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677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的轮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辅助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的轮椅。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现有一种可调整的轮椅1(欧洲发明专利公告第2694008B1号),包含一个侧架11,及一个轴设于该侧架11的副轮调整单元12。该侧架11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安装空间111的本体112。该副轮调整单元12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固定段131与一个延伸段132的支轴13、一个能旋转地设置于该支轴13的该延伸段132的轮架14、两个呈间隔设置于该支轴13的该延伸段132且支撑该轮架14的轴承15、一个将该支轴13的该固定段131枢接于该本体112的轴件16,及两个分别穿设该本体112两侧且顶抵该支轴13并用于调整该支轴13倾斜程度的调整螺栓17。此种可调整的轮椅1因该侧架11倾斜度变异会造成该支轴13倾斜而行走不顺,通过所述调整螺栓17能将该支轴13调整为铅直地面。

由于此种可调整的轮椅1的所述调整螺栓17是采暴露于外的设计,因此,除了容易因生锈而存有无法调整的缺点外,所述调整螺栓17也会因误触而松脱,进而无法达成调整该支轴13的目的。

另外,此种可调整的轮椅1,为了能将该支轴13的该固定段131枢接于该本体112,该支轴13必须具有一个贯穿该固定段131的通孔133,也就是说,该支轴13会因结构被破坏而不利于承载较大荷重。

再者,该支轴13是具有位于该本体112下方的该延伸段132,且所述轴承15均是设置于该延伸段132,因此,此种可调整的轮椅1除了有整体重心较高的缺点外,每一个轴承15的开放两侧也会因为污染物容易进入而被迫缩短其使用期限。

由上述可知,此种可调整的轮椅1,仍有其需改进的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误触所述调整螺栓,且有利于承载较大荷重的可调整的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包含一个支撑单元,及两个分别轴设该支撑单元的副轮调整单元。

该支撑单元包括两个呈间隔设置的侧架。每一个侧架具有一个安装杆段,每一个安装杆段具有一个自一个底面向上凹设的凹孔、一个界定出该凹孔的内表面,及一个沿一条水平轴线延伸并连通该凹孔的穿孔,该内表面具有相向设置且分别位于该水平轴线两侧的一个第一受抵面与一个第二受抵面。

所述副轮调整单元分别轴设于所述安装杆段。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包括一个安装于该凹孔且呈中空状的定位块、一个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定位块内的支轴、一个设置于该支轴底部的轮架、一个枢接于该轮架的副转轮、一个将该定位块枢接于该穿孔的轴件,及分别位于该水平轴线两侧且连接于该定位块一个第一调整螺栓与一个第二调整螺栓,其中,该定位块具有分别相对该第一、第二受抵面的一个第一侧面与一个第二侧面,该第一调整螺栓能调整地螺接于该定位块的该第一侧面且抵靠于该第一受抵面,该第二调整螺栓能调整地螺接于该定位块的该第二侧面且抵靠于该第二受抵面。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还包括两个呈间隔设置于每一个定位块内且支撑每一个支轴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侧架还具有一个主框杆,该可调整的轮椅还包含两个分别轴设于所述主框杆的主轮调整单元,每一个主轮调整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心轴的主转轮、多个位于每一个主框杆上且不等高度的固定孔,及一个供该心轴穿设定位且能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孔的调整块。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侧架还具有一个由该主框杆朝前延伸的底杆,每一个安装杆段位于每一个底杆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安装杆段的该内表面还具有一个以该水平轴线为轴心的圆弧状的承靠面,每一个定位块具有一个与该承靠面形状相配合的抵靠面。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安装杆段的该内表面的该承靠面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受抵面的顶缘间,每一个定位块的该抵靠面位于顶部且抵靠于每一个安装杆段的该承靠面。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定位块的该第一、第二侧面互相平行,每一个安装杆段的该内表面的该第一、第二受抵面由上而下互相倾斜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的轴件数量为两个,每一个定位块具有两个分别供所述轴件螺设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支撑单元上的座椅单元,该支撑单元还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侧架间的连接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的轮椅,该支撑单元的所述安装杆段均具有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的该定位块与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均是安装于该侧架的该凹孔内,借此避免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因误触而松脱的情形,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该支轴结构完整而坚固,所以也有利于承载较大荷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侧视图,说明现有一种可调整的轮椅;

图2是一个剖视图,说明现有可调整的轮椅的一个支轴具有一个贯穿其一个固定段的通孔,及两个调整螺栓是采暴露于外的设计;

图3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调整的轮椅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是一个局部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副轮调整单元能轴设于一个底杆的一个安装杆段;

图5是一个剖视图,说明沿图3的V-V剖切线方向;

图6是一个剖视图,说明沿图3的VI-VI剖切线方向;

图7是一个右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侧架的一个主框杆具有多个不等高度的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可调整的轮椅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支撑单元2、两个分别轴设该支撑单元2的副轮调整单元3、两个分别轴设于该支撑单元2的主轮调整单元4,及一个设置于该支撑单元2上的座椅单元5。

该支撑单元2包括两个呈间隔设置的侧架21,一个连接于所述侧架21间的连接骨架22。

每一个侧架21具有一个主框杆211,及一个由该主框杆211朝前延伸的底杆2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侧架21还具有一个位于每一个底杆212的前端的安装杆段23。

每一个安装杆段23具有一个自一个底面24向上凹设的凹孔25、一个界定出该凹孔25的内表面26,及两个分别沿一条水平轴线L延伸并连通该凹孔25的穿孔27。该内表面26具有相向设置且分别位于该水平轴线L两侧的一个第一受抵面261与一个第二受抵面262,及一个以该水平轴线L为轴心的圆弧状的承靠面263。在此说明的是,该内表面26的该第一、第二受抵面261、262由上而下互相倾斜远离,该承靠面263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受抵面261、262的顶缘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单元2的所述安装杆段23均具有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安装杆段23的穿孔27数量也能只有一个。

所述副轮调整单元3分别轴设于所述安装杆段23。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包括一个安装于该凹孔25且呈中空状的定位块31、一个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定位块31内的支轴32、一个设置于该支轴32底部的轮架33、一个枢接于该轮架33的副转轮34、两个分别将该定位块31枢接于该穿孔27的轴件35、分别位于该水平轴线L两侧且连接于该定位块31的一个第一调整螺栓36与一个第二调整螺栓37,及两个呈间隔设置于该定位块31内且支撑该支轴32的轴承38。

每一个定位块31具有分别相对该第一、第二受抵面261、262的一个第一侧面311与一个第二侧面312、一个与该承靠面263形状相配合的抵靠面313,及两个分别供所述轴件35螺设的螺孔314。

更详细说明的是,每一个定位块31的该第一、第二侧面261、262互相平行,该第一调整螺栓36能调整地螺接于该定位块31的该第一侧面311且抵靠于该第一受抵面261,该第二调整螺栓37能调整地螺接于该定位块31的该第二侧面312且抵靠于该第二受抵面262,且每一个定位块31的该抵靠面313位于顶部且抵靠于每一个安装杆段23的该承靠面263,如图5所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的轴件35数量也能只有一个,如此,也能达成将该定位块31枢接于该穿孔27的相同目的。

参阅图3与图7,所述主轮调整单元4分别轴设于所述主框杆211。每一个主轮调整单元4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心轴411的主转轮41、多个位于每一个主框杆211上且不等高度的固定孔42,及一个供该心轴411穿设定位且能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孔42的调整块43。

使用上,本实用新型能随使用者需求,先进行调整所述主轮调整单元4的所述主转轮41于所述主框杆211上的位置,接者,再通过调整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的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36、37后,使每一个支轴32能铅直地面。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每一个安装杆段23的该承靠面263是以该水平轴线L为轴心而概呈圆弧状,且每一个定位块31的该抵靠面313也能是以该水平轴线L为同轴心而与该承靠面263形状相配合,也就是说,只要将该每一个定位块31的该抵靠面313顶抵于该承靠面263后,位于同轴心的所述螺管314与所述穿孔27便能彼此对位。经由以上的说明,能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的该定位块31与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36、37均是安装于每一侧架21的该凹孔25内的设计,除了能避免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36、37因误触而松脱的外,也能有助于降低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36、37生锈老化的情形。

二、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的该支轴32,由于其结构完整未被破坏,因此,相较于现有具有该通孔133的该支轴13而言,本实用新型该支轴32结构坚固,所以能更有利于承载较大荷重。

三、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轴承38均是安装于该凹孔25内的设计,借此让本实用新型该支轴32毋须具有如现有所述的该延伸段132,因此,能有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重心,更佳的是,所述轴承38也能因安设于该凹孔25,而有效隔离污染物进入,从而有助于延长其使用期限。

四、本实用新型利用每一个定位块31的该抵靠面313概呈圆弧状且能与该承靠面263相互顶抵的设计,除了能让位于同轴心的所述螺孔314与所述穿孔27彼此顺利对位外,更佳的是,从地面传来的反作用力还能经由大面积且为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该承靠面263承受,因此,相较于现有仅是由该轴件16承受所有作用力而言,本实用新型更有利于承载较大荷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调整的轮椅的功效,在于利用每一个副轮调整单元3的该定位块31与该第一、第二调整螺栓36、37均是安装于每一侧架21的该凹孔25内,借此避免误触而存有松脱的情形,另外,本实用新型该支轴32结构完整而坚固,所以也有利于承载较大荷重,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