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式甲状腺疾病术后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术后会在患者脖颈处留下伤口,有时候还需要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
但是现有技术固定引流管时,直接将引流管与皮肤平行设置并使用胶带固定,这样患者翻身或者移动时,有可能将引流管对折而造成堵塞,还有可能直接将引流管拽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甲状腺疾病术后理疗装置,可以将引流管牢靠固定,并可以适应不同的引流管;可以避免引流管对折而阻塞;还可以通过活性磁石进行理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式甲状腺疾病术后理疗装置,包括固定带、限位皮袋、转动装置、夹持装置;
所述固定带采用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固定带两端通过魔术贴固定,所述固定带中部设有圆孔,所述固定带上绕所述圆孔外沿周向均布有第一线孔;
所述限位皮袋横截面呈环形,所述限位皮袋下端面内沿设有一圈环形袋沿,所述环形袋沿周向均布有与所述第一线孔一一配合的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第二线孔对齐后经由缝线固定,所述限位皮袋上端面外沿周向均布有带孔凸耳,穿过所述带孔凸耳插设有绳带;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被所述绳带拘限在所述限位皮袋内的球头、设在所述球头上的一对支撑臂,所述球头内设有孔道,每只支撑臂上分别设有一只矩形通孔;
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一对,每只支撑臂上分别设有一只所述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插设在所述矩形通孔内的矩形杆体、设在所述矩形杆体外端的挡块、设在所述矩形杆体内端的螺杆、插设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的双面夹板,所述矩形杆体上还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臂、双面夹板抵接;
所述双面夹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曲度,所述双面夹板上还密布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摩擦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摩擦头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头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摩擦头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上密布有活性磁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引流管经由所述圆孔、孔道后固定在所述夹持装置上:手持所述挡块将一对双面夹板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向外拉开,然后将引流管放在一对双面夹板之间,松开手后,一对双面夹板将引流管固定;本 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引流管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不小心拽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条的第一摩擦头、第二摩擦头增加与所述引流管的摩擦力,避免引流管滑出;所述第一摩擦头、第二摩擦头显露长度可以调节,进而调节对引流管的摩擦力,达到合适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可以将所述双面夹板翻转后再使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一弧面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曲度,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允许引流管随着所述转动装置在所述限位皮袋内弯折而弯折一定角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接将引流管平行帖在皮肤上的方案来讲,可以避免引流管呈180°对折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擦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11.魔术贴,12.圆孔,13.第一线孔,2.限位皮袋,21.环形袋沿,22.第二线孔,23.带孔凸耳,24.绳带,3.转动装置,31.球头,31a.孔道,32.支撑臂,32a.矩形通孔,4.夹持装置,41.矩形杆体,42.挡块,43.螺杆,44.螺母,45.双面夹板,45a.第一弧面,45b.第二弧面,45c.摩擦条,45c-1.第一摩擦头,45c-2.第二摩擦头,46.压缩弹簧,5.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可穿戴式甲状腺疾病术后理疗装置,包括固定带1、限位皮袋2、转动装置3、夹持装置4;
所述固定带1采用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固定带1两端通过魔术贴11固定,所述固定带1中部设有圆孔12,所述固定带1上绕所述圆孔12外沿周向均布有第一线孔13;
所述限位皮袋2横截面呈环形,所述限位皮袋2下端面内沿设有一圈环形袋沿21,所述环形袋沿21周向均布有与所述第一线孔13一一配合的第二线孔22,所述第一、第二线孔(13、22)对齐后经由缝线固定,所述限位皮袋2上端面外沿周向均布有带孔凸耳23,穿过所述带孔凸耳23插设有绳带24;
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被所述绳带24拘限在所述限位皮袋2内的球头31、设在所述球头31上的一对支撑臂32,所述球头31内设有孔道31a,每只支撑臂32上分别设有一只矩形通孔32a;
所述夹持装置4设有一对,每只支撑臂32上分别设有一只所述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插设在所述矩形通孔32a内的矩形杆体41、设在所述矩形杆体41外端的挡块42、设在所述矩形杆体41内端的螺杆43、插设在所述螺杆43上并通过螺母44进行固定的双面夹板45,所述矩形杆体41上还设有压缩弹簧46,所述压缩弹簧46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臂32、双面夹板45抵接;
所述双面夹板4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弧面(45a、45b),所述第一弧 面45a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45b曲度,所述双面夹板45上还密布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摩擦条45c,所述摩擦条45c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摩擦头(45c-1、45c-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摩擦头(45c-1、45c-2)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头45c-1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摩擦头45c-2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1上密布有活性磁石。
具体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引流管5经由所述圆孔12、孔道31a后固定在所述夹持装置4上:手持所述挡块42将一对双面夹板45克服所述压缩弹簧46的作用力向外拉开,然后将引流管5放在一对双面夹板45之间,松开手后,一对双面夹板45将引流管5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放置引流管5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不小心拽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条45c的第一摩擦头45c-1、第二摩擦头45c-2增加与所述引流管5的摩擦力,避免引流管5滑出;所述第一摩擦头45c-1、第二摩擦头45c-2显露长度可以调节,进而调节对引流管5的摩擦力,达到合适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可以将所述双面夹板45翻转后再使用螺母44固定,所述第一弧面45a曲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45b曲度,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5。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允许引流管5随着所述转动装置3在所述限位皮袋2内弯折而弯折一定角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接将引流管5平行帖在皮肤上的方案来讲,可以避免引流管5呈180°对折造成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