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96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康复助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和因其他疾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的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下床行走,恢复活动能力,但是活动极为不便,病人难以自行活动。

现有的助行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拐杖,但是拐杖仅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而且移动速度慢,使用不方便,转动不灵活,容易跌倒,从而影响待病人的康复。另一种是轮椅,虽然轮椅可以提高患者的移动速度,但长期坐轮椅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造成双脚麻木,甚至导致下肢肌肉的进一步萎缩,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更甚者会加重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康复助行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康复助行车,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底圈和设置在顶部的座椅圈,底圈两侧边上设有用于支撑座椅圈的支撑杆,底圈底部还装有多个万向滚轮,所述的座椅圈内环底部设置有坐垫,所述的底圈上设置有带便盆的隔板,所述的座椅圈内环后侧连接有固定带,所述的座椅圈前方竖直设置有击打球,所述的击打球两侧的座椅圈上还分别竖直设置有握力器,所述的座椅圈上通过支架固定有上肢牵引器,所述的座椅圈一侧竖直设置有输液架。

所述的坐垫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双腿的前部和用于放置患者臀部的后部,所述的坐垫后部上形成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上设置有与坐垫后部连接的遮盖垫。

所述的遮盖垫一侧与坐垫后部一体形成,所述的遮盖垫另一侧通过遮盖垫粘扣带与坐垫后部连接。

所述的隔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放置有便盆。

所述的便盆位于坐垫后部圆孔的正下方。

所述的固定带两个自由端通过固定带粘扣带连接。

所述的坐垫与固定带均采用棉布制成。

所述的支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座椅圈上的垂直杆和垂直杆上固定的圆形杆,所述的圆形杆上固定有上肢牵引器。

所述的支撑杆和输液架的支架均采用伸缩杆制成。

所述的座椅圈外环后端设置有容纳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作为助行器使用,由于底圈底部的滚轮为万向轮,可使助行车灵活稳定的移动,又可作为座椅使用,方便患者休息,同时具有坐便椅的功能。座椅还具有升降功能,更好地适应患者舒适坐稳。座椅圈上设置有击打球、握力器和上肢牵引器等多种康复用具,利于患者手部和上肢功能锻炼,座椅圈上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架,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输液,便于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圈 2:座椅圈

3:支撑杆 4:万向滚轮

5:坐垫 6:便盆

7:隔板 8:固定带

9:击打球 10:握力器

11:支架 12:上肢牵引器

13:输液架 14:遮盖垫

15:遮盖垫粘扣带 16:固定带粘扣带

17:垂直杆 18:圆形杆

19: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康复助行车,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底圈1和设置在顶部的座椅圈2,底圈1两侧边上设有用于支撑座椅圈2的支撑杆3,底圈1底部还装有多个万向滚轮4,所述的座椅圈2内环底部设置有坐垫5,所述的底圈1上设置有带便盆6的隔板7,所述的座椅圈2内环后侧连接有固定带8,所述的座椅圈2前方竖直设置有击打球9,所述的击打球9两侧的座椅圈2上还分别竖直设置有握力器10,所述的座椅圈2上通过支架11固定有上肢牵引器12,所述的座椅圈2一侧竖直设置有输液架13。

所述的坐垫5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双腿的前部和用于放置患者臀部的后部,所述的坐垫5后部上形成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上设置有与坐垫5后部连接的遮盖垫14。

所述的遮盖垫14一侧与坐垫5后部一体形成,所述的遮盖垫14另一侧通过遮盖垫粘扣带15与坐垫5后部连接。

所述的隔板7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放置有便盆6。

所述的便盆6位于坐垫5后部圆孔的正下方。

所述的固定带8两个自由端通过固定带粘扣带16连接。

所述的坐垫5与固定带8均采用棉布制成。

所述的支架11包括竖直设置在座椅圈2上的垂直杆17和垂直杆17上固定的圆形杆18,所述的圆形杆18上固定有上肢牵引器12。

所述的支撑杆3和输液架7的支架均采用伸缩杆制成。

所述的座椅圈2外环后端设置有容纳袋19。

当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为助行器时,上升支撑杆3的高度,方便患者双手支撑在座椅圈2上,由于底圈1上设有多个万向滚轮4,可使患者灵活稳定的移动。

当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为座椅时,下降支撑杆3的高度,使其高度符合患者的身高,患者坐下后,将固定带8套与患者腰部,便于患者坐稳,由于坐垫5与固定带8由棉布制成,使患者更舒适的坐在座椅上。

当患者需要便溺时,通过遮盖垫粘扣带15使遮盖垫14与坐垫5分离,露出坐垫5后部圆孔,在患者便溺后,将便盆6从隔板7上取下清洁,再将干净的便盆6放回隔板7上。

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与上肢康复时,可使用座椅圈2前面板上的击打球9、握力器10和上肢牵引器12,反复使用,利于患者手部与上肢活动。

当患者需要输液时,可将输液瓶悬挂在输液架13上,由于输液架13的支架采用伸缩杆制成,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输液架13的高度,便于对患者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作为助行器使用,由于底圈底部的滚轮为万向轮,可使助行车灵活稳定的移动,又可作为座椅使用,方便患者休息,同时具有坐便椅的功能。座椅还具有升降功能,更好地适应患者舒适坐稳。座椅圈上设置有击打球、握力器和上肢牵引器等多种康复用具,利于患者手部和上肢功能锻炼,座椅圈上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架,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输液,便于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