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979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件,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减压等。有些重症病人,无法进食,便需要通过鼻腔的胃管进食。

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胃管的位置,通常采用线绳固定,线绳固定胃管经过耳朵在下颚处打结,从而固定住胃管。

然而,时间一长,线绳与皮肤接触的位置就容易产生压疮,严重的压疮会导致皮肤溃烂,坏死皮肤,进而影响病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带,以克服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其中,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所述线绳主体的至少一侧平面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

上述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其中,所述线绳主体的两侧平面均覆盖有所述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

上述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其中,所述线绳主体的中间段覆盖有所述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线绳主体的至少一侧平面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在使用该防压疮胃管固定带时,将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的一面接触病人的皮肤,从而克服了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101,线绳主体101的一侧平面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102。

使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时,将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102的一面接触病人的皮肤,从而克服了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201,线绳主体201的两侧平面均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202。

使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时,将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202的任意一面接触病人的皮肤,从而克服了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301,线绳主体301的中间段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302,并且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302覆盖在线绳主体301的中间段的两侧平面。

使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时,将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302的任意一面接触病人的皮肤,并且线绳主体301的两端因为没有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302,从而使得该防压疮胃管固定带能够很容易的进行打结,从而克服了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压疮胃管固定带包括:扁平式线绳主体,线绳主体的至少一侧平面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在使用该防压疮胃管固定带时,将覆盖有防止压疮的泡沫敷料层的一面接触病人的皮肤,从而克服了长时间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固定带导致病人脸部皮肤形成压疮进而影响病人健康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压疮的形成,保证了胃管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