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可以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使用者挪动身体时,会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压在助行器上,站稳后再将助行器向前移动,现有的助行器在底部设置了滚轮,这样使用者将助行器向前移动时比较省力,缺陷是当使用者的体重压在助行器上时,滚轮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助行器是只在助行器后侧的下部设置滚轮,前部的下侧由支撑杆的下端直接接触地面,其缺陷是移动助行器的时候摩擦力过大,造成对地板的划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型助行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安全型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所述助行器本体包括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后支撑杆的下端具有滚轮,所述前支撑杆的下部具有滚筒单元,所述滚筒单元包括滚筒箱、滚筒架和滚筒,所述滚筒箱的底面为开放面,所述滚筒架位于所述滚筒箱内,所述滚筒箱固定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下部,所述滚筒箱的底面与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齐平,所述滚筒箱的两侧均具有导向长孔,所述滚筒架的两侧均具有伸入所述导向长孔且能沿所述导向长孔滑动的导向杆,所述滚筒安装于所述滚筒架上,所述滚筒架的顶面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滚筒架的顶面和所述滚筒箱内的顶面上,所述滚筒的侧面能从所述滚筒箱的底面伸出。
进一步,所述滚筒箱的外侧顶面边缘处具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当助行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助行器前部的滚轮可自行收起,避免滚轮打滑造成患者摔倒,此外助行器在移动过程中可借助滚轮前行,不会对底板产生划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助行器本体;2-前支撑杆;3-滚轮;4-滚筒箱;5-滚筒架;6-滚筒;7-弹簧;8-导向长孔;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型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1,助行器本体1包括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后支撑杆的下端具有滚轮3,前支撑杆2的下部具有滚筒单元,滚筒单元包括滚筒箱4、滚筒架5和滚筒6,滚筒箱4的底面为开放面,滚筒架5位于滚筒箱4内,滚筒箱4固定于前支撑杆2的下部,滚筒箱4的底面与前支撑杆2的下端齐平,滚筒箱4的两侧均具有导向长孔8,滚筒架5的两侧均具有伸入导向长孔8且能沿导向长孔8滑动的导向杆9,滚筒6安装于滚筒架5上,滚筒架5的顶面具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滚筒架5的顶面和滚筒箱4内的顶面上,滚筒6的侧面能从滚筒箱4的底面伸出。
当使用者将身体的重量压在助行器本体1上,接触其支撑力向前挪动身体时,滚筒架5在弹簧7的作用下将滚筒6压人滚筒箱4内,此时前支撑杆2的下端和滚筒箱4的底面限制了滚轮3打滑,当使用者站稳后向前移动助行器本体1时,滚筒6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滚筒箱4,滚筒6和滚轮3一起使助行器本体1向前滑动,避免前支撑杆2的下端对底面的摩擦。
滚筒箱4的外侧顶面边缘处具有挡板(图中未示)。可在滚筒箱的4顶面放置物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