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84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病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的病床在摇高床头时,床垫的尾端离床尾有20~30厘米的距离,这样当病人躺在摇高床头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床垫与病人一并下滑。当然,只需摇高床尾,就能够避免病人下滑,但是床垫照样会下滑。床垫的下滑就会影响病区的美观,增加护理人员晨间护理的工作量,耗时耗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床垫下滑的病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床,包括床框、位于床框内的床板以及位于床板上的床垫,床框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摇高床头的摇手,所述床板的下方与床垫的尾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可升降的挡板,挡板通过气缸驱动,床板上位于挡板的正上方开设有供挡板上下活动的通孔,且挡板上升时正好能够顶住床垫阻挡其下滑,病床还包括微控制器以及由接收器和发射器组成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相连,微控制器与气缸相连,接收器设置于靠近床头处床板的外侧边上,发射器设置于靠近床头处床框的内侧边上,发射器与接收器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病床,当通过摇手摇高床头时,挡板会自动升起顶住床垫,通过挡板阻挡床垫下滑,从而增加病区的美观,减少护理人员晨间护理的工作量,省时省力;当床头复位后,挡板会又会自动下降恢复至原位;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床头处于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床头摇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床头处于常态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控制部分电路图。

图中所示:1、床框 2、床板 3、床垫 4、摇手 5、挡板 6、气缸 7、通孔 8、微控制器 9、红外线传感器 91、接收器 92、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病床,包括床框1、位于床框1内的床板2以及位于床板2上的床垫3。床框1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摇高床头的摇手4。床板2的下方与床垫3的尾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可升降的挡板5,一般挡板5距离床尾20~30厘米。挡板5通过气缸6驱动,气缸6固定于床板2的下方。床板2上位于挡板5的正上方开设有供挡板5上下活动的通孔7,且挡板5上升时正好能够顶住床垫3阻挡其下滑。此外,本实用新型病床还包括微控制器8以及由接收器91和发射器92组成的红外线传感器9,微控制器8采用型号为AT89C511的单片机。红外线传感器9与微控制器8相连,微控制器8与气缸6相连。接收器91设置于靠近床头处床板2的外侧边上,发射器92设置于靠近床头处床框1的内侧边上,发射器92与接收器91相对设置。具体讲,当床头摇高时,发射器92与接收器91相对错开,接收器91无法接收到来自于发射器92的红外线信号;当床头复位时,发射器92与接收器91相对设置,接收器91可以接收到来自于发射器92的红外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病床,当通过摇手4摇高床头时,发射器92与接收器91错开,红外线传感器9将该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8,由微控制器8控制气缸6的活塞连杆伸出,驱动挡板5升起穿过通孔7并顶住床垫3,从而阻挡床垫3下滑;当床头复位后,接收器91与发射器92相对并接受信号,红外线传感器9将该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8,由微控制器8控制气缸6的活塞连杆复位,驱动挡板5下降复位。本实用新型病床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