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53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负压采血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采血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采血器。



背景技术:

采血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对于医疗检测来说,血常规等等的检测方法是评判人们身体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 20150012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采血器,其通过按压软塑料制成的采血管,使采血管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在采血管内产生负压,然后通过将采血针插入人的动脉内,通过负压的吸力,将血液吸入采血管内,完成采血的过程。

但是该种采血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其采血的过程是通过按压采血管实现的,一旦操作失误,在采血针插入动脉后,按压下采血管,将会造成空气进入动脉内,造成空气栓塞的情况,空气会在心脏内不断被血液撞击,形成气泡,堵塞心脏,造成死亡,所以需要一种避免人工操作的负压采血器。

同样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 239348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负压自动采血器,其通过增设有负压泵的方式对采血管进行抽取负压,其通过在胶塞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来进行吸血和造成负压,但是该种塞体在采血结束后,需要将出气口位置的针管拔出,会由于针管在塞体上形成了破口,外界的杂质将会从破口位置进入采血管中,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血管内的血液受到外界污染的负压采血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负压采血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每一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采血管,所述采血管上设置有采血口和塑料吸气口,所述采血口连接有采血装置,所述塑料吸气口连通有负压源,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使吸气口热熔密封的热熔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负压采血器使用过程中,容纳槽起到了容纳采血管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手持采血管,对采血管造成污染,或者误按压采血管,导致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负压源,负压源起到了对采血管内提供负压的作用,从而负压通过塑料吸气口将空气从采血管内吸走,在采血管内产生负压的情况,然后负压从采血管传递至采血装置内,将血液从人体中吸入采血管内,完成对血液的收集,在此过程中,通过机械进行抽压且负压源只能提供负压,避免在吸血管内产生正压,将空气打入人体内的情况;在吸血管内处于额定的负压后,通过热熔部的高温将塑料吸气口进行融化,使得塑料吸气口密封,从而起到了密封采血管的作用,避免采血管内的血液受到外界污染,提高检测的精度;如果为了更好的保护采血管内的血液,可以通过热熔部将采血口也进行封闭,从而使得采血管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状态,除非通过物理破坏的方式,否则不可能对采血管内的血液不会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吸气口凸出于采血管的侧壁,所述采血口设置在采血管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塑料吸气口位于采血管内,热熔部很难对塑料吸气口进行热熔,在热熔的过程中,热熔部的温度将会对采血管内的血液造成影响,通过将塑料吸气口凸出于采血管的侧壁,从而热熔部从采血管外部即可切断塑料吸气口,设置在采血管顶部的采血口避免和塑料吸气口之间发生干涉,同时使由于重力和吸力下落的血液进入塑料吸气口内。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采血管通过塑料吸气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采血管的使用过程中,使得每一采血管内的环境都处于相对卫生的情况,采血管不会通过塑料吸气口与外部连通,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必对塑料吸气口做密封处理,塑料吸气口在使用前与采血管相对导通,塑料吸气口在使用后被热熔密封,使用更加环保与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部包括设置在塑料吸气口下方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方转动连接能压合至塑料吸气口上的热熔板,所述热熔板连接有对热熔板加热的加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板起到了散热的作用,避免热熔板的高温对容纳槽内的采血管造成温度的影响,使温度尽快的散发出去,热熔板通过压合的作用将高温作用在塑料吸气口上,由于塑料吸气口是由塑料制成的,所以塑料吸气口会受热融化,从而塑料吸气口被密封起来,热熔板是通过加热部的热传导作用,从而发热的。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海绵板,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海绵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负压源会在箱体内造成很大的噪音,海绵板起到了减少负压泵等负压源的噪音的作用;由于容纳槽设置在海绵板上,海绵板还起到了减少摩擦的作用,通过海绵板的弹性使得采血管能够更好的插入容纳槽内,同时在插入的过程中,相对的减少了容纳槽与采血管侧壁的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源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微型负压泵,所述微型负压泵通过气管与塑料吸气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负压泵的噪音低、体积小,能够很好的放置入箱体内,同时微型负压泵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气压,使得采血管内始终处于一个恒压的状态,减少了压力不均导致吸入血液流速不一致的情况,恒压的采血管在负压泵不提供负压时,能够将采血 装置内残留的血液吸入采血管内,避免在热熔采血口时,烤干采血口内的血液,造成检测不准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内向外延伸有容纳采血装置的副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容纳腔可供采血装置放置,为了避免采血管的采血口受到污染,通常采血装置与采血管处于连接状态,通过采用副容纳腔,可以有效的将采血装置固定在副容纳腔内,避免相邻采血装置卷绕在一起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板上连接有驱动热熔板向金属板移动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可以自动驱动热熔板移动,从而自动将塑料吸气口熔断,无需手动操作,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可以与吸气的负压源相互配合,通过控制吸气时间,自动控制热熔板转动使塑料吸气口密封,避免血液从塑料吸气口被吸入下一采血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容纳塑料吸气口的半圆槽,所述金属板上贯穿半圆槽设置有供热熔板转入的切断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槽起到了容纳塑料吸气口的作用,避免在压合热熔的过程中,半圆槽起到了支撑塑料吸气口的作用,防止塑料吸气口被压扁,同时半圆槽与切断槽相连通,故热熔板的作用面能够低于塑料吸气口的底面,使得塑料吸气口完全被融化,同时热熔板的侧面也能对塑料吸气口进行热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容纳槽起到了容纳采血管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手持采血管,对采血管造成污染,或者误按压采血管,导致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负压源,负压源起到了对采血管内提供负压的作用,从而负压通过塑料吸气口将空气从采血管内吸走,在采血管内产生负压的情况,然后负压从采血管传递至采血装置内,将血液从人体中吸入采血管内,完成对血液的收集,在此过程中,通过机械进行抽压且负压源只能提供负压,避免在吸血管内产生正压,将空气打入人体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容纳槽;2、采血管;21、采血口;22、塑料吸气口;23、采血装置;24、负压源;25、海绵板;26、副容纳腔;3、热熔部;31、金属板;32、热熔板;33、加热部;34、半圆槽;35、切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采血器,包括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箱体1,箱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提供负压的负压源24,本实用新型中,负压源24采用微型负压泵,微型负压泵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1020669428.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负压泵,负压泵起到了提供负压的作用,其原理与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微型负压泵的上方设置有隔板,隔板上方设置有较厚的海绵板25,海绵板2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设置有采血管2,采血管2可以由玻璃制成、也可由不易发生变形的塑料制成,在采血管2的上方延伸有采血口21,采血口21是凸出于采血管2的顶部的,采血口21上连接有采血装置23,采血装置23由公告号为“CN20150012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其中采血针、软管等等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容纳槽11的侧壁开设有副容纳腔26,副容纳腔26起到了容纳采血针和软管等等的采血装置23的作用,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都能很好的安放采血装置23。

如图2所示,采血管2上设置有塑料吸气口22,塑料吸气口22设置在采血管2的侧面,位于不同容纳槽11内的采血管2之间通过塑料吸气口22连接,从而每一采血管2呈条状设置,条状采血管2一端的塑料吸气口22呈封闭设置,另一侧的条状采血管2与微型负压泵连通,从而每一采血管2都互相连通,负压源24只需要连接最尾端的采血管2即可对所有的采血管2提供负压。

如图2所示,塑料吸气口22呈管状设置,热熔部3包括设置在塑料吸气口22的下方的用于散热的金属板31,金属板31上转动连接有热熔板32,在金属板31上设置有容纳塑料吸气口22的半圆槽34,即塑料吸气口22的一部分位于半圆槽34内,塑料吸气口22的另一部分位于半圆槽34外,在金属板31上还贯穿半圆槽34设置有切断槽35,切断槽35的底部低于半圆槽34的底部,同时切断槽35是与热熔板32相互配合的,热熔板32可以通过转动嵌入切断槽35内实现塑料吸气口22的切断,也可以在金属上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为电机,电机的主轴与热熔板32连接,从而自动驱动热熔板32向金属板31移动,将塑料吸气口22切断,同时在热熔板32上还连接有加热部33,加热部33为连通有电源的加热丝,或者直接将加热丝设置在热熔板32内,对热熔板32进行加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