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器官植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又称为电子耳蜗、仿生耳,是一种把声音信号换成电信号的特殊声电换能装置,通过植入电极至人耳部残存的听觉神经,将外部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刺激残存听觉神经,从而使患者部分恢复听力。这是目前唯一能够使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医学手段。
人工耳蜗包括设置声音处理器和植入体,声音处理器位于身体外部,植入体植入身体内部,声音处理器产生信号并发送给植入体;植入体接收信号,利用电极刺激螺旋神经节,将信号传给听神经,从而帮助患者产生听觉。
目前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电极较长,末端需要深入耳蜗深处,容易破坏耳蜗深部结构,损伤残余听毛细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该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线圈、密封管、内壳、接地电极、磁铁和密封膜;
其中,线圈接收声音处理器发送的信号;
密封管包覆在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外部,起到保护和密封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的作用;
内壳固定和保护内部的线圈和磁铁;
刺激电极用于接收声音处理器的信号并刺激耳蜗;
接地电极与刺激电极形成回路;
磁铁与声音处理器的磁铁相吸;
密封膜包覆在内壳和密封管外部形成圆形结构,起到保护和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线圈直径为0.08±0.002mm。
进一步地,刺激电极的电极线为0.2-0.25mm。
进一步地,接地电极的电极线为0.2-0.25mm。
进一步地,磁铁的直径为9.0±0.05mm,厚度为1.93±0.05mm。
进一步地,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圆形结构的直径¢3为21±1.0mm,厚度为3.6±0.2mm。
进一步地,人工耳蜗的圆形结构到刺激电极的末端长度L1为100±10mm。
进一步地,人工耳蜗的圆形结构到接地电极的末端长度L2为65±10mm。
进一步地,刺激电极头的直径¢2为0.6±0.1mm。
进一步地,接地电极头直径¢3为1.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电极设计,植入耳蜗6mm,不破坏耳蜗深部结构,不损伤残余听毛细胞,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参考电极则放在皮下,这样就形成大约100mm的电场,属于中央刺激,刺激的范围很大,而耳蜗的大小远远小于100mm的电场所能覆盖的范围,所以该电场可以刺激到整个耳蜗。这种刺激方式即没有干扰,也没有信息的丢失,更没有残存听力的损伤,是一个对完整声音输入到电极的刺激。
2.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线可采用经外耳道手术方式,避开面神经隐窝,手术风险降低,时间缩短,手术难度小,便于产品推广。
3.本实用新型的刺激电极直径可以小到0.6mm,使得耳蜗开窗最小,减少对耳蜗的破坏。
4.本实用新型的植入体主体薄至3.6mm,不破坏颅骨组织,无需磨骨槽放置植入体。
5.本实用新型的植入体主体轻,可轻至3.3g,可以减少移位、脱出、暴力损坏的可能,植入后不适感极轻微。
6.本实用新型的植入体密封使用高分子材料,可以减轻重量、确保支撑能力、密封性和生物兼容性更好。
7.本实用新型的材料成本最低,装配工艺较简单,整体造价最低,利润空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如图1所示。该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线圈1、密封管2、内壳3、刺激电极(+)4、接地电极(-)5、磁铁6和密封膜7。
其中,线圈1接收声音处理器发送的信号,线圈直径优选0.08±0.002mm。
密封管2包覆在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外部,起到保护和密封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的作用,可以采用不定型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甲基氢混合制成。
内壳3固定和保护内部的线圈和磁铁。内壳可以采用聚醚醚酮制成。内壳的外部采用与密封管相同的材料填充密封。
刺激电极4由铂/铱合金制成,例如铂:铱的重量比为90:10。刺激电极4植入耳蜗内6mm左右,用于接收声音处理器的信号并刺激耳蜗。刺激电极的电极线直径为0.2-0.25mm。
接地电极5由铂/铱合金制成,例如铂:铱的重量比为90:10。接地电极5植入耳廓后头皮下,与刺激电极4形成回路。接地电极的电极线直径为0.2-0.25mm。
磁铁6与声音处理器的磁铁相吸,使声音处理器附着在头部,同时使声音处理器的线圈与植入体的线圈位置一致,以明确信号。磁铁6选用永久磁铁。磁铁的直径优选9.0±0.05mm,厚度优选1.93±0.05mm。
密封膜7保护和密封内壳和密封管,形成圆形结构,可以采用不定型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甲基氢混合制成。
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所示,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圆形结构的直径¢3为
21±1.0mm;厚度为3.6±0.2mm。
人工耳蜗的圆形结构到刺激电极的末端长度L1为100±10mm。
人工耳蜗的圆形结构到接地电极的末端长度L2为65±10mm。
刺激电极头的直径¢2为0.6±0.1mm。
接地电极头直径¢3为1.0±0.5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