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压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06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线盒,尤其是一种医用压线盒。



背景技术:

所有的外科手术都需要通过结扎,缝合等方式来止血,游离,因此丝线也成为了每台手术必不可少的一次性用品,而根据所结扎,缝合组织的不同,丝线又分为1,4,7,号三个类型,且本身又具备易缠绕打结等特性,传统放置丝线的方法是将其直接压在治疗巾下面,由于治疗巾重力不够且放置不规范经常导致丝线缠绕,使用和更换时极不方便,且影响器械台整洁,最终影响手术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易抽取不打结的医用压线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压线盒,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盒身、合页板、盒盖、弹性元件,所述盒身与盒盖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连接,盒身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合页板沿盒身的开口端往封闭端方向布置,合页板具有至少两块且间距布置于盒身内,合页板内端与盒身未开口端之间设有针线筒放置空间,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盒盖上且与每块合页板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元件的工作端设置有贴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二转动装置,所述合页板与盒身通过第二转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第二转动装置均为销轴。

进一步的是所述盒身与盒盖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扣锁和扣环。

进一步的是所述盒盖设置有消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医用压线盒,在合页板下方分别放置不同的丝线,丝线前端露出开口端一到二厘米,压上合页板,盖上盒盖,使丝线呈备用状态。由于合页板和弹性元件的双重压力,抽取丝线时不会打结缠绕,且方便更换,并能保持整洁,完美配合手术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1中的标号:1-贴片、2-弹性元件、3-第一转动装置、4-合页板、5-第二转动装置、6-盒身、7-盒盖、8-消毒孔、9-扣环、10-扣锁、11-针线筒放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医用压线盒,包括第一转动装置3、盒身6、合页板4、盒盖7、弹性元件2,所述盒身6与盒盖7通过第一转动装置3连接,盒身6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合页板4沿盒身6的开口端往封闭端方向布置,合页板4具有至少两块且间距布置于盒身6内,合页板4内端与盒身6未开口端之间设有针线筒放置空间11,所述弹性元件2设置在盒盖7上且与每块合页板4相对应。所述盒盖7通过第一转动装置3能够盖住盒身6,所述内端即合页板4靠近封闭端的一边,使用时,放置在盒身6的针线露出所述开口端一到二厘米,非常方便抽取,所述合页板4用来压制针线筒放置空间11中的针线,使针线不会打结,便于抽取,所述盒盖7设置的与每块合页板4相对应的弹性元件2是为了加大压制力,使针线受到双重压力,避免针线打结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2可以是简单的弹簧、橡胶块,但为了使弹性元件2与合页板4接触更加全面,贴合更加完整,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弹性元件2的工作端设置有贴片1,设置有所述贴片1后,避免发生弹性元件2与合页板4接触不充分,使得弹性元件2弯折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合页板4转动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更加简单,作为优选的方式,合页板4与盒身6通过第二转动装置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与第二转动装置5,可以是滚珠、轴承、销轴,因为使用过程中,转动部分难免会受损,为了更换的方便,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与第二转动装置5均为销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盒身6与盒盖7简单的可闭合在一起即可,但为了避免使用时,工作人员误碰盒盖7,导致盒盖7翘起,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盒身6与盒盖7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扣锁10与扣环9,使用时,转动盒盖7压住盒身6,再将扣锁10与扣环9扣在一起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盒盖7可以为一个简单的封闭盖体,但在做手术时,对医用器械的清洁程度,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经常会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若每次消毒都需要打开盒盖7,会十分麻烦,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盒盖7设置有消毒孔8,消毒时,即使盖上盒盖7,通过消毒孔8,也能对内部部件达到消毒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