;将第二层可移动封盖6移开,揭开第一层开启标识7,取出环保垃圾袋3,将换下的纸尿裤放入环保垃圾袋3中,可以隔绝使用后的纸尿裤带来的肮脏和臭气,不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妈妈们单独带宝宝出门旅行就不用担心会忘记带湿巾,更不用去垃圾堆扔宝宝使用过的纸尿裤,帮宝宝更换纸尿裤的时候,父母只需拿一块新的纸尿裤去更换,无需到处寻找纸巾,更不用担心别人进入房间感觉臭气熏天,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收纳和携带;该产品内设置有环保垃圾袋3和清洁湿巾5,使用者只需揭开第一层开启标识7和第二层开启标识8就可以取出环保垃圾袋3和清洁湿巾5,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使用完毕后可以将该产品放入环保垃圾袋3中,可以隔绝使用后的纸尿裤带来的肮脏和臭气,不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使用效果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