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胃减容球囊的止逆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胃减容球囊作为物理治疗肥胖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球囊占据了胃内空间,减少了胃的容量,使患者少量进食即产生饱胀感,从而通过控制进食量达到控制和改善体重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球囊的单向阀有时密闭不严,球囊内液体会产生泄露,导致球囊体积减小,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胃减容球囊使用过程中单向阀的泄漏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胃减容球囊用止逆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胃减容球囊用止逆装置,包括止逆阀门(1)、扁形管(4)和细圆管(5),所述止逆阀门(1)与扁形管(4)相连接,止逆阀门(1)中的注射口(2)与扁形管(4)之间有缝隙(3)连通;所述扁形管(4)的末端连接细圆管(5),细圆管(5)的侧壁上开有一条缝隙(6),扁形管(4)可经由此缝隙与外界相通。
所述止逆阀门(1)为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扁形管(4)和细圆管(5)为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柔软且有弹性,平时扁形管的内壁紧贴在一起。
所述胃减容球囊用止逆装置,临床使用时,在一定压力下,液体或气体可以从注射口(2)通过缝隙(3)进入扁形管(4),通过细圆管(5)管壁的缝隙(6)进入球囊内。球囊随着液体的注入而不断地充盈,扁形管(4)受到挤压,管壁紧紧贴在一起,球囊内的液体无法逸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安装本止逆装置的球囊被注入液体而膨胀,由于球囊的高弹性对其内部的液体产生较大的压力,该压力也同时作用于注射口端的缝隙(3)和扁形管(4),增加了缝隙和扁形管的密封力,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同时,该止逆装置通过将胃减容球囊受到胃部挤压的挤压力转化为封闭球囊内液体逆流的密封力,通过挤压密闭扁形管(4)和细圆管侧壁缝隙(6)两层措施来实现球囊内液体的止逆效果,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胃减容球囊用止逆装置的构造图。
1.止逆阀门,2.注射口,3.缝隙,4.扁形管,5.细圆管,6.缝隙。
图2胃减容球囊止逆装置与胃减容球装配图。
7.止逆装置,8.胃减容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胃减容球囊用止逆装置,包括止逆阀门(1)、扁形管(4)和细圆管(5)。止逆阀门(1)与扁形管(4)相连接,阀门(1)中的注射口(2)与扁形管(4)之间有缝隙(3)连通;扁形管(4)的末端连接细圆管(5),细圆管的管壁上开有一条缝隙(6),扁形管(4)可通过缝隙(6)与外界相通。所述止逆阀门(1)、扁形管(4)和细圆管(5)为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
图2示意了胃减容球囊与止逆装置的装配实例,本实例中胃减容球囊与止逆装置采用粘合剂粘结在一起,密封、牢固。使用前的胃减容球囊需要抽空、折叠成细长条状,以便送入胃内。
使用时,胃减容球囊由专用的输送系统置入胃内,并通过该输送系统经由止逆装置向球囊内注入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液体从注射口(2)通过缝隙(3)进入扁形管(4),通过扁形管末端的细圆管(5)管壁上的缝隙(6)进入球囊内。球囊随着液体的注入而不断充盈,其内部压力也不断增大,扁形管(4)受到挤压,管壁紧紧贴在一起,球囊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扁形管(4)逸出;同时注射口(2)端的缝隙(3)也因压力而紧紧闭合,阻断回流通道,实现双重止逆功能。同时,胃减容球囊置入胃内,球囊会受到胃壁的挤压,该挤压力也会提高止逆装置的止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