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时定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碎石机治疗病患时需要运用B型超声设备对结石进行定位,高压放电通过冲击波发生器的反射聚焦产生第二焦点,使第二焦点与B型超声设备测量出来的结石横切纵切处在同一直线上;观测B型超声设备显示的结石到人体表面的深度假设为X,加上B型超声设备探头表面至第二焦点距离的值(下称常数)假设为Y得到Z,此时需要移开B型超声设备探头,使冲击波发生器下降相应的行程Z来完成定位,然后开始进行碎石治疗。因为定位及治疗时需要移开B型超声设备探头,所以不能实时监测。原有的直线定位装置有两个特点:
(1)定位过程中会产生常数,需要计算;
(2)因为需要移开B型超声设备探头,所以定位后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测结石是否移动及实时观测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定位监测装置,使冲击波发生器可围绕定位杆及B超探头作360度旋转,可视病患的具体情况调整第二焦点的入射线,设备治疗工作的同时亦可进行定位监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时定位监测装置,包括电机、定位杆、探头夹具、冲击波发生器、横臂固定板、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和上下压板连接杆,所述的电机通过上下压板连接杆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的上端,电机的输出端与定位杆连接并用于驱动定位杆上下升降,所述的探头夹具固定在定位杆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上压板设于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底部并相对于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旋转,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通过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与横臂固定板连接,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与冲击波发生器下压板通过上下压板连接杆连接,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与横臂固定板之间通过滚珠连接,使冲击波发生器可围绕定位杆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为大于90°的弯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B超探头装入探头夹具内并固定在定位杆底端,通过定位杆的升降使B超探头观测到的结石与冲击波发生器的反射聚焦产生的第二焦点重合,方可开始进行碎石治疗。由于定位观测点与第二焦点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相交的直线上,冲击波发生器可围绕定位杆及B超探头作360度旋转,可视病患的具体情况调整第二焦点的入射线,使定位观测与治疗互不影响,实现边治疗边监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时定位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定位杆,3- B超探头夹具,4-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5-冲击波发生器,6-横壁固定板,7-上下压板连接杆,8-B超探头,9-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时定位监测装置,包括电机1、定位杆2、B超探头夹具3、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4、冲击波发生器5、横壁固定板6、上下压板连接杆7、B超探头8、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9。电机1通过上下压板连接杆7固定在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4的上端,电机1的输出端与定位杆2连接并用于驱动定位杆2上下升降,探头夹具3固定在定位杆2底部,B超探头8装入探头夹具3内。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4设于横壁固定板6上端并相对于定位杆2旋转,横壁固定板6与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4之间通过滚珠连接。冲击波发生器5与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9连接,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9通过钢珠与横壁固定板6连接,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上压板4与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9通过上下压板连接杆7连接,冲击波发生器旋转下压板9为大于90°的弯折板,使冲击波发生器5可围绕定位杆2旋转。
通过定位杆2的升降使B超探头8观测到的结石与冲击波发生器5的反射聚焦产生的第二焦点重合,方可开始进行碎石治疗。由于定位观测点与第二焦点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相交的直线上,冲击波发生器5可围绕定位杆2及B超探头8作360度旋转,可视病患的具体情况调整第二焦点的入射线,使定位观测与治疗互不影响,实现边治疗边监测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