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护理床。
背景技术:
护理床是一种常用的护理用医疗器械,现有护理床主要固定于病房内,不便于移动,当病房内的病患突发状况时,需要另外推移动式推车将病患推至急救室,而推取移动式推车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易耽误病患的治疗时间,且部分病患不宜移动,不宜将病患由护理床直接移至推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护理床,解决现有技术中护理床移动不便导致浪费病患急救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护理床,包括,
水平设置的床体;
均上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的至少三个支撑脚;
一一对应且靠近所述支撑脚下端设置的滚轮;及
一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脚的可升降支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一端与所述滚轮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脚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通过一销轴与第三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二连接件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脚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三连接件靠近所述支撑脚下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滚轮两侧。
优选的,所述销轴与所述滚轮中心轴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连接。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所述支撑脚一端向外延伸出一控制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件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下端包覆有一柔性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和可升降支架,一方面便于床体的随时移动,为病患的抢救争取时间,且可避免移动病患身体;另一方面滚轮可通过可升降支架相对支撑脚上下移动,使得作为护理床使用时,滚轮向上运动,支撑脚下端触地,稳定性高,急救时,滚轮向下运动起支撑作用,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护理床的移动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护理床的固定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护理床,包括,
水平设置的床体1;
均上端与所述床体1固定连接的至少三个支撑脚2;
一一对应且靠近所述支撑脚2下端设置的滚轮4;及
一连接所述滚轮3与所述支撑脚2的可升降支架3,其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3,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均一端与所述滚轮4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脚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2另一端通过一销轴5与第三连接件33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3远离第二连接件32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脚2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1相对第三连接件33靠近所述支撑脚2下端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3均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滚轮4两侧,从而便于整体连接的均衡性。相对应的,所述销轴5与所述滚轮4中心轴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33一端连接。
其中,如图1~4所示,当需要本实施例护理床固定于病房内时,销轴5带动第三连接件33向上转动,进而带动滚轮4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支撑脚2底部支撑于地面上,其有利于增加床体1的稳定性,避免床体1随滚轮移动;当需要急救时,将床体1向上提起使支撑脚2下端脱离地面,滚轮4在重力作用下一起向下运动并突出至支撑脚2下端,同时销轴5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3铰接位置会形成一钝角,即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三连接件33形成一向下弯折的折线,放下床体1,滚轮4触地,而支撑脚2在床1体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三连接件33形成的折线继续弯折,钝角的角度逐渐减小,第三连接件33相对支撑脚2向下转动直至销轴5抵接于支撑脚2侧壁上,支撑脚2、可升降支架3、滚轮4三者之间完成固定,移动床体1即可使滚轮4转动进行急救。本实施例可移动式护理床操作简单,仅仅需要将支撑脚2脱离地面一定高度,然后复位即可,任何护士都可以简单实现,极大的节省了时间,为病患的急救争取了时间。
相对应的,当护理床需要固定时,一人将床体1抬起至滚轮4脱离地面一定高度,另一人向上拉起销轴5,放下床体1即可。
为了提高护理床固定的便捷性,避免两个人才能操作,本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33相对所述支撑脚2一端向外延伸出一控制件34,操作时手部将床体1抬起,脚部驱动控制件34使第三连接件33相对支撑脚2向上转动,从而使销轴5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滚轮4向上运动,然后放下床体即可。
为了避免因控制件34重量较大而导致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三连接件33之间形成一向上弯折的折线,使得床体1放下时第三连接件33相对支撑脚2向上转动,不利于支撑脚2、可升降支架3和滚轮4之间的固定,故本实施例所述控制件34相对所述第三连接件33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三连接件33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使得控制件34和销轴5均位于支撑脚2一侧设置,且均能够产生使第三连接件33向下转动的重力,从而保证床体1抬起、放下即可实现滚轮4支撑地面。
而为了增加支撑脚2支撑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脚2下端均包覆有一柔性防滑层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和可升降支架,一方面便于床体的随时移动,为病患的抢救争取时间,且可避免移动病患身体;另一方面滚轮可通过可升降支架相对支撑脚上下移动,使得作为护理床使用时,滚轮向上运动,支撑脚下端触地,稳定性高,急救时,滚轮向下运动起支撑作用,便于移动。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