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860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具体是一种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做心脏大血管直视手术或做体外生命支持时,经常需要先做股动脉灌注插管,然后建立体外循环或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传统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插管,只有一个血液流出口,而且建立股动脉插管时,血流出口只能朝向近心端方向,远心端方向的血液供应中断或不足,所以经常造成插管部位远心端肢体缺血缺氧,尤其是在长时间的体外生命支持救治中,远心端肢体缺血缺氧更加明显,经常出现下肢肿胀、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甚至脚趾或脚掌坏死最终截肢等情况。针对此类肢体缺血坏死的并发症虽然有处理方案,比如放置肢体远端供血管路,但是临床操作中患者损伤加剧、出血风险增加、医疗成本上升,而且也不能完全避免下肢缺血缺氧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插管容易造成插管部位远心端肢体缺血缺氧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具有盲端的管体头部、管体前部、管体中部和尾端结合有接头的管体尾部;所述管体头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分别开口于管体头部两侧对称位置的小导流孔和大导流孔;在所述管体头部和管体前部之间的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卡环;所述管体中部设置有埋置于管体管壁内的螺旋弹簧;在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前端抵于管体头部盲端的管芯,所述管芯的外壁紧贴于管体中部的内侧面;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平行于管体中轴线且正对大导流孔中心的标记线。

所述管体前部和管体中部为等径结构;管体尾部为尾端直径增大的扩径结构。

所述卡环呈椭圆形并设置在距离盲端10mm处,所述卡环的椭圆形长轴轴线与标记线相垂直。

所述小导流孔和大导流孔设置在距离盲端1mm处。

所述标记线从管体尾部延伸至大导流孔的边缘。

所述管芯的长度大于管体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获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插管容易造成插管部位远心端肢体缺血缺氧的问题。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股动脉插管只能供应一侧血流的局面,能够同时进行动脉双向供血,防止股动脉插管部位远端缺血缺氧甚至截肢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或体外生命支持患者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适合股动脉、腋动脉、头臂干等部位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插管,适合心脏和大血管多种类型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特别适合长时间体外生命支持的股动脉灌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供一次性使用,充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其中:1.管体; 2. 接头;

3.管体头部; 4. 卡环;

5.标记线; 6.小导流孔;

7.大导流孔; 8.管体前部;

9.管体中部; 10.管体尾部;

11.螺旋弹簧; 12.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体外循环用双向灌注动脉插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具有盲端的管体头部3、管体前部8、管体中部9和尾端结合有接头2的管体尾部10;所述管体头部3的外壁上形成有分别开口于管体头部3两侧对称位置的小导流孔6和大导流孔7;在所述管体头部3和管体前部8之间的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卡环4;所述管体中部9内设置有埋置于管体管壁内的螺旋弹簧11;在所述管体1内还设置有前端抵于管体头部盲端的管芯12,所述管芯12的外壁紧贴于管体中部9的内侧面;在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形成有平行于管体中轴线且正对大导流孔7中心的标记线5。

所述管体前部8和管体中部9为等径结构;管体尾部10为尾端直径增大的扩径结构。

所述卡环4呈椭圆形,设置在距离盲端10mm处,所述卡环的椭圆形长轴轴线与标记线5相垂直。

所述小导流孔6和大导流孔7设置在距离盲端1mm处。

所述标记线5从管体尾部10延伸至大导流孔7的边缘。

所述管芯12的长度大于管体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头部3略膨大,管壁厚度为1mm;小导流孔6的直径为4-5mm,大导流孔7的直径为8-10mm;卡环4为椭圆形,长轴每侧高出管壁5mm,短轴每侧高出管壁1mm;管体前部8长15mm-20mm,直径为8-11mm;管体中部9长100mm;管体尾部10长100mm;管芯12比管体1长30-50mm;管体头部3、卡环4、管体前部8和接头2为硬质透明医用塑料材质,不可弯曲;管体中部9和管体尾部10为可弯曲透明医用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动脉血管的直径设计成不同规格。

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弹簧11起到支撑、加固管壁的作用,由于管体中部9材质柔软,管体内埋置螺旋弹簧11可防止管腔塌陷、防止动脉插管被弯曲转向时成角;管芯12的设计利于外科操作时把持动脉插管,管芯12贴紧管体中部9内侧面的目的在于防止插管操作时漏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如下:解剖、暴露出预行插管的股动脉,在股动脉外壁上缝好荷包线(未图示)备用,在股动脉近心端用动脉夹暂时夹闭,然后用手术刀刺破股动脉并适当扩开,插入本实用新型管体头部3,并根据标记线5迅速调整大、小导流孔朝向,使大导流孔7朝向股动脉近心端,小导流孔6朝向股动脉远心端,调整方向后收紧荷包线,结扎并固定于卡环4上,防止插管脱出股动脉,然后即可连接体外循环管路(未图示)或体外生命支持管路(未图示),开始体外循环或体外生命支持的血流灌注。

由于动脉插管管体头部3具有大、小导流孔,并分别朝向股动脉的近心端和远心端,所以不论是近心端还是远心端均有充足的血液灌注,避免了插管部位以下的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截肢等不良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